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8 篇“ 宫颈沙眼衣原体 “的相关文章
子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4年 生殖道沙眼 衣原体 (Chlamydial trachomatis,Ct)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常发生在性活跃人群。女性初发感染常为子宫颈 炎,但可上行感染生殖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性疾病,导致异位妊娠和不孕症等。文章就女性Ct感染的流行病学、感染机制与不良生殖健康结局、合并感染以及三级预防作一概述。 姜婷婷 陈祥生关键词: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流行病学 宫颈 沙眼 衣原体 及生殖支原体 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 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沙眼 衣原体 及生殖支原体 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宫颈 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高危型HPV感染且阴道镜活检证实为非宫颈 癌者131例作为观察组。根据阴道镜活检的病理结果将观察组分为有宫颈 病变组60例和无宫颈 病变组71例,有宫颈 病变组又分为宫颈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8例和宫颈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22例。将同期于妇科门诊行宫颈 癌机会性筛查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及14种高危型HPV均为阴性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沙眼 衣原体 及生殖支原体 感染在HPV感染与否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31例患者中,沙眼 衣原体 阳性4例,生殖支原体 阳性2例,其中沙眼 衣原体 、生殖支原体 均阳性者1例。对照组51例患者中,仅检测出1例阳性,且该例患者沙眼 衣原体 、生殖支原体 均为阳性。沙眼 衣原体 和生殖支原体 的感染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宫颈 病变组和无宫颈 病变组之间、宫颈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宫颈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眼 衣原体 及生殖支原体 与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 病变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 王晓丹 张展 刘朝晖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生殖支原体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妇科门诊患者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 沙眼 衣原体 (Chlamydiatrachomatis,CT)的感染率及CT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女性患... 林小凤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女性 生殖道感染 感染率 文献传递 宫颈 沙眼 衣原体 及其不同基因型感染与宫颈 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宫颈 沙眼 衣原体 (CT)感染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其与宫颈 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3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就诊并诊断为宫颈 鳞状上皮内病变者237例为宫颈 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宫颈 癌患者56例为宫颈 癌组,宫颈 未见任何病变的健康妇女264名为对照组;并根据子宫颈 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分级标准将宫颈 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162)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n=75)。分别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CT,同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法对CT主要外膜蛋白(ompl)基因进行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 癌组患者CT感染率为30.36%,明显高于宫颈 鳞状上皮内病变组16.03%和对照组8.71%,且宫颈 鳞状上皮内病变组患者CT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CT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CT感染率为28.00%,明显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患者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7,P<0.05)。78例CT阳性临床菌株omp1基因共检出CT-D、E、F、G、H、J及K等7个基因型,未检出I基因型,其中宫颈 癌组和宫颈 鳞状上皮内病变组患者D型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1.18%(7/17)和34.21%(13/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4%(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64,P<0.05)。结论深圳地区宫颈 癌患者CT感染率明显升高,且以D型感染为主。宫颈 癌发病可能与CT及其不同基因型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汤小宙 罗文沈 彭丽娟 黄海燕 卢万清 李立波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宫颈癌 基因型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盆腔炎患者宫颈 沙眼 衣原体 和(或)解脲支原体 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究连接酶链反应法(ligase chain reaction,LCR)、实时恒温扩增RNA技术(RNA real-time fluoresc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detection,SAT)和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对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患者宫颈 沙眼 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或)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PID患者186例,采集患者宫颈 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LCR、SAT和LAMP方法检测CT、UU感染情况,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86例PID患者中,CT感染率为20.43%,UU感染率为40.32%,CT+UU感染率为16.13%。不同年龄段PID患者CT、UU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感染率在20~35岁患者中最高,UU感染率在36~40岁患者中最高(P<0.05)。SAT检测CT的准确率明显高于LCR和LAMP(P<0.05),LCR和LAMP检测CT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和LAMP检测UU、CT+UU的准确率明显高于LCR(P<0.059),SAT和LAMP检测UU、CT+UU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D患者中,20~35岁患者CT感染率较高,36~40岁患者中UU感染率较高;SAT在检测PID患者宫颈 CT感染方面效果优于LCR和LAMP,检测UU感染方面效果与LAMP相当,且优于LCR。 石艳艳 罗红权 龙方懿 梁开如 陈本祯 谢成彬 李宁 成春岚 朱巧英关键词: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阴道分泌物、宫颈 沙眼 衣原体 及解脲支原体 感染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宫颈 沙眼 衣原体 (CT)及解脲支原体 (UU)感染与盆腔炎性疾病(PI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至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PID患者作为PID组,选取同期妇科门诊常规体检的60例受检者作为非PID组。