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8篇“ 小儿先天性“的相关文章
- 孩子排便困难 警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 2025年
- 很多孩子从新生儿期即出现排便困难,可能会持续到儿童时期,继而引起顽固性便秘、严重的腹胀及呕吐,家长们往往认为是功能性的便秘而未引起重视,其实这--现象可能另有病因,如先天性巨结肠,这是一种儿童罕见病,社会对其关注度较低,大多数家长对巨结肠这个病一无所知。为此,如果孩子总是出现排便困难,就要警惕先天性巨结肠。
- 李勇芳
- 关键词:新生儿期先天性巨结肠排便困难罕见病顽固性便秘
- 一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体位支撑装置
- 本发明涉及体位支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体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铰接,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表面开设...
- 宋婷婷刘冠男
- 姿势矫正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姿势矫正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予推拿治疗,观察组联合姿势矫正,干预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部旋转、侧屈角度差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颈部旋转、侧屈角度差均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有效率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姿势矫正联合推拿治疗对促进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康复进程有积极作用。
- 俞其囡张玮涛傅建明
- 关键词:推拿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 推康融合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诊疗思路
- 2025年
- 本文从推康融合角度,针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提出“衷中参西,诊评结合;推康融合,相须为用;调态固本,功能为先;灵活变通,随症调治;手手联动,杂合而康”的治疗思路,巧妙地将现代康复评估和治疗融入传统推拿,强调小儿斜颈“无评估不推拿”。此外,针对手法康复临床疗效不佳的患儿,主张推康贯穿全程,手术择期介入,形成“推-康-术,手手联动”模式,以实现最优临床疗效。该诊疗思路立足临床,以疗效为核心,以期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 毛嘉雯王慧娟杨秋萍马清华王文星龙倩汤伟
- 关键词:推拿康复先天性肌性斜颈诊疗思路
- 综合康复护理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症状的改善探讨
- 2025年
-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患者症状的改善。方法 随机将2023年1月~2024年4月74例CMT患儿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推拿干预,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颈部患侧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肿块厚度、SCM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CMT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侧颈部的旋转和侧屈活动度,减少肿块厚度,并调整双侧胸锁乳突肌的长度。
- 杨迎
-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症状
- 综合精细化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中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究综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10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组,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干预。观察两组心、肺功能、炎性因子及心肌酶谱。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功能、血清心肌酶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精细化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心功能,及临床相关指标,值得研究和推广。
- 李文叶康淑琴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
- 正骨拉伸技术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实施正骨拉伸技术联合推拿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CMT患儿,均运用正骨拉伸技术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患儿治疗前后患侧肿块直径、症状改善评分及颈部被动旋转度、侧屈活动度。结果患儿治疗后,治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49/50)。29例肿块型患儿治疗后患侧肿块直径(0.98±0.28)cm小于治疗前的(2.42±0.2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评分(15.33±2.00)分高于治疗前的(4.38±0.90)分,颈部被动旋转度(90.68±5.66)°、侧屈活动度(54.45±8.72)°大于治疗前的(50.40±9.65)、(32.20±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疗法结合正骨拉伸技术治疗小儿CMT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颈部活动度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韦茜
- 关键词:推拿疗法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围术期麻醉护理配合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手术围术期麻醉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4例CD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选择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麻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以及入手术室、气管插管、切皮、入复苏室及麻醉清醒时的呼吸频率及心率,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时间(苏醒、拔管和复苏室停留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总配合度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入手术室时的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112.73±11.23)次/min、(26.19±1.22)次/min,与对照组的(111.08±11.69)次/min、(26.28±1.31)次/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切皮时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高于入手术室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儿气管插管时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117.04±10.94)次/min、(28.03±1.40)次/min,与对照组的(118.05±10.74)次/min、(28.45±1.60)次/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切皮时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116.62±10.35)次/min、(28.64±1.59)次/min,与对照组的(117.02±10.63)次/min、(28.84±1.42)次/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拔管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分别为(8.71±2.19)分、(9.14±2.74)分、(25.46±3.73)分,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10.19±3.07)分、(12.28±3.12)分、(29.65±4.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H围术期麻醉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加快术后苏醒,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陈丽萍樊超段华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麻醉护理
- 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及麻醉配合度;比较两组患儿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60 min(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体温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T0、T4时间点血糖(Glu)、皮质醇(Cor)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为(18.93±2.1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01±3.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配合度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1、T2、T3、T4时间点的体温分别为(36.62±0.34)℃、(36.59±0.36)℃、(36.56±0.33)℃、(36.58±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3±0.31)℃、(36.30±0.26)℃、(36.23±0.22)℃、(36.17±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T4时间点的Glu、Cor水平分别为(5.41±0.62)mmol/L、(141.83±18.2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8±0.74)mmol/L、(157.67±19.6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中应用可提高患儿麻醉配合度、维持术中体温稳定、缓解应激反应。
- 陈丽萍樊超段华
-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室护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激反应
- 基于PDCA模型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模型下的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进行根治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1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凭借抽签分组法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和基于PDCA模型的整体护理,患儿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排便功能、配合度、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儿配合度、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排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排便功能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围术期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促进患儿的临床恢复,改善排便功能,提高患儿的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 孙培良王凤丽田娟曹丽娜
- 关键词:整体护理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
相关作者
- 苏肇伉

- 作品数:512被引量:2,064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 徐卓明

- 作品数:184被引量:7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新生儿
- 李渝芬

- 作品数:332被引量:1,20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儿童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小儿
- 徐志伟

- 作品数:455被引量:1,510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婴幼儿
- 丁文祥

- 作品数:388被引量:1,649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