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导气法“的相关文章
- 导气法针刺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观察导气法针刺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改善状况,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推广导气法针刺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可行性依据,也为其防治提供新...
- 刘琪
- 关键词:导气法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
- 腹针导气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及对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腹针导气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肝胃不和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以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另予腹针导气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评分、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SI和RFS各单项评分及HA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腹针导气法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疗效优于单一奥美拉唑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与体征恢复,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 张艳艳熊高云戈言平谢晓兴林炜
- 关键词:腹针针药并用咽喉反流性疾病焦虑抑郁
- “同精导气法”针刺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评价“同精导气法”针刺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该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治疗选择。 方法: 自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收集70例在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消化科门诊以及...
- 蒋丽蓉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治疗临床疗效
- 四步导气法针刺足三里对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并评价四步导气法针刺足三里治疗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为推广导气针法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本研究遵循随机、对照、盲法原则,以中风...
- 周瑶
- 关键词:中风肢体功能障碍足三里临床疗效
-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探讨调神导气法对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探讨调神导气法对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TS)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神导气法(推拿+热敏灸)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总疗效、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和功能磁共振(ALFF值)等指标进行临床评价和机制探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YGTSS评分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oCA评分增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5-HT、DA水平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额叶、岛叶和纹状体ALFF指标降低。结论:调神导气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临床抽搐症状及认知功能,降低患者血清5-HT、DA水平,基于fMRI成像观察TS患者,推测TS发病机制与前额叶、纹状体与岛叶脑区的神经元异常活动相关,调神导气法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该脑区的异常神经元活动相关。
- 李崖雪白雪宣威
- 关键词:推拿抽动秽语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
- 导气法针灸临床应用思考被引量:4
- 2022年
- 在中医文献中,“导气”一词最早见于《灵枢·五乱》:“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有学者[1]认为,针灸学之“导气”或移用于“道家或以导气养性”(《论衡·道虚》),与道家养生调息之徐徐呼吸的特性相似,是一种“徐入徐出”,非补非泻,通过引导逆乱之气恢复如常以治疗“五乱”的针刺方法。
- 郑贤程李诗梦贾菁楠王军
- 关键词:导气法针灸临床思维
- “同精导气法”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东垣“同精导气法”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予“同精导气法”指导下的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上腹痛、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烧灼、餐后恶心、食欲不振症状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可改善FD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早饱、餐后恶心、食欲不振症状,与治疗前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改善FD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食欲不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4%(52/59),对照组为69.5%(41/5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以改善患者生理、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生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垣“同精导气法”针次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
- 李晶白光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FD)针刺
- 后顶穴搓针导气法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及常规针刺联合后顶穴搓针导气法治疗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以风池、百会为主穴,实证加用内关、太冲,均用泻法,虚证加用肝俞、肾俞、足三里,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用补法,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联合后顶穴搓针导气法,两组均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两天,共计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及改良巴塞尔指数(MBI)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证候总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评分均降低,MBI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针刺联合后顶穴搓针导气法可有效缓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症状,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眩晕障碍程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且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 何玉伟周炜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针刺疗法后顶穴
- 导气法针刺太溪穴治疗肾阴虚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导气法针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肾阴虚型自然绝经的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针法的治疗优势,为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现实依据。 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月期间在烟台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绝经...
- 李重辰
- 关键词:绝经综合征肾阴虚型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同精导气法论治胃食管反流致支气管哮喘机制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胃食管反流可导致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收效甚微。从肺胃理论探讨胃食管反流致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病因,并列举应用同精导气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案1例,以供临床参考。
- 王宜宸彭一唯李相良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支气管哮喘
相关作者
- 吴节

- 作品数:138被引量:7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灸 针灸疗法 针刺 针灸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
- 梁静

- 作品数:8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导气法 从脑论治 肥胖症 针灸 无排卵性不孕
- 汪娟

- 作品数:9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导气法 从脑论治 肥胖症 针灸 无排卵性不孕
- 王玲玲

- 作品数:345被引量:3,620H指数:31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抑郁症 艾灸 针灸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
- 庄礼兴

- 作品数:405被引量:2,943H指数:2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靳三针 针灸疗法 针灸 靳三针疗法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