搜索到214篇“ 实质主义“的相关文章
- 金融监管中的实质主义:实质监管的方式与界限
- 监管的宗旨是要在静态的框架中规范动态的现实。虽然有程度上的差异,但监管和现实的背离是不可避免。为了填补这一缺陷,法学一般会通过解释论来应对,但在解释遇到障碍时,可能需要通过立法来调和。本文基于这一角度,首先对金融体系进行...
- 刘卫锋
- 关键词:金融监管实质主义形式主义
- 自然律的实质主义进路及其问题
- 2024年
- 在自然律形而上学研究的视角下,实质主义基于解释性质与例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自然律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从实质主义关于性质的揭示来看,对于“殊型性质”与“类型性质”的折中,促成一种“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式”的本体论取向。基于此立场,实质主义内部催生出两种关于解释自然律的理论路径,分别强调性质之例示与性质自身在解释自然律中的本体论意义,但两条路径都否认自然律的彻底必然性,难以摆脱休谟主义。深化关于自然律的形而上学研究,需要重新反思已有研究的本体论预设,进一步对自然律具有何种程度的必然性做出解读。
- 齐士铖
- 关键词:实质主义必然性因果关系
- 实质主义认定标准下转售价格维持的类型化认定被引量:3
- 2024年
-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18条影响,人民法院或执法机构对转售价格维持的认定遵循了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若涉案行为具备转售价格维持协议的形式则只能构成纵向垄断协议。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难以揭示涉案行为的本质,造成行为定性与处罚决定相互矛盾等弊端,不利于反垄断法的体系化适用。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依据涉案行为的实质机制认定行为;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可准确认定违法行为,避免上述弊端,克服形式主义的认定标准的不足,因此转售价格维持的认定应依据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在实质主义的认定标准下,转售价格维持应进行类型化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与垄断协议的两分法”是类型化认定的基本思路。在前一类型下,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迫交易相对人签订转售价格维持协议的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寡头经营者共同从事的转售价格维持可能构成共同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在后一类型下,当协议的一方经营者构成横向垄断协议的组织者或实质帮助者时,转售价格维持构成横向垄断协议;实施协同行为的经营者的共同交易相对人可作为协同行为的组织者,此时转售价格维持构成协同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上下游经营者基于通谋达成的转售价格维持构成纵向垄断协议。
- 郭传凯
- 关键词:实质主义
- 数据产权的比较研究:实质主义范式下的数据知识产权被引量:3
- 2024年
- 如何构建适宜的数据产权安排,是中外立法者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依照是否主张确立专门的数据财产权,数据产权理论可分为行为规制论与权利规制论。域外主要发达国家的立法表明,一定程度的数据确权可以厘清数据法律关系,促成数据流通,但排他性数据产权不可行,且应当保障合理获取(公开)数据的自由。权利规制论中的数据知识产权理论具有制度成本低、易于实践的优点,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唯一进行多个省份试点的理论。这一基于权利束而兼采知识产权“登记确权”特色的理论,可以避免排他性产权与单一行为规制的弊端,也能降低数据交易中的经济成本,并释放数据的交换价值。数据知识产权试点虽面临不少问题,但这些问题尚未动摇其理论基础。
- 彭建
- 关键词:权利束
- 形式主义还是实质主义:ESG评级软监管下的绿色创新研究被引量:77
- 2023年
- 区别于对政府环境规制的硬监管研究,本文聚焦市场软监管如何干预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第三方商道融绿首次发布ESG评级的外生冲击,采取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评级引致的市场软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三方ESG评级倒逼企业提高绿色创新数量,但是降低绿色创新质量。这说明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偏好采取了“重数量轻质量”的形式主义行为,加剧了绿色创新的“泡沫”。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心理是ESG评级软监管与企业绿色创新形式主义行为之间的潜在影响机制。截面分组发现,更高的公司治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度,分别通过抑制管理者短视的自利动机内因和信息不对称外因,进而对企业绿色创新形式主义行为进行纠偏。最后,ESG评级软监管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即评级企业同省和同行其他企业绿色专利申请数量也得到提高,但绿色专利申请质量的负向溢出效应仅在同省企业中存在。研究不仅证明了环境与经济困局中市场软监管的作用,也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即将推行ESG信息披露硬监管政策提供了参考。
- 刘柏卢家锐琚涛
- 关键词:形式主义
- 强弱连带与关系类型辨析——基于关系内容实质主义立场的方法论思考被引量:1
- 2023年
