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篇“ 就诊原因“的相关文章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外延迟就诊原因分析
- 2024年
- 调查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小时内就诊时间的情况与延迟就诊因素。方法 于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选择横州市人民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两组就诊情况完成分组,及时就诊组为3.5小时内就诊的患者,共29例(14.50%);超过3.5小时就诊的患者归为延迟就诊组,共171例(85.5%)。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例如年龄、性别、职业状态、医保情况等,进行分析,找出患者延迟就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延迟就诊组的文化水平、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独居、发病模式、发病后患者及家人的即刻反应、发病时间、对脑卒中知识是否了解、NIHSS评分与及时就诊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下、合并基础疾病、独居、发病不严重、发病后患者及家人无反应、夜里发病、对疾病不了解、NIHSS评分≥5分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3.5小时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最佳时机,但受文化水平、独居、病情严重程度、疾病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大部分患者往往延迟就医,错过最佳溶栓时间,预后较差,因此临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实施有效干预,为患者争取更佳的医疗救治机会。
- 颜丹妮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延迟就诊影响因素
- 名老中医医案患者就诊原因识别方法研究
- 通过对名老中医医案的主诉进行分析,并且按照基层国际医疗分类标准进行自动标注,有助于了解患者寻求名老中医看诊的原因,了解中医临床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和优势。本研究紧扣名老中医医案主诉字段的特性,针对其中命名实体识别任务所遇到...
- 易钧汇
- 关键词:命名实体识别就诊原因
- 全国百名名老中医医案就诊原因与诊断分析
- 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为基层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大纲制定提供依据。文章按照基层医疗国际分类第三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Care3rd Revi...
- 卢姚宏
- 关键词:就诊原因
- 婴幼儿期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就诊原因及肌酶谱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析婴幼儿期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患儿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原因及其肌酶谱特点,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该病,减少误诊、避免漏诊。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9例3岁前确诊的DMD患儿,回顾性分析其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原因及其血清肌酶谱异常特点和婴、幼儿两个时期的肌酶谱有无变化。结果15例DMD患儿首次至神经专科就诊是因“发现肌酶增高”就诊,9例是因“发现肌酶、肝酶均增高”就诊,12例是因“发现肝酶增高”就诊,仅3例是因“肌无力”就诊,因发现肌酶增高就诊者占61.5%;39例DMD患儿的首次就诊时的肌酶谱同步显著升高,肌酸激酶(CK)和肌肉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升高最为显著,CK为正常上限值的53.8~203.1倍,CKMM为正常上限值的22.6~205.0倍,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至3.2~31.3倍,谷草转氨酶(AST)为正常上限值的3.9~27.2倍;婴儿期和幼儿期DMD患儿的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期DMD患儿多数无明显肌无力表现,大部分患儿首次就诊神经专科是因为发现显著升高的肌酶,且幼儿期和婴儿期患儿的肌酶持续处于显著高水平,并未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在诊疗过程中遇到肌酶谱同步显著升高、尤其是CK和CKMM升高数十倍甚至两百余倍的婴幼儿,而心肌炎等常见病因不能解释的,应高度警惕DMD,尽早完善DMD基因等相关检查确诊,尽早联合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 罗智强韩春锡廖建湘
- 关键词:婴幼儿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就诊原因肌酶谱
-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中乏力患者特征及就诊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背景在国内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因未分化疾病(如乏力等)就诊的患者占很大的比例,但针对乏力就诊患者的特点和病因等尚缺少相关的研究。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全科门诊乏力患者特征及就诊原因。方法选取2017-07-01至2018-06-3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中因乏力就诊患者30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第一就诊原因、诊断;并对其当次及随后就诊记录进行分析,了解其乏力病因及最终去向。结果301例患者因乏力就诊于全科门诊,其中男148例(49.2%),女153例(50.8%),平均年龄(48.3±13.3)岁。就诊时间上患者最多的是在2018年第二季度95例(31.6%),181例(60.1%)以乏力为第一就诊原因。26.2%(79/301)的患者可初步明确某系统疾病引起的乏力;25.3%(76/301)的患者建议其至专科进一步就诊明确病因,其中转诊最多的专科是精神卫生科〔39.5%(30/76)〕。不同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患者就诊目的及去向分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以乏力为第一就诊原因患者就诊目的及去向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乏力可见于任一年龄、性别,也可见于任一时间段;既可为一种急性问题,也可为一种慢性健康问题。作为全科医师既要掌握乏力的正确评估和病因鉴别,也要对慢性乏力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随访。
- 刘颖朱弘月贺颖邱艳任文任菁菁
- 关键词:全科医学门诊病人乏力
