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4篇“ 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相关文章
肝脏结节性增生的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3)
2024年
1病史摘要 患者,女,32岁,体检发现肝占位4月余。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体检: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3/71mmHg(1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异常干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病理杂音;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部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未触及异常包块;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王龙胜
关键词: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影像诊断核磁共振成像
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研究肝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临床病理特征,为FNH的诊断提供经验与线索,当不出现中央瘢痕时与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肝硬化、肝再生结节容易出现混淆,特别与高分化肝...
张琴琴
关键词: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临床病理特征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结节性增生(FNH)的影像学特点及定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42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及CT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点。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与CT动态增强扫描对FNH的定诊断率。结果:FNH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病,T_(1)WI稍低或等信号,肿块内可见放射状或星芒状低信号,T_(2)WI稍高或等信号,肿块内可见放射状或星芒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病动脉期或门脉期均匀强化,肿物中间可见放射状或星芒状无强化区域。CT平扫可见边界清晰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部分病可见病动脉期可见均匀强化,部分病静脉期可见均匀强化,在增强扫描时,部分病中间可见放射状或星芒状无强化区域。42例患者增强MRI定诊断39例,诊断率为92.9%,CT动态增强扫描定诊断31例,诊断率为73.8%,MRI动态增强扫描对FNH的定诊断率高于CT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及CT动态增强扫描FNH均具有特征的影像学特点,MRI动态增强扫描对FNH定诊断上更具有优势,能够提高FNH的诊断率。
刘建营
关键词:MRICT动态增强扫描
肝癌误诊为肝脏结节性增生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肝癌误诊为肝脏结节性增生的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58例肝癌患者中术前误诊为肝脏结节性增生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8.62%。5例中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就诊2例,无明显不适于体检超声检查发现肝内肿物就诊2例,自觉肝区及右腰背部间歇隐痛不适就诊1例,均被误诊为肝脏结节性增生。5例予择期手术治疗,经术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癌,术后10~18 d均切口愈合出院,出院后均予化疗。随访半年,1例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死亡,余4例仍在治疗随访中。结论肝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和临床医生均应加强对肝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在对发生肝脏实质病变者进行定诊断时应以多项特殊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以降低临床误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王伟郄言言付彩文
关键词:肝肿瘤误诊局限性结节状增生肝疾病甲胎蛋白
肝脏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1998-2012年手术治疗78例肝脏结节性增生患者,其中男45例,女33例,中位年龄39岁。对FNH诊断,MRI(80.56%:19.40%,χ^2=33.303,P=0.001)和CT(59.57%:19.40%,χ^2=21.24,P=0.001)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80.56%:59.57%,χ^2=4.171,P=0.041)。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7-202个月(中位15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MRI对于FNH诊断准确率较高。
安松林赵爱民荣维淇王黎明吴凡吴健雄
关键词:局灶结节性增生临床诊治肝脏MRI诊断
结节性增生1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9年
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占位病变,但并非真正肿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年轻女,可有5%~15%的病变发生于男。大约80%的病例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腹痛和腹部肿块[1],病变多为单发,20%~30%的病例为多病变, CT和MRI呈均匀增强,血管造影血管少。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形态学亦是由正常形态的肝细胞组成.
聂艳红刘慧陈昊
关键词:肝脏结节性增生
肝脏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2019年读片窗(10)
2019年
1病史摘要患者,女,18岁,因“上腹部不适1年余,腹痛伴呕吐3天”入院。体检:体温36.2℃,脉搏6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6/5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未见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移动浊音(-),肠鸣音不亢,双下肢不肿。肿瘤四项:癌胚抗原0.68 ng/mL,甲胎蛋白0.80 ng/mL,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7.88 U/mL,CA72-41.40 U/mL。
王龙胜
关键词:局灶结节性增生肝脏CT诊断
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FNH的临床资料及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细胞角蛋白(CK8/18、CK7)、CD34、甲胎蛋白和Ki-67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影像学观察FNH通常为孤立的结节,平扫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中央可见低密度瘢痕。FNH病理大体表现为境界清楚、中央有纤维瘢痕的结节性肿块。镜下纤维间隔将肝组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可见厚壁血管及增生的小胆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8/18、CK7结节内和周边增生的小胆管阳表达;CD34结节内的血窦内皮细胞及纤维间隔的血管内皮细胞阳表达。甲胎蛋白结节增生胆管和肝细胞均阴,Ki-67阳指数较低。结论:FNH是对畸形血管的肝细胞反应增生,是一种良瘤样病变,对于诊断明确的无症状者手术切除后,可定期随诊或复查。
彭燕王志华王晓秋刘虎
关键词: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形态
结节性增生与肝细胞肝癌磁共振平扫及强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癌(Ca)和肝结节性增生(FNH)的MRI平扫及强化特征。方法选取30例肝Ca患者及30例FNH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肝Ca与FNH大小及在肝内的分布情况,分析和比较两者影像学特征,包括T1WI、T2WI信号特征,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信号变化,中心瘢痕、供血动脉、假包膜、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背景情况等。结果 1FNH位于肝包膜下的比例为40.0%,显著高于肝Ca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NH与肝Ca的T1WI均以低信号为主,比例分别为83.3%和86.7%;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比例均为86.7%。动脉期均表现为高信号(100.0%);门脉期肝Ca以低信号为主(93.3%),FNH以高信号为主(100.0%);延迟期肝Ca以低信号为主(90.0%),FNH以等信号为主(90.0%)。3FNH存在中心瘢痕和显示供血动脉的比例分别为83.3%和43.3%,均显著高于肝Ca;肝Ca存在假包膜、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背景的比例分别为45.7%、30.0%和56.7%,显著高于FN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可以显示肝Ca和FNH的特征,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宗斌梁社富李佳
关键词: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细胞肝癌磁共振
外科治疗肝脏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脏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诊断和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性增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52.94%和3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3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例。结论手术外科治疗肝脏结节性增生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赵伟华
关键词:肝脏结节性增生手术

相关作者

叶慧义
作品数:221被引量:1,51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扩散加权成像 肝肿瘤 肾肿瘤
徐夏荫
作品数:15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肺气肿 HRCT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于国
作品数:186被引量:78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学 免疫组化 肝肿瘤 恶性间皮瘤 间皮瘤
郭琪
作品数:13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X线研究 磁共振成像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局灶结节性增生
刘杨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研究主题:并发 MODS 肝内占位 心肺复苏后 局灶结节性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