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篇“ 尖吻蝮蛇血凝酶“的相关文章
蝮蛇血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蝮蛇血凝,其是从蝮蛇蛇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高活性血凝,分子量29.3~29.5kD,等电点5.5。该由α、β两个亚基构成,亚基链间由七个二硫键连接,其中α亚基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
孙狄王锡娟
文献传递
蝮蛇血凝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蝮蛇血凝,其是从蝮蛇蛇毒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高活性血凝,分子量29.3~29.5kD,等电点5.5。该由α、β两个亚基构成,亚基链间由七个二硫键连接,其中α亚基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
孙狄王锡娟
文献传递
蝮蛇血凝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蝮蛇血凝(HUG)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收治的110例AUGB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分别予以泮托拉唑、HUG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止血时间、出血量和治疗5 d后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PCV)],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SOD)],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分、血细胞比容(HCT)分别为(4.36±0.67)mPa∕s、(42.76±5.17)%,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98±0.61)mPa∕s、(39.45±5.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10、3.29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分别为(7.17±2.21)mg∕L、(28.45±7.25)n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25±2.76)mg∕L、(34.65±8.4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3、4.14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OD水平为(78.36±13.87)U∕m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69±11.45)U∕ml;MDA水平为(5.47±1.24)U∕ml,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39±1.3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0、3.783,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9.09%vs.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05)。结论HUG联合泮托拉唑治疗AUGB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炎症和氧化应激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性高。
高文王辉石永强陈跃高攀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尖吻蝮蛇血凝酶泮托拉唑血液流变学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用蝮蛇血凝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运用单臂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评价注射用蝮蛇血凝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为该药的安全使用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儿童用药真实世界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挖掘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模型,监测2014年2月25日至2021年1月2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蝮蛇血凝的住院儿童电子病历,系统报警病例经人工评价并汇总统计,获得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用药安全性的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35720例,注射用蝮蛇血凝所致皮疹、呕吐、头痛、过敏性休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8%、0.003%、0.003%、0.003%,未见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用药天数、给药方式、单次给药剂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药品安全性评价,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获得了注射用蝮蛇血凝的儿童用药安全性情况,各不良反应均较为罕见,药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程毅菁李涛刘军廷黄贵民钟旭丽林爱华潘守东李龙白东升占小俊刘振江任韡聂晓璐邰隽
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自动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注射用蝮蛇血凝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蝮蛇血凝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蝮蛇血凝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组干预措施为注射用蝮蛇血凝,对照组为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中文数据库中限定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英文数据库中不限制期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研究,包括1 38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16例,对照组患者6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MD=-65.71,95%CI=-81.99~-49.43,P<0.000 01)、缩短止血时间(MD=-27.25,95%CI=-36.73~-17.77,P<0.000 01)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24 h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24 h后凝血原时间有一定的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注射用蝮蛇血凝针对手术创面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因当前所掌握的研究数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限制,因此,需要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高琰王品黄飞张冰
关键词:手术止血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
钛夹止血联合蝮蛇血凝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肽夹止血联合蝮蛇血凝(HCA)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将其以单双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54,单号)和观察组(n=54,双号)。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HCA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纤维蛋白原(FBG)、凝血活时间(APTT)、凝血原时间(PT)、血小板(PLT)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3个月内再次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98.15%)高于对照组(87.04%)(均P<0.05);观察组粪便潜血转阴时间、呕血消失时间、恢复肠鸣音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IB、PLT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PTT、PT、氧化应激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1.85%)显著低于对照组(12.96%)(P<0.05)。结论应用内镜下钛夹止血结合HCA进行止血,可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优化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降低术后出血率,具有临床推荐使用的意义。
苏翔钟云川颜韬伯东刘洪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金属钛夹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效果
蝮蛇血凝在外科手术止血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蝮蛇血凝(haemocoagulase agkistrodon,HCA)在外科手术止血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HTA),评价HCA在外科手术止血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HTA机构官方网站,收集HCA在外科手术止血的系统评价(SR)/Meta分析、经济学评价和HTA报告,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章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研究,包括2项SR/Meta分析、2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4项经济学研究,未检索到HTA报告。在有效性方面,所纳入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HCA在降低创面出血量、降低术后创面引流量、减少切口平均止血时间及切口单位面积出血量方面对比安慰剂或空白实验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对比其他阳性药物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良好,对血凝指标、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影响,不会导致血栓的发生;就目前价格而言经济学具有一定优势。结论HCA在围手术期渗出血防治方面对比安慰剂有明显效果,安全性良好,经济性具有一定优势。
郑子恢朱贺赵紫楠张亚同胡欣金鹏飞韩晟
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有效性安全性
5种输液调配的注射用蝮蛇血凝成品输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0.9%氯化钠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5%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和灭菌注射用水(SW)调配注射用蝮蛇血凝成品输液的稳定性。方法:用上述5种输液调配注射用蝮蛇血凝,考察室温条件下12 h内成品输液的外观性状(颜色、丁达尔效应)、pH值、渗透压、浊度、不溶性微粒数和紫外吸光度值的变化。结果:5种输液调配的成品输液的外观均澄清透明,未产生丁达尔效应;除GNS调配的成品输液pH在12 h为3.86,其余各组的pH值均在《中国药典》输液标准范围;除SW调配的成品输液渗透压接近0,其余各组渗透压符合相关要求;浊度变化符合要求;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紫外吸光度值变化不超过10%。结论:注射用蝮蛇血凝可以使用NS、5%GS、GNS、SLR和SW调配,GNS调配的成品输液应在6 h内使用,SLR调配的成品输液应在8 h内使用。
童彤徐光宏丁海文沈爱宗刘圣
关键词: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渗透压
蝮蛇血凝对照氨甲环酸氯化钠防治围手术期失血有效性的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蝮蛇血凝和氨甲环酸氯化钠在真实世界中用于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止血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溯直医疗数据库(SuValue^(■))中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使用蝮蛇血凝或氨甲环酸氯化钠的就诊记录构建研究型数据库。按不同干预措施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差异。结果两组各纳入858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蝮蛇血凝组患者的住院时长、红细胞压积下降值、平均估计手术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氨甲环酸氯化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当前真实世界证据,蝮蛇血凝在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止血的有效性优于氨甲环酸氯化钠。
吕金津宣建伟
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有效性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儿童病例注射用蝮蛇血凝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构建与验证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大样本儿童病例注射用蝮蛇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以期为儿童病例注射用蝮蛇血凝不良反应的揭示和挖掘提供支持。方法利用实体识别技术对2014年2月25日至2021年1月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住院并使用注射用蝮蛇血凝的35720儿童病例进行回顾性不良反应主动监测,采用查准率(precision,P)、查全率(recall,R)和F1值3个指标来评估实验结果。结果经过3轮分析,查准率、查全率和F1值3个指标均达到了100%。结论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用于真实世界大样本儿童病例注射用蝮蛇血凝不良反应监测。
邰隽于淼张琳雷毅刘军廷李涛黄贵民程毅菁聂晓璐王青
关键词:尖吻蝮蛇血凝酶注射剂儿童药品不良反应自然语言处理

相关作者

石鹤坤
作品数:66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抗疲劳 石松 尖吻蝮蛇血凝酶 负重游泳
陈开杰
作品数:80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镰形棘豆 石松 凝胶剂 尖吻蝮蛇血凝酶
陈锦珊
作品数:236被引量:665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镰形棘豆 医院制剂 META分析 药学服务
李小玲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尖吻蝮蛇血凝酶 手术创口 止血效果 随机对照试验
林小凤
作品数:33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
研究主题:镰形棘豆 凝胶剂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