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81篇“ 局部注射“的相关文章
- 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传染病检测;使用胶体金方法和酶联法进行4项传染病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培养;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脐带间...
- 杨思卫郭康合范涵王殿鑫陈娜马金炜
- 强脉冲光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为治疗瘢痕疙瘩提供多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3年8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瘢痕疙瘩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瘢痕情况VSS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疼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术中记录患者治疗次数和得宝松用量,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S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SS评分、VAS评分、治疗次数、得宝松用量、不良反应、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 刘彩霞陈文琦陈奕鹤万昊悦张晓荣
- 关键词:强脉冲光得宝松局部注射瘢痕疙瘩并发症
- 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外阴营养不良及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
- 2025年
- 观察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外阴营养不良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并采取随机分配分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及复发率以及生活状态。结果 经对比,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的发生率为65.45%,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差异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差异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NA过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外阴营养不良及癌前病变的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显著,不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状态。
- 邓雪
- 关键词:氟尿嘧啶癌前病变
- 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腰背痛的预防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后腰背痛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施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D组和C组,每组80例。D组在硬膜外穿刺点周围注射地塞米松复合利多卡因,C组在硬膜外穿刺点周围注射1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复合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产后48、72 h腰背痛发生率及产后24 h疼痛程度、不同硬膜外穿刺次数腰背痛发生率。结果产后48h,D组有15例(18.75%)发生腰背痛,C组有31例(38.75%)发生腰背痛。产后72 h,D组与C组腰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8.75%(7/80)、23.75%(19/80)。D组产后48、72 h腰背痛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D组产后24h腰背痛的疼痛程度优于C组(P<0.05)。硬膜外穿刺次数为1次时,D组腰背痛发生率19.12%低于C组的37.14%(P<0.05);硬膜外穿刺次数>1次时,D组腰背痛发生率25.00%略低于C组的50.00%,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穿刺点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降低分娩镇痛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谢谦谦帅斐
- 关键词:地塞米松硬膜外分娩镇痛腰背痛局部注射
-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部臭汗症(腋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探讨在腋部臭汗症(腋臭)治疗上选择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疗效。方法 共计抽选76例腋部臭汗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是2023年6月-2024年10月期间入院,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对照组(38例)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则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整体疗效更优(P<0.05)。结论 在临床腋臭治疗上选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疗法,凸显其无创、疗效优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单次治疗有很高复发率,可经过多次注射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凸显其应用优势,可提倡。
- 黎荣珍
- 关键词: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
- 常规治疗与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颈肩腰腿疼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分析肩颈腰腿疼采用常规治疗和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无锡市江阴徐霞客医院在2024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接诊的60例肩颈腰腿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参比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检查两组肩颈腰腿疼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情况、症状评分、炎症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比组(73.33%),(X2=6.4052,P=0.0113)。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PPI评分低于参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包含:疼痛评分、肿胀评分、麻木评分、功能受限评分)低于参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肩颈腰腿疼采用局部注射类固醇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降低疼痛,改善症状,值得借鉴。
- 戚文娟
- 关键词:颈肩腰腿疼疼痛情况
- 局部注射声学响应支架用于增强超声组织毁损术的药物新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局部注射声学响应支架用于增强超声组织毁损术的药物新用途。所述声学响应支架(Acoustically‑responsive scaffolds,ARS)包括支架材料、氟碳气体或具有液汽相变能力的液体氟碳微粒,该...
- 李辉董小小孙立涛贺鹏李泞珊曹敬
-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对其疗效的影响
- 2025年
- 评估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对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在本研究中,共纳入9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给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分析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有效度,不同干预时段炎症因子水平和治疗安全性来评价疗效。结果 分析组治疗有效度为97.7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06)。分析组干预后炎症因子水平的下降更为明显,其中肿瘤坏死因子-a、血清转化生长因子和白介素-2的水平干预后均低于参照组(P=0.006)。安全性方面,分析组总发生率较参照组降低了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安全有效,其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及治疗安全性均优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春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康复新液炎症因子
- 一种在组织细胞移植抗排异反应中局部注射的趋化因子CCL28免疫调节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组织细胞移植抗排异反应中局部注射的趋化因子CCL28免疫调节剂及其应用,所述趋化因子CCL28免疫调节剂包括趋化因子CCL28及趋化因子CCL28的辅料和/或载体。所述辅料和/或载体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包...
- 王维李娅楠马小倩曹璐
- PRP局部注射联合血小板凝胶对骨科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及术后创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局部注射联合血小板凝胶治疗骨科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分析术后创面感染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术后创面感染的预测模型,以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均应用PRP局部注射联合血小板凝胶覆盖创面治疗;对照组术后用PRP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依据术后创面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12例)与未感染组(4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科术后创面感染风险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骨科术后创面感染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创面感染12例,感染发生率为2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创伤类型、手术时间≥2 h、切口类型Ⅱ~Ⅲ类、抗菌药物联合且使用时间≥7 d、住院时间≥2周、合并糖尿病均是骨科术后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OR=5.223、3.655、3.114、3.564、3.469、3.554、3.206,95%CI=1.312~9.144、1.225~6.084、1.354~4.875、1.301~5.828、1.245~5.638、1.245~5.882、1.354~5.058,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826~0.963),特异度为85.78%,灵敏度为82.3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2,P=0.128);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较好,校准度较高。结论 PRP局部注射联合血小板凝胶治疗骨科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确切,创伤类型、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抗菌药物联合且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合并糖尿病均是骨科术后患者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术后创面感染发生风险,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许露萍芮勇宇胡超燕谢佩仪刘丹丹赵可伟郭诗琪
- 关键词:局部注射血小板凝胶创面愈合
相关作者
- 金绍岐

- 作品数:57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注射 解剖学基础 神经痛 诊治 病因
- 许凤琴

- 作品数:64被引量:268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注射 神经痛 解剖学基础 诊治 糖皮质激素
- 樊永卫

- 作品数:23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注射 神经痛 诊治 解剖学基础 皮神经
- 苑继承

- 作品数:56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局部注射 神经痛 解剖学基础 诊治 糖皮质激素
- 吕发勤

- 作品数:303被引量:92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超声 造影剂 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