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篇“ 宪法社会学“的相关文章
宪法社会学
本书主要围绕着宪法社会学的内容、研究传统,宪政国家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含义、宪政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沿的限制、民主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正含义等方面进行讨论,与德国公法研究中高度形式化、高度重视概念与规范分析的传统形成了...
(德)马丁·莫洛克著
关键词:宪法社会学
宪法社会学
本书聚焦于活生生的宪法,立足于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在梳理宪法社会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挖掘政治过程中的宪法问题,分辨政治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制度角色,叙述宪法变迁的中国经验与中国规律,归纳宪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喻中著
论香港基本法共识的宪法社会学建构:意义、决策与机制
2023年
基本法共识是香港基本法有效实施的重要社会基础,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凝聚基本法共识是基本法实施的“高级目标”,其作用越来越凸显,能够推进香港地区社会的“人心回归”。对基本法共识的研究,应进入基本法研究的视野之中。本文试图结合宪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香港地区的“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提出凝聚基本法社会共识的理论框架,并从研究旨趣上,扩展香港基本法研究理论视野和中国宪法社会学的研究路径。本文着眼于基本法共识的社会建构视角,探究香港基本法在社会层面进行意义建构、行动决策、机制保障的进程:意义建构包括价值建构、规范建构和表达建构等方面,行动决策包括教育、传媒和组织动员等方式,机制保障包括组织协调、威慑、激励、监督等机制;同时,基本法共识的意义建构、行动决策、机制保障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并实现了从基本法文本到基本法共识的发展路径。
吕万
关键词:宪法社会学
对“入关”的宪法社会学思考:国际体系与国内宪制塑造
2020年
新冠疫情期间,网络上经常有这样的讨论:为什么在中国抗击新冠取得重大进展、西方抗疫纷纷陷入困局的情况下,西方媒体仍然对中国横加指责?为什么西方媒体会将新冠疫情爆发归咎于中国政治体制或宪制的"不民主""不透明",甚至引起一些国内民众真切地反思本国宪制、高呼"这一定是体制问题"?我们较为熟悉的回答是,中国自身确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仍需进一步改进。但是疫情期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入关"对这类问题则有较为独到的见解。
杨博文
关键词:宪制中国政治体制社会学思考疫情爆发宪法
宪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与法律演化被引量:1
2017年
一、问题意识:由宪法社会学重新理解和定位宪法在我们审视西方近现代宪法的发展过程时,常常会形成许多未经检省即接受的观念,如宪法是根本法,现代法治国家的宪法普遍以限制权力的方式来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这似乎已成为我们理解和定位宪法的通说。但如果从历史和社会的观点来看,这会立即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桑田
关键词:根本法宪法社会学
作为结构耦合机制的宪法—卢曼的宪法社会学思想
传统的观念史研究由于割裂了语义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而难以理清政治和法律的关系,以及宪法在其中所发挥的功能。达成此项任务需要一套足以描述全社会的超级理论。就目前社会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卢曼的社会系统论或堪此重任。观察是一...
钟浩南
关键词:系统论宪法
宪法社会学的理论发展研究综述
2016年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宪治国和加强宪法实施成为党和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脱文本之外的宪法实践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我国宪法界主要流派之一,凭借契合宪法实践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宪法社会学正逐渐塑造出主流宪法派之姿。我国宪法界对宪法社会学的研究愈发丰富,对宪法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我国宪法社会学仍然存在着研究资源攫取不足的现象,直接导致宪法社会学理论成果较少。攫取宪法的回应型改革与发展以及'顶层设计'等宪法实践中的宪法社会学资源,发展宪法社会学理论,丰富宪法社会学成果,成为宪法社会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龙超
关键词:宪法社会学
宪法社会学视角下大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思路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立足于突破公民意识教育中教传统模式,以宪法社会学的视角剖析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晦涩难懂、与实践脱节,以及法制教育薄弱、法基础课程高等教育缺失的问题,发展"引导——探究——思辨"的教模式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模式,运用和结合宪法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思维,为公民意识教育开辟"从社会宪法"和"从宪法社会"的实现途径,从而达到培养生权利义务思维、提高生公民意识的目标。
邓齐滨韩颖梅
关键词:宪法社会学大学生公民意识
欧美宪法社会学比较透视
2014年
宪法社会学是关于宪法社会学研究,是宪法社会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旨在发现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真实规则。在欧洲和北美,宪法社会学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术传统。其中,德国的宪法社会学侧重于从政治与历史的角度切入,偏好史论结合,思辨色彩浓厚。法国的宪法社会学具有客观的、旁观者的叙事风格。英国的宪法社会学打上了判例法或不成文宪法的痕迹,致力于素描一部活生生的宪法,仿佛人类家的调查报告。美国虽然承袭了英国的判例法制度,但美国的宪法社会学透出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宪法背后的经济关系、利益格局得到了凸显。梳理欧美宪法社会学术传统,比较欧美各国宪法社会学的不同旨趣,有助于为当代中国宪法社会学的稳步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论上的启示。
喻中
关键词:宪法社会学学术传统法社会学
宪法的实践到实践的宪法——宪法社会学的理论逻辑被引量:2
2014年
文本规范主义是我国宪法研究的主导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存在着时代认知错位和理论失真的缺憾,需要宪法社会学加以弥补。宪法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具有独特的问题意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问题意识的求真主义、研究对象的实践主义、研究方法的价值中立主义是宪法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宪法社会学强调关注宪法实践,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运用社会研究方法阐释中国真实的宪法和中国宪法的真实含义。宪法界应当认真对待宪法社会学,建构阐释转型中国宪法的真实的宪法理论。
李海平
关键词:宪法社会学宪法实践

相关作者

潘红祥
作品数:29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中央与地方关系
韩秀义
作品数:36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欧盟宪政 宪法 文本 中国宪法 宪法权利
龙超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攫取 宪法社会学
喻中
作品数:234被引量:902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家 法律 法治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邓齐滨
作品数:27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哈尔滨解放区 司法建设 宪法 法律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