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5篇“ 审理过程“的相关文章
浅析经济犯罪侦查和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2023年
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犯罪在全国各地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这给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审理带来了困难.证据性质不清、形式单一以及保管不当是案件侦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而审理过程中则存在审理程序不明确、行为定性困难和财物处置不当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众对经济犯罪行为的警惕性、提高办案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对证据的重视程度,以及优化侦查和审理程序是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保证此类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
郭嵘
关键词:经济犯罪侦查审理
《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检察院诉白山市江源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白山市江源区中医院环境公益诉讼案》的理解与参照——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可以分别立案、一并审理、分别判决
2022年
为了正确理解和准确参照适用第136号指导案例,现对该指导案例的裁判要点、参照适用等有关情况予以解释、论证和说明。一、本案例的相关情况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中医院新建综合楼时,未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即投人使用。白山市检察院发现该线索后,进行了调查,发现白山市江源区中医院通过渗井、渗坑排放医疗污水。
刘洪颖刘慧慧石磊(编审)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理
浅谈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非自有资金出借的认定
2022年
“非自有资金出借”是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过程中,认定借贷关系是否有效的重要考量标准.实践中,在一些现金交付、承兑交付、转贷交付、第三方支付款项的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借款人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借贷无效的规定,以原告提供的款项非自有资金导致借贷关系无效为由进行抗辩,因该情形的主要举证责任在出借人一方,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出借人的诉讼风险.应该说,“非自有资金出借”的确可能导致借贷关系无效,但不尽然,相关内容需结合各方面情形进行综合认定,各地法院审理时的做法也略有不同.本文结合审判实践,提出了一点粗浅建议,以期对读者有益.
蒋瀚鹏
关键词:民间借贷
论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运用
2021年
民事案件过程中的证明分配制度属于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模块的知识,当民事案件难以辨别真假时,提供证据的一方就需要承担败诉的后果。在我国法律学说的基础上关于证明责任分配就已经出现了自由裁量权,但是因为我国成文法律的弊端,导致这种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下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在处理民事商业活动的同时,也可以推动民事法律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法庭上进行证明分配责任自由裁量时,还存在当事人和证据之间的不公平现象,因此我国需要完善责任分配制度,规范法官的证明责任分配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对此,本文重点对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运用 进行了阐述。
刘舜峰
关键词:民事案件审理过程证明责任分配
情法冲突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理”之运用
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来,我们坚定的走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但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许多难题,司法实践中情与法的冲突问题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将情法冲突案件定义...
包恩宁
关键词:司法裁判情理法
文献传递
契约审理过程中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区别
2020年
一、引言在诉讼中,法律行为的审理除了实体法问题之外,还蕴含着多个诉讼法上的问题。尤其是在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区别这点上,在几个法律要件中,对于法律行为的判断必须非常谨慎地进行。原因在于与其他法律要件不同,法律行为的至少部分法律效果是无须经过向一般性法律规范的演绎推理就可以产生的。
郝振江(译)
关键词:符合性
人民法院在自媒体时代敏感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网络舆情压力及回应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新媒体在中国的兴起及广泛普及,既极大地改变了公共舆论领域的话语权格局,也便利和放大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并由此而激发了民众在公共性领域的舆论参与积极性。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敏感案件的过程中,网络舆情回应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敏感又非常棘手的问题,能否进行有效的网络舆情回应,竟成为能否既公平正义又科学合理地审理敏感案件的关键。各级人民法院应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回应的自觉性、主动性及科学性,保持网络舆情回应的整体性,加强舆论能力建设,形成及时、有效、科学、合理引导网络舆情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便合理引导网络舆情的价值倾向及发展趋向,发挥网络舆情的正能量,重视网络舆情正面效应,审理好敏感案件,维护好人民法院的优良形象。
张师伟
关键词:自媒体人民法院
“制造公正”:清代案件审理过程中证据要素的现实功用——以“麻城案”为例进行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清代法律体系下对案件承审官员的个人司法能力以及律文的掌握和适用水平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具体到审理结果方面,则必须要尽可能做到证据齐备,以期实现情理和法理双重标准下所谓“处断平允,勿枉勿纵”的社会效果。不过在现实的司法实践过程中,证据往往并没有成为获取案情真相的有效媒介,反而成为部分官员用来实现主观判断合理性,表现个人能力水平的工具。其中清代“麻城案”的审理过程,明确了承审官员为消除审转程序下对自己审定结果的必要合理怀疑,往往会选择罔顾事实并有意识地“制造”证据以弥合其中可能导致审定结论发生改变的事实表象,以便于逃避法官责任制下可能因审理不当所承担的必要责任。
石泉
论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对CISG适用的默示排除——以比较法为视角被引量:4
2017年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生效近三十年来,各国对CISG适用标准的把握并不一致。实践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对于符合CISG适用条件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选择法律,对于争议也并未依据CISG起诉与抗辩时,裁判机构应如何处理。通常,裁判者或径行依据国际私法,选择适用一国国内法作出裁判,或将当事人的行为解释为对CISG的默示排除,适用当事人主张的法律。但基于对该公约的相关条款的分析,以及各国在实践中的处理方式的考察,在合同订立实施的不同阶段,排除公约适用的标准应当保持一致。因此,现行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存在不当之处,各缔约国宜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许斌
关键词:CISG法律选择
从于某某诈骗案审理过程析我国审判独立
审判独立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权力制衡理念的反映,是诉讼规律的体现,也是使刑事程序保持诉讼格局、实现诉讼公正的基本保障。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原则,审判独立原则尤为重要,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是法院依法独立...
申利娜
关键词:审判独立司法监督诈骗案

相关作者

赵爱玲
作品数:292被引量:1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对外贸易》编辑部
研究主题:企业 律师事务所 中国贸促会 会展业 欧盟
李蒙
作品数:367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民主与法制》编辑部
研究主题:律师 律师事务所 平反 三中全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穆冠群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法院 法律文件 法律规制 合同漏洞 合同纠纷案
王婕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质量管理协会
研究主题:不合格品 FMEA 风险分析 审理过程
周峰
作品数:11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 依法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