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篇“ 寒痹康汤“的相关文章
寒痹康汤联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联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口服,常规补充钙剂、阿法骨化醇,视关节肿痛情况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寒痹康汤,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主要临床症状指标(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晨僵时间)和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和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性指标(IL-6、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压痛关节和肿胀关节数显著减少,晨僵时间亦显著缩短,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联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治疗寒湿痹阻型RA,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体征,恢复关节功能。
林菊黄政治李玉玲吴燕红陈连芳王甘林庞学丰
关键词:寒痹康汤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
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IL-17和IL-23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将140只大鼠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二甲双胍组及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动物通过皮下注射CⅡ乳剂(将弗氏不完全佐剂和牛Ⅱ型胶原蛋白充分混匀后滴入水中呈油包水状)成功诱导CIA大鼠模型。甲氨蝶呤组灌胃给予甲氨蝶呤药液(剂量为13.5 mg/kg),每周1次;二甲双胍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药液(剂量为1.35 g/kg),每天2次;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寒痹康汤(112.5 g/kg、56.25 g/kg、28.13 g/kg),每天2次;灌胃容积均为20 ml/kg。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正常组自由进食和饮水。给药36 d后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IL-17和IL-23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7和IL-23的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6 d后,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二甲双胍组及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IL-17和IL-23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作用与甲氨蝶呤、二甲双胍作用相当(P>0.05);寒痹康汤低剂量组IL-17和IL-23的水平略有降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能降低CIA大鼠IL-17和IL-23的水平,提示此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庞学丰林菊黄政治韦夏惠李玉玲吴燕红王思思廖家瑜冯玉青
关键词:寒痹康汤胶原诱导性关节炎IL-17IL-23
寒痹康汤通过Notch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调节T细胞糖代谢治疗RA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寒痹康汤通过Notch调控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调节T细胞糖代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制成CⅡ乳剂,进行皮下注射成功诱导CIA大鼠模型,选择甲氨蝶呤、二甲双胍作为对照药,分别予低、中、高剂量寒痹康汤提取物药液进行灌胃,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大鼠Notch、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Notch受体(Notch1)、Notch配体(Hes1、Jagged1)、PI3K、Akt、mTOR、葡萄糖转运体1(Glut1)、缺氧诱导因子1(HIF1)、转录因子c-Myc(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G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蛋白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中的Notch1、Hes1、Jagged1、Akt、PI3K、mTOR、Glut1、HIF1、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二甲双胍组及寒痹康汤提取物低、中、高低剂量组Notch1、Hes1、Jagged1、Akt、PI3K、mTOR、Glut1、HIF1、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寒痹康汤低、中、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中的HK、GK、PFK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二甲双胍组及寒痹康汤提取物低、中、高低剂量组HK、GK、PF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寒痹康汤低、中、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能通过Notch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调节T细胞糖代谢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此为其治疗RA的机制之一。
庞学丰林菊韦夏惠黄政治冯玉青吴燕红王思思廖家瑜李玉玲
关键词:寒痹康汤胶原诱导性关节炎NOTCH
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Smad(BMP/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制成CⅡ乳剂,进行皮下注射成功造模CIA大鼠模型,予灌服甲氨蝶呤作为对照,观察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肿胀指数,以及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各治疗组大鼠关节肿胀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中、低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和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β-catenin、BMP-2、BMP-4、BMP-5、Smad4、Smad5、Smad7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和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上述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上述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可以通过调节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抗骨侵蚀的作用。
庞学丰李玉玲吴燕红冯玉青刘欢蒙宇华黄政治林菊吴伟泳马静廖家瑜王思思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寒痹康汤
甲氨蝶呤联合寒痹康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疗效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寒痹康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寒痹康汤,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积分)、腰椎和股骨颈处骨密度(BMD)及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骨代谢生化标记物[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变化,比较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HAQ评分、DAS28积分及抗CCP、ESR、CRP、R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处BMD及血清BGP、AL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2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寒痹康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更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骨代谢指标,增强骨密度。
权学莲刘芳岳峰刘轩
关键词:甲氨蝶呤寒痹康汤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
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68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6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寒痹康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3%,对照组为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94%,对照组为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关节炎症状,减少骨质疏松对患者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单梅花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痹症寒痹康汤骨密度
寒痹康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RANKL/OPG的影响
目的:研究寒痹康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中RANKL/OPG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共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基础...
舒建龙
关键词:寒痹康汤类风湿关节炎
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VEGF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补肾抗风湿方药-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CIA大鼠模型,以甲氨蝶呤为对照,观察不同剂量寒痹康汤对CIA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以及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结果:寒痹康汤各剂量组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及升高的VEGF水平均降低(P<0.01),其中中剂量寒痹康汤作用与甲氨蝶呤组相当(P>0.05),高剂量寒痹康汤作用优于甲氨蝶呤(P<0.01)。结论:补肾抗风湿方药-寒痹康汤可以通过降低CIA大鼠血清VEGF水平而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庞学丰舒建龙李玉玲吴燕红唐丽萍刘欢蒙宇华冯玉青雷宗尚龙朝阳廖键侥林菊
关键词:动物实验
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寒痹康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以甲氨蝶呤为对照组,观察寒痹康汤对各组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结果:寒痹康汤能降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作用与甲氨蝶呤相当。结论:寒痹康汤影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之一。
庞学丰王乾吴燕红唐丽萍黄婵娟彭忠异刘欢龙朝阳潘燕李玉玲
关键词:寒痹康汤核转录因子-ΚB
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A)主要是机体对自身滑膜发生免疫反应的疾病,在RA的病理机制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异常活化与滑膜组织炎性增生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的侵蚀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CⅡ)和弗氏不完全佐剂...
庞学丰王乾吴燕红唐丽萍黄婵娟彭忠异刘欢龙朝阳潘燕李玉玲
关键词:寒痹康汤甲氨蝶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滑膜细胞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庞学丰
作品数:198被引量:68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观察 寒痹康汤 中医药疗法 痛风性关节炎
吴燕红
作品数:65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寒痹康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热痹
刘欢
作品数:88被引量:195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分析 寒痹康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 热痹
唐丽萍
作品数:55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寒痹康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 热痹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李玉玲
作品数:58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寒痹康汤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继发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