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97篇“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章
- 复方福尔可定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分析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联合应用复方福尔可定+头孢克洛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6-2023.06;限定对象: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干预药物:复方福尔可定、头孢克洛。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症状转归时间较参比组短,肺功能指标较参比组佳,临床疗效可观(P<0.05)。结论 针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联合应用复方福尔可定+头孢克洛治疗可同步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疗效,缩短症状转归时间。
- 张云丹
- 关键词: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头孢克洛肺功能
- 复方福尔可定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究复方福尔可定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观察组50例实施复方福尔可定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头孢克洛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炎症指标水平更低、临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复方福尔可定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指标水平,并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 叶金梅
- 关键词:头孢克洛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 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ARTI患儿10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52例,对照组(头孢呋辛治疗)51例。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47/5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咽干、流涕、胸痛等多项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含量均减少,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免疫功能Th1与Th1/Th2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Th2均减少,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ARTI的效果更好,可加快症状消退,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平衡,且安全可靠。
- 马晓丹高文丽王娇娇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头孢呋辛免疫平衡
-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PA、SAA、CD64、sCD14-ST水平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淀粉样蛋白A(SAA)、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 CD14-ST)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眉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98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32例、非细菌感染组266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6名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流式细胞仪、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PA、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比较血清PA、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PA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低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而对照组血清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低于非细菌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绘制ROC曲线获得血清PA、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20%,81.40%,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A水平呈低表达,血清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呈高表达;且血清感染后进一步降低或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A、SAA、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有助于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 王俭万光平李益朱建松杜华伟李阳张慧
- 关键词: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淀粉样蛋白ACD6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用药现状与联合用药
- 2023年
-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一直是儿科关注的问题,小儿由于身体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且发热比成人突出,如何让小儿迅速且平稳退热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1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细菌少见,虽然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但由于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受损,抵抗力下降,常常会合并细菌感染,使病情迁延或加重。
- 颂奇
- 关键词:自限性疾病合并细菌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用药现状预后良好联合用药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
- 2023年
-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疗效评估。方法:选择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患者73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头孢呋辛酯和头孢呋辛酯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了疗效检查,包括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等,并对两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儿童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总退热时间、咳嗽及流涕症状的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独使用抗生素的患儿。观察组患儿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降低患儿退热时间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过程中对儿童的安全性更高,值得未来推广应用。
- 张恒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抗生素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头孢呋辛酯
- 炎症指标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7月—2022年7月至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120例未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采用电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PCT)、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使用细胞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检测白细胞计数(WBC);分析并比较两组受检者上述指标水平以及PCT与CRP的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清PCT、IL-6、SAA、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T(μg/L):4.33±1.39比1.78±1.42,IL-6(ng/L):111.23±20.36比37.65±10.25,SAA(mg/L):163.58±5.56比9.63±1.58,CRP(mg/L):77.58±10.20比67.02±9.52,WBC(×10^(9)/L):14.20±2.58比7.36±1.85,均P<0.05]。观察组PCT与CRP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T:35.00%比21.67%,CRP:84.17%比71.67%,均P<0.05)。结论加强PCT、IL-6、SAA、CRP、WBC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情发展,从而指导疾病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李传利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计数
-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74例,均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分布特征,统计致病菌株耐药率。结果174例标本共分离出218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致病菌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1个月~1岁患儿各病原菌分离率较高,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的患儿;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冬季的分离率最高,肺炎克雷伯菌在秋季的分离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均完全耐药,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耐药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对亚胺培南无耐药性。结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复杂,并存在明显年龄和季节差异,且对各抗菌药物耐药性不同,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使用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
- 张羽武胜涛朱金玉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急性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
- 麻杏石甘汤辅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临床观察
- 2022年
-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辅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1%、对照组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辅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疗效较好。
- 梁丽娜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麻杏石甘汤
- 头孢克肟和头胞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ARI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克肟组(n=41,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治疗)和头孢克洛组(n=42,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指标及安全性.结果:头孢克洛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头孢克肟组(P<0.05).治疗后头孢克洛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优于头孢克肟组患儿(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缓解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吕东董元元樊隧明
- 关键词: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