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1篇“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相关文章
大采宽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探究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探究永煤公司新桥煤矿深埋煤层大采宽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特征,以典型的开采宽度330 m的某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深埋煤层大采宽工作面三维工程地质概化预开采模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研究,发现这种大采宽工作面开采后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大。和经验公式类比获得了该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取值范围,提出了现行规范中的相关计算公式预计结果明显偏小,已不适合这种地质及开采条件。最后,在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采宽条件下,模拟了7种不同采宽开采后沿倾向和走向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特征,对比分析发现导水裂隙带高度随采宽增加呈非线性变化,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自然对数拟合关系,确定了增加幅度的采宽阈值及其变化特征。
丁亚恒张胜军朱术云王诗灵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数值模拟厚煤层
一种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
本发明属于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终端,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包括: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进行因子分析,并构建FA‑RBF神经网络模型;基于FA‑RBF神经网...
毕尧山吴基文翟晓荣刘伟王广涛黄楷
高家堡井田二盘区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查明煤层顶板裂隙发育规律,采用地面钻孔分段注测试和钻孔窥视方法实测了高家堡井田204工作面和205工作面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结果表明:(1)205工作面DT1钻孔位置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327.75 m,裂采比25.81。(2)204工作面DT2钻孔位置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197.85 m,裂采比35.33。(3)高家堡井田二盘区导水裂隙带实测结果丰富了黄陇煤田综放采煤覆岩破坏规律。
蔺成森任邓君王青振李超峰王敬喻黄鹤飞刘强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
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当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至体时,体会沿着裂隙进入工作面,破坏矿井的生态环境,影响工作安全及效益。以盘城岭煤矿15#煤层150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经验计算公式分析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并结合仰孔注测漏法及钻孔电视成像法,综合确定15#煤层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结果表明,经验计算公式预测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81.56 m,仰孔注测漏法为79.99 m,钻孔电视成像法为79.46 m。最终得出经验公式计算的高度与现场实测的结果高度一致,均可为盘城岭煤矿15#煤层害防治及安全生产提供指
王伟王禹张嘉豪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水害防治
基于HHO-ELM模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2024年
为了精确预测滨湖煤矿16煤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收集华北煤田31个下组煤开采工作面实测数据,选取采高、采深、煤层倾角、倾向长度、硬岩比例系数5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哈里斯鹰算法(HHO)优化ELM神经网络,构建了HHO-ELM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将其应用于滨湖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并将预测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HO-ELM模型预测滨湖煤矿216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24.17 m,规范公式计算结果为18.58~29.78 m,实测结果为21.45~22.98 m。可见,采用HHO-ELM模型预计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简单,针对性强,预测精度可靠,为滨湖煤矿及相似地质条件下的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开采顶板害治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鲁伟张历峰华伟吴焘
关键词:华北型煤田导水裂隙带高度
基于薄板理论的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2024年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于煤矿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掌握孙疃煤矿Ⅱ1022工作面开采后煤层顶板垮落裂隙带发育范围、发育规模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确定垮落裂隙带与顶板含层之间的关系,利用薄板理论与关键层理论对此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关键层薄板挠度的表达式,预计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为55.48 m,同时通过井下仰孔注漏失现场实测得到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6.8~61.4 m,实测结果与理论预计导水裂隙带高度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指
胡威高志强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关键层矿井防治水最大挠度
一种煤层分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开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煤层分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用于解决传统物质点法难以精确捕捉裂隙扩展路径和高度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微震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微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达时间差,利用微震事件...
甘芬张成邵帅刘柱
电阻率法实测导水裂隙带高度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4年
下霍煤矿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的采煤方法开采3号煤层,为了保障采掘活动安全,获取相关开采技术参数,需查明煤层开采后的“三”发育高度;收集分析了井田二采区地层资料及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并决定在2303工作面布置电阻率测试系统对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实测;在回风巷距回采工作面216 m距离处施工测试钻孔并布设电极,在回采过程中对煤层顶板岩层视电阻率开展监测分析,获得了开采前、中、后期的岩层电阻率数据,分析得到3号煤层开采后实测导水裂隙带高度为80 m,裂采比为16;通过实际应用可知,相比其它测试方法,电阻率测试法具有结论可靠、低成本、易施工等特点。
常浩宇
关键词:煤矿防治水导水裂隙带放顶煤开采
一种近距离薄煤层群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距离薄煤层群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近距离薄煤层组间岩层和煤层组上覆岩层按强度类型进行划分;S2、对下组煤层垮落高度和相邻煤层间距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当下组煤层垮落高度大于相...
谭毅张少普何满潮朱淳娄杰吴祥业白二虎张小强王开张玉江闫天平武少鹏李小双张后全
SMOGN过采样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MPSO-BP预测模型
2024年
【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是顶板(涌)突、地下资源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矿井防治研究的重点。【方法】为了准确地预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选取开采深度、采高、煤层倾角、工作面斜长、硬岩岩性比例系数和开采方法作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搜集200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样本作为模型数据集。首先,采用自适应高斯噪声过采样方法(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for regression with Gaussian noise,SMOGN)对原始数据集进行过采样,结合8折交叉验证,将平均绝对误差(EMA)、均方根误差(ERMS)和决定系数(R2)作为回归模型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BP神经网络结构,然后采用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mut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PSO),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进行工程现场应用。【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该数据集下,BP神经网络采用Huber loss和Adam一阶优化算法,训练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提升,最优激活函数为Tanh,最优隐藏层节点数为12。当MPSO种群数量为50时,模型性能最好,经过SMOGN过采样和MPSO超参数优化,最终训练集的EMA为0.163,ERMS为0.216,R2为0.948,验证集的EMA为0.260,ERMS为0.341,R2为0.901。在现场应用中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均在9%以下。结果表明结合SMOGN技术和MPSO超参数优化技术,显著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能,改善了样本分布特征,提高了样本利用效率和模型预测效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模型的训练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奇刘奇訾建潇
关键词:煤矿防治水导水裂隙带变异粒子群算法

相关作者

李文平
作品数:244被引量:1,59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采动 保水采煤 导水裂隙带 煤矿 突水
王长申
作品数:33被引量:36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煤层顶板 导水裂隙带高度 煤系 水井 地下水
王晓振
作品数:90被引量:1,44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主题:关键层 覆岩 松散承压含水层 岩层移动 钻孔
郑纲
作品数:16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研究主题:岱庄煤矿 提高开采上限 煤 测漏 封孔
宋业杰
作品数:40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覆岩 覆岩破坏 导水裂缝带 导水裂缝带高度 水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