- 从中国人社会关系的深层意涵来看,形式主义导向的互动频率是否完全构成情感与信任的基础,这仍然涉及以情义及利益等关系要素作为基础的关系内容分析。这种分析可能需要突破科学哲学层面的方法论批判,回到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类型讨论。由此,我们需要形成与强弱连带加以对话的分析性概念,在此基础之上建构的关系类型及其分析框架才可以考虑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理论进行对话或使之深化。这或许是以“关系”研究为重心的本土化概念及理论建构的努力方向。
- 沈毅
- 文化经济研究: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被引量:1
- 2022年
- 典型的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深刻的形式理性化进程。形式理性化从各个方面支持着普适性,使之成为工业社会的主导逻辑。与之相呼应,以追求普适性规律为目标的形式主义导向的方法论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并渗透进文化艺术领域。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社会发生结构转型。后工业社会整体充斥着文化因子和情感元素,已经超越了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文化性经济。殊异性逻辑逐步取代普适性逻辑,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逻辑。面对时代的巨变,文化经济的形式主义研究开始实质主义化,不再是一种经验性概括,而是充当阐明具体事件的细节及运行机制的认知工具。在文化经济的研究领域,形式主义研究范式与实质主义研究范式的对话与合作或将成为现实。
- 闻媛
- 关键词:文化经济实质主义形式主义
- 实质主义对倾向论的批判论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承袭分析形而上学关于性质的研究,倾向论将性质理解为不可还原的倾向,用法则作用解释倾向的识别。实质主义对倾向论的批判可见于两个方面,一是倾向论无法赋予性质坚实的本体论基础,并面临认知倒退的困境;二是性质不具有内在的因果效力,倾向论忽视了“例示”在理解性质中的关键地位。实质主义对倾向论的批判有混淆认识论问题与形而上学问题之嫌,它坚持性质有其“实质”,并用范畴性质代替倾向性质,但是其理论建构存在“乞题”的错误,难以替代倾向论。深入关于性质的形而上学研究,需要厘清倾向论与实质主义之分歧,进一步对性质的本体论基础作出解读。
- 齐士铖张存建
- 关键词:实质主义例示
- 重塑董事范畴:从形式主义迈向实质主义被引量:48
- 2021年
-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范畴的界定奉行形式主义,仅承认经过选任所产生的形式董事。该种形式主义的董事界定路径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涵盖存在选任瑕疵的董事、失格董事、逾期董事乃至于非为董事但为董事行为者,支配或影响公司行为的幕后主体更是在董事责任的射程之外。在我国公司股权集中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形式董事易于受到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影响而失却其固有价值,进而沦为公司治理中的花瓶。相较于形式主义的董事范畴,实质主义的董事范畴能够全面覆盖各类董事的外延类型,锚定我国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影响及其责任边界,避免强化控股股东义务对公司组织体产生的过度干涉,夯实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公司法修改应当着力于建构包括事实董事和影子董事在内的实质董事范畴,共同与形式董事构成完整的董事类型体系。对事实董事的界定应当建立在我国董事职权的本土规范基础之上,排除非属于履行董事职权的行为。对影子董事的认定应当重在认定行为人操纵公司董事的行为,并放弃对公司董事会的控制要件。符合前述构成条件的实质董事,与形式董事负担同等法律责任,以厘清股东与公司的行为边界,淳化公司治理体系。
- 刘斌
- 关键词:控制股东
- 迈向实质主义的驰名商标保护——基于驰名商标保护国际对接的考量被引量:1
- 2021年
- 我国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理论还是以“混淆主义”为主流,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理论基础尚难突破“混淆主义”的约束,在保护范围、保护标准、保护强度、保护方式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商标权保护的地域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已经频频遭遇挑战,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问题上,适时突破商标权的地域性既需要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进行重新考量,也需要重新审视商标权产生的权利基础,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给予与注册的驰名商标有条件的同等保护。
- 曾涛
- 关键词:未注册驰名商标地域性实质主义
相关作者
- 马良灿

- 作品数:52被引量:5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回族 内卷化 社区矫正 形式主义 地权
- 郭建萍

- 作品数:27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 研究主题:逻辑 戴维森 亚里士多德 知识论 真理观
- 易宁

- 作品数:39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史记》 考释 历史理论 司马迁 古代史学
- 郑辉

-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关系契约 现实考量 契约 普通高校 实质主义
- 张存建

- 作品数:78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逻辑 指称 实在论 知识论 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