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05篇“ 寒战“的相关文章
- 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行剖宫产术的182名产妇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发生情况,并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寒战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结果:182名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56名,发生率为30.77%(56/182);两组年龄、孕周、初产妇、流产史、宫外孕史、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诊入院、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术中补液量≥1000 mL、手术室温度<22℃、无术中保温措施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诊入院、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术中补液量≥1000 mL、手术室温度<22℃、无术中保温措施均为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急诊入院、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术中补液量≥1000 mL、手术室温度<22℃、无术中保温措施均为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危险因素。
- 张勇敏刘军英
- 关键词:剖宫产寒战影响因素
- 麻醉复苏护理中预防寒战的护理策略及其效果观察
- 2025年
- 探究麻醉复苏护理中预防寒战的护理策略及其实施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从2023-08至2024-08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麻醉后出现寒战的80名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有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寒战的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寒战发生率、体温水平、心率和血压水平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实验组中出现寒战的人数明显偏少,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P<0.05。两组在术前的体温水平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但在术中、术后以及术后两小时的时间点上,实验组的体温水平明显偏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P<0.05。实验组的术中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明显偏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P<0.05。在展开护理干预之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两组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示出显著的区别,P>0.05;在经历全程的护理过程后,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上,实验组的表现更为出色,且两者的区别在统计学上表现得比较明显,P<0.05。 结论 预防寒战的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的现象,对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减少寒战现象的发生以及保障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余小媛
- 关键词:护理效果
- 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发生术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下产后入恢复室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模型预测。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后入恢复室苏醒过程中是否发生寒战分为非寒战组(115例)与寒战组(85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基础体温、术前疼痛评分、状态焦虑问卷(S-AI)、特质焦虑问卷(T-AI)、剖宫产因素、紧急入院、保温措施,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平均动脉压(MAP)、麻醉阻滞平面、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剖宫产患者硬膜外麻醉寒战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P<0.05的危险因素采用Nomogram列线图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校准曲线评估Nomogram列线图的准确性。结果 两组患者孕周、基础体温、剖宫产因素、两组手术时间、MAP及手术室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BMI、术前疼痛评分、S-AI、T-AI、紧急入院、保温措施、术中出血量、输血输液量、麻醉阻滞平面及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S-AI、保温措施、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寒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omogram列线图的AUC面积为0.858(95%CI:0.787~0.930),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后入恢复室苏醒过程中寒战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基本吻合,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BMI、S-AI、保温措施、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使用缩宫素情况是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入恢复室苏醒过程中发生寒战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经内部及外部验证效能良好,有助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的�
- 李灵
- 关键词: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寒战影响因素
- 剖宫产术中手术室保温护理对低体温术后寒战的干预作用研究
- 2025年
- 分析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实施保暖措施对预防产妇术后低体温引起的寒战的效果。方法 7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取自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保温护理。结果 在T1~T5阶段,观察组体温更高、低体温率及术后寒战率更低、Wrench分级明显更低、舒适度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采取手术室保温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产妇在手术期间遭遇的低体温问题,以及减少术后出现寒战的风险,并可提升产妇的舒服度。
- 张敏
- 关键词:术后寒战剖宫产
- 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双侧TAPB镇痛对急诊剖宫产术后母婴安全寒战及泌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双侧TAPB镇痛对急诊剖宫产术后母婴安全、寒战及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予以双侧TAPB镇痛,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寒战、血流动力学、泌乳素及母婴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1.61±0.45)、(2.87±0.64)、(3.39±0.82)、(2.33±0.57)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4 h(2.67±0.59)、术后8 h(4.23±1.15)、术后12 h(4.75±1.26)、术后24 h(3.78±1.12)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观察组心率(80.12±6.43)次/min和平均动脉压(88.67±17.43)mm Hg低于对照组(83.46±6.55)次/min、(88.12±17.1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初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泌乳素水平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术后24 h(373.62±86.59)μg/L和48 h(475.58±106.34)μg/L泌乳素高于对照组(312.74±83.56)μg/L和(374.92±102.5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寒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双侧TAPB对急诊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术后疼痛和寒战情况改善,且术后24 h内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提高初乳时间,促进泌乳素分泌,母婴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吴婧刘星初
- 关键词:芬太尼罗哌卡因剖宫产寒战泌乳