比较两组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宫颈 分泌物CT、UU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PID组的细菌性阴道炎(BV)、CT、UU检出率及细菌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PID组(P<0.05)。PID组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患者占比为46.7%,明显高于非PID组的28.3%(P<0.05)。UU对强力霉素敏感率为100.0%,对四环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均>91.0%;耐药率最高的为诺氟沙星(89.3%)。结论BV、CT、UU及细菌感染与PID的联系密切,临床中应尽量选择病原体 药敏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疗效。 貊媛媛 赵丽 高静 张向瑞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盆腔炎性疾病 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采用乳胶免疫层析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计划生育病房共233例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和同期358例早孕人工流产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为Ⅰ°~Ⅱ°的无症状患者取宫颈 分泌物检测沙眼 衣原体 ,分析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无症状的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胚胎停止发育组沙眼 衣原体 感染阳性率为13.7%,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7.5%。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是胎停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9,95%CI:1.443~6.189,P<0.05)。结论: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与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呈显著相关性。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是导致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建议于孕前检查及早孕初次产检时重视对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的检测,以减少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 韦晓昱 于晓兰 刘朝晖关键词:胚胎停止发育 宫颈 沙眼衣原体 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97—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相关文献。应用Rev 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将15个研究结果加权合并,累计宫颈 沙眼 衣原体 阳性者903例,阴性者3 6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7.38,95%CI:4.41~12.36)、早产(OR=4.17,95%CI:3.14~5.54)、低出生体重儿(OR=4.12,95%CI:2.92~5.80)、新生儿肺炎(OR=8.07,95%CI:4.52~14.41)、新生儿结膜炎(OR=26.69,95%CI:9.07~78.49)、新生儿感染(OR=22.58,95%CI:11.45~44.56)、产褥病率(OR=5.58,95%CI:2.90~10.76)和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目前国内孕妇宫颈 沙眼 衣原体 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一定关系,需引起临床重视。 李蔓关键词:孕妇 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 不良妊娠 META分析 妊娠晚期宫颈 沙眼 衣原体 及其不同基因型感染与胎膜早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研究孕晚期宫颈 沙眼 衣原体 (Ct)及其不同基因型感染情况,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4 835例孕晚期行Ct及Ct基因型检查孕妇资料,按孕周分为A、B、C三组,三组中Ct阳性者设为研究组,标为A1、B1、C1;阴性者为对照组,标为A2、B2、C2。统计Ct感染率和基因型,比较各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不同基因型胎膜早破发生率。结果 4 835例中Ct阳性277例(5.73%),不同孕周阳性率比较无差异。研究组均检出D、E、F、G、H、I、J、K基因型,以E、D、F、J为主,表达率:E型为38.27%、D型为18.05%、F型为17.69%、J型为12.64%。少量基因型为多重感染。研究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发生率最高基因型为E(19.81%),其次为F(16.33%)、K(14.29%)、D(12.0%)、J(8.57%)、G(1.33%),H和I型无胎膜早破。结论晚孕期Ct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基因型与早孕期相似,Ct感染与胎膜早破有相关性,E、F、K、D型胎膜早破发生率较高。 肖超群 潘淑敏 李仲均 黄素然关键词:妊娠晚期 沙眼衣原体 胎膜早破 宫颈 沙眼 衣原体 和HR-HPV感染与宫颈 病变的相关性研究2017年 目的了解宫颈 癌、宫颈 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 分泌物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和沙眼 衣原体 (CT)感染情况,初步探讨CT、HR-HPV与CIN/宫颈 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6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因宫颈 癌或CIN住院的患者450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年龄匹配妇科良性疾病患者458例为对照组,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以及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CT感染情况。结果 HR-HP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感染率分别为88.0%和19.9%,研究组HR-HPV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 衣原体 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感染率分别为19.3%和3.5%,研究组CT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R-HPV不同感染情况进行分层,HR-HPV阳性或HR-HPV阴性时,研究组CT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感染与CIN/宫颈 癌有相关性;CT对HR-HPV感染导致的宫颈 病变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钟汇 徐两蒲 孙蓬明 毛晓丹 邱华红关键词:HPV 宫颈癌 CIN CT
相关作者
刘朝晖 作品数:294 被引量:3,242 H指数:3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微生态 白假丝酵母菌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 黄长芳 作品数: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HBD-2 炎症模型 宫颈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宫颈炎 丁玎 作品数:21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沙眼衣原体 临床与实验研究 月经过多 MTT 李翠凤 作品数:3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沙眼衣原体 人工流产术前 人工流产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彭冬先 作品数:129 被引量:737 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短发夹状RNA 慢病毒介导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