- 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成都市6个镇的468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一般情况及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未就诊率。结果此次调查留守儿童自报两周内患过病150人,两周患病率为32.05%,其中未就诊19人,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12.67%。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监护人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不同支付方式、不同家庭月收入的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女童(OR=1.408,95%CI:1.260~1.73),监护人年龄60岁及以上(OR=1.533,95%CI:1.396~1.837)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生子女(OR=0.502,95%CI:0.220~0.813),女性监护人(OR=0.644,95%CI:0.302~0.785),监护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OR=0.675,95%CI:0.309~0.858),家庭月收入≥3000元(OR=0.607,95%CI:0.330~0.891)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两周患病未就诊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成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患病两周未就诊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留守儿童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监护人性别、监护人年龄、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影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健康教育。
- 卢瑞鸽蒋凤碧袁欣琦周家吉熊复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 新疆某地区510例学龄牙病患儿就诊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新疆某医院学龄牙病患儿就诊原因,为促进我国边远地区儿童口腔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2月就诊该院口腔科的510名学龄牙病患儿进行问卷调查,按主动和被动就诊分组,分析其就诊原因和患儿口腔卫生习惯及其家庭人口社会学情况的关系。【结果】510名患儿中,主动就诊者占50.78%(259/510),被动就诊者占49.22%(251/510)。在主动就诊患儿中,参加牙齿定期检查占64.09%。在被动就诊患儿中,因牙疼等口腔问题去治疗或检查占67.73%。主动就诊组与被动就诊组的刷牙时间和更换牙刷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来源的患儿就诊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就诊原因和患儿牙痛史、患儿口腔健康自我评价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就诊原因和家长学历层次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注易患人群,推进薄弱地区儿童口腔卫生健康宣教和三早预防是提升儿童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 龙娟赵阳千惠许一起关丽娜王霞吕金荣
- 关键词:学龄儿童口腔卫生就诊原因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延误就诊原因调查分析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延误就诊的原因,并总结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DVT患者中选择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我科室自行设计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延误就诊原因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延误就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104例患者的DVT症状出现到就诊的时间从4 h-15 d不等,其中就诊时间<6 h的患者8例,6 h-3 d的患者38例,就诊时间>3 d的患者58例。本组患者的延误就诊率达到了92.31%(96/104)。引起患者延误就诊的原因主要包括疾病知识缺乏、交通不便、经济拮据、基层医生误诊、家庭不重视、照护者不重视等。结论在明确引起DVT患者延误就诊的原因的基础上,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家庭护理和加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等干预方式,可提高患者的及时就诊率。
- 李娟萍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延误就诊护理
- 口腔医院儿童就诊原因及其家长对子女早期错畸形认知情况调查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口腔就诊儿童就诊原因及家长对子女早期错畸形认知情况。方法以2017-201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4~10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家长关于早期错畸形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1 128名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就诊儿童平均年龄(6.4±3.0)岁,男女性别比为1∶1.01。家长以母亲为主,占50.6%。儿童口腔疾病以蛀牙(占44.8%)和错畸形为主(占28.5%)。错畸形感知(8项)、错畸形特征(5项)、错畸形形成的相关因素(4项)、错畸形不良后果(6项)及对正畸治疗了解程度得分分别为(4.32±1.06)、(1.31±0.52)、(1.14±0.28)、(2.34±0.41)、(4.06±1.33)分。知晓率最高是错畸形会使子女被同伴嘲笑(91.6%)。知晓率较低为口腔不良习惯是导致错畸形的相关因素(3.1%)、最低是遗传是导致错畸形的相关因素(2.4%)。结论家长对子女早期错畸形认知情况普遍较低,尤其是对于导致错畸形的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知晓率更低,应该加强相关方面宣教,从而提高儿童错畸形的早期治疗比例。
- 姜昱李怀奇
- 关键词:口腔疾病认知度
- 乳腺癌术后重度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延迟就诊原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索和分析乳腺癌术后重度淋巴水肿患者延迟就诊的原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9例术后发生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提炼。结果乳腺癌术后重度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延迟就诊的原因可归纳为五个:(1)缺乏淋巴水肿早期诊疗知识。(2)错误的信息导向。(3)消极的应对方式。(4)对就诊结局的担忧。(5)经济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淋巴水肿的患者健康教育,建立术后监测及随访系统,帮助患者建立成熟的心理应对机制,以减少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延迟就诊的发生。
- 沈怡强万敏唐磊沈傲梅
-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延迟就诊
相关作者
- 罗学宏

- 作品数:513被引量:30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老人 糖尿病 误诊 腹痛
- 路孝琴

- 作品数:148被引量:1,611H指数:2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 老年人 影响因素
- 何俐

- 作品数:292被引量:1,71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脑卒中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
- 梁万年

- 作品数:481被引量:4,564H指数:3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 研究主题:社区卫生服务 SARS 全科医疗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 王小衡

- 作品数:45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孩子 宝宝 小儿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