- 布托啡诺与盐酸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寒战发生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布托啡诺与盐酸纳布啡对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在胎儿取出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4月—2024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82例拟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每组41例。分别在胎儿取出后用药前(T_(1))、用药后5 min(T_(2))、子宫缝合结束时(T_(3))及术毕(T_(4))测量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评估不同时间点的Ramsey镇静评分,观察和记录围麻醉期寒战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在T_(1)、T_(2)、T_(3)及T_(4)时的MAP、HR、SpO_(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MAP、HR、Sp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MAP、HR、Sp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MAP、HR较盐酸纳布啡组低,SpO_(2)较盐酸纳布啡组高;(3)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MAP、HR、SpO_(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在T_(1)、T_(2)、T_(3)及T_(4)时的Ramse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Ramse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Ramse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Ramsey镇静评分较盐酸纳布啡组高;(3)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Ramse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纳布啡组围麻醉期寒战发生率高于布托啡诺组(P<0.05)。布托啡诺组与盐酸纳布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相较于盐酸纳布啡,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中能够更有效地稳定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寒战发生率,且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提示其在麻醉中的应用有效性。
- 潘鑫梁东锋官双双杨芳芳蔡宁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布托啡诺剖宫产血流动力学寒战
-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寒战反应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寒战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11月于本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40例,按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腰-硬联合麻醉+静脉泵注0.4μg/kg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n=120,腰-硬联合麻醉+等量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2h、24h、48h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24h、48h微循环指标,围术期[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手术开始时(T2)、婴儿娩出时(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开始至术毕30min期间寒战反应发生情况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h、24h、48h,两组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评分(2.35±0.39分、1.62±0.27分、1.07±0.18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4.21±0.71分、3.18±0.53分、2.11±0.34分);术前、术后24h、48h,两组管袢长度及袢顶宽度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观察组术后24h、48h的管袢长度、袢顶宽度均长于同期对照组;T1~T4时,MAP、HR两组均低于T0时,但观察组T2时高于同期对照组、T3时MAP及T4时HR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各时点SpO_(2)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寒战反应总发生率(14.2%)低于对照组(41.7%)(均P<0.05);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17.5%)与对照组(2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寒战反应发生率,更好稳定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状态,安全性较好。
- 王富平刘鑫李军孙福德吴文双廖超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寒战反应
- 谈剖宫产手术时的寒战
- 2024年
- 2号手术间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麻醉医生快速完成椎管内麻醉(人们常说的“半身麻醉”)。没多久就听孕妇颤悠悠地说:“医生,我有点紧张。”医生笑了笑,说:“紧张是正常反应。”没过一会,孕妇又说:“医生,我平时遇事真没怂过,像今天这样紧张到牙齿打颤、浑身发抖的情形确实没有过。我用尽洪荒之力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啊,让您见笑了……”紧张的神情、无辜的眼神加上委屈无奈的语气引起在场医护人员的热切关注。那么,“半身麻醉”后的“寒战”到底是患者紧张引起的,还是另有隐情呢?
- 曹秀红徐振东
-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寒战剖宫产手术麻醉医生医护人员
- 剖宫产术中产妇发生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发生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360例,采用寒战分级(BSAS)将产妇分为寒战组与非寒战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术中寒战的响因素。结果:360例术中发生寒战87例(24.2%),寒战组与非寒战组年龄、分娩前体质指数(BMI)、禁食时间、经产妇、急诊入院、麻醉方法、入室至麻醉成功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输液量、输入液体温度、使用加温毯、使用右美托咪啶/艾司氯胺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产科急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均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大、禁食时间长、急诊入院、椎管内麻醉、入室至麻醉成功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术中输液量大、输入液体温度低、SAS高、SDS高、产科急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失血量多均为寒战发生危险因素,分娩前BMI、经产妇、使用加温毯、使用右美托咪啶/艾司氯胺酮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也较多,应针对影响因素积极防治,以降低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 靳云葛航琪郑欣李婷婷
-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寒战影响因素
- 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寒战反应的危险因素
- 2024年
- 术后寒战是全麻苏醒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1],临床表现为头部、颈部、躯干、肩部和四肢的震颤或束状震颤,或类似于正常产热性颤抖的全身颤抖[2]。寒战不仅会引起患者身体的不适,增加机体耗氧量,影响心肺功能,还会干扰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尤其是影响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监测的准确性[3]。胃肠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4]。
- 任娜吕蒙王璐璐唐芳
- 关键词:胃肠肿瘤术后寒战
相关作者
- 王宏梗

- 作品数:78被引量:4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寒战 麻醉 曲马多 创伤失血性休克 创伤失血性
- 季文进

- 作品数:57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内皮素-1 吗啡 寒战 辣椒素受体 硬膜外麻醉
- 孙永涛

- 作品数:25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研究主题:多沙普仑 全身麻醉 术后寒战 药物组合 静脉自控镇痛
- 林群

- 作品数:103被引量:4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生长因子 气管导管 异丙酚 肌注 围术期
- 黄倩

- 作品数:15被引量:141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寒战 曲马多 肌注 输血 麻醉后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