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4篇“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的相关文章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对治疗乙肝的临床意义
- 2018年
- 目的总分析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对治疗乙肝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HBV(乙型肝炎病毒)患者,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对HBVM进行检测,同时采用nPCR(套式聚合酶链反应)以及FQ-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所有HBV患者HBV-DNA,分析HBV的复制、活动,同时选定50例本院体检中心的50例体检者。结果 nPCR检测HBV-DNA的阳性率相对较ELISA、FQ-PCR检测高(P<0.05)。结论 V病毒采用nPCR检测法进行检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向芳菲
- 关键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HBV-DNA乙肝
- 乙型肝炎病毒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法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 PCR)分型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在第一轮扩增基础上,第二轮分为2步扩增:第一步用Mix A扩增,检测B、D基因型和C1、C2亚型;第二步用Mix B扩增,检测B1和B2亚型。应用该法检测乙肝血清学调查中筛查出的11份HBs Ag阳性血清标本,并将样本的PCR产物直接测序,以验证其准确性。结果应用该方法检测的11份血清标本,3份B2基因型、8份C2基因型,并与基因序列验证,其测序结果与n PCR分型法一致。结论 n PCR分型法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检测出黑龙江省流行的B、C基因型和B1、B2、C1、C2亚型。
- 薄芳马玉杰黄鹤高士锐彦子博所佳宁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型
- 单管双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A,B亚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亚型的鉴别方法,以供临床科研应用。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筛选出2015~2017年50例住院儿童咽拭子RSV阳性标本;根据RSV的G蛋白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单管双重巢式PCR引物进行基因分型;其A,B亚型产物经测序与GeneBank库中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咽拭子RSV阳性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A,B亚型及混合感染率分别为82.00%,14.0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81.06,P<0.01);RSV分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完全符合。结论深圳东部地区以A亚型流行为主,混合感染并存;单管双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技术适用于RSV的A,B亚型鉴别,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和准确率高的特点。
- 吴意金娴樊春卉陆学东赵毅
- 关键词:巢式PCR基因测序呼吸道合胞病毒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对乙肝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对治疗乙肝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46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先采用ELISA检测HBVM作为参照,再分别采用FQ-PCR和nPCR检测参与研究的HBV病人HBV-DNA,并判断HBV的复制和活动情况。另外选择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PCR模板1和PCR模板4中的HBV-DNA阳性率都很高,PCR模板1中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与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PCR模板2中ELISA检测阳性率与n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nPCR法和FQ-PCR法的结果对比可见,n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Q-PCR,具有明显差异(P<0.05)。nPCR的阳性率要比ELISA的阳性率高很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ELISA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很多,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nPCR检测技术诊断HBV疾病的检出率高、特异性强,对HBV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红建封伟张健刘殿武
- 关键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HBV-DNAELISA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用于检测百日咳鲍特菌方法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百日咳鲍特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以百日咳鲍特菌插入序列IS481为目的基因,通过Primer5.0软件设计巢式PCR(Nested PCR,nPCR)外引物,并优化扩增条件和程序,结合IS481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建立nPCR结合Real-time PCR(rPCR)检测百日咳鲍特菌的方法,应用于354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核酸检测和34份临床疑似百日咳病例标本核酸检测。结果该结合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225 copies/μL,能同时检测百日咳鲍特菌和霍氏鲍特菌,其他参考菌株均呈阴性,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进一步通过rPCR区分霍氏鲍特菌。采用该结合检测技术,354份流感样病例核酸标本中17份百日咳鲍特菌阳性,34份临床疑似百日咳病例核酸标本中12份百日咳鲍特菌阳性,而单独针对百日咳鲍特菌的rPCR方法分别仅检测出1份和6份阳性,rPCR检出的阳性标本,本方法均可检出。结论基于IS481基因的nPCR结合rPCR方法可用于百日咳鲍特菌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点。
- 聂丹文聂富高源朱兵清徐丽李月张秋莹邵祝军
- 关键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百日咳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中HBV-DNA对治疗乙肝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 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对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146名HBV感染者用ELISA检测HBVM作为参照,再分别用FQ-PCR和n PCR检测参与研究的所有HBV患者HBV-DNA,并判断HBV的复制和活动情况。对照组另外选择4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模式1和模式4中的HBV基因的阳性率都很高,模式1的阳性率与n 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差距显著(P<0.05)。模式2阳性率与n PCR和FQ-PCR检测HBV基因的阳性率差距不显著(P>0.05)。n PCR法和FQ-PCR法的结果对比可见,n 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Q-PCR(P<0.05)。n PCR的阳性率要比ELISA的阳性率高很多(P<0.05)。ELISA阳性率比对照组高很多(P<0.05)。结论:采用n PCR检测技术诊断HBV疾病的检出率高、特异性强,对HBV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姚伟容
- 关键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HBV-DNAELISA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输入性卵形疟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在输入性卵形疟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回顾性检测湖北省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网报疟疾病例,比较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apid diagnostic tests,RDTs)、显微镜镜检和巢式PCR这三种方法对输入性疟疾的检测效果。结果巢式PCR共检出卵形疟24例,其中经典亚种10例,变异亚种14例;RDTs阳性13例,阴性11例;显微镜检15例诊断为卵形疟,8例为间日疟,1例为三日疟。卵形疟两亚种在RDTs诊断阳性率和镜检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巢式PCR在输入性卵形疟的诊断和分型上较RDTs和镜检法有显著优势。
- 孙凌聪张华勋吴冬妮裴速建曹慕民夏菁董小蓉
- 关键词:显微镜镜检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疱疹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调查人群中人疱疹病毒(HHV),包括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HHV-6和HHV-7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55例南京市无偿献血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全血DNA,巢氏PCR扩增HCMV、EBV、HHV-6和HHV-7特异性序列,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 55例献血者中EBV、HCMV、HHV-6和HHV-7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50.9%、5.5%、49.1%和21.8%,并且存在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HHV筛查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 李明月沈曦月周帅罗笛巢嘉婧冯纯姚堃冯东举周锋李凌云
-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桉树焦枯病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桉树焦枯病是威胁桉树生长的首要病害,建立准确、有效的桉树焦枯病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检测技术是桉树焦枯病前期诊断的必要手段。本研究针对柱枝双孢霉(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菌株的β-微管蛋白(beta-tubulin)基因上保守序列极强的靶基因区域序列进行特异性引物BT-S-1/BTA-1的设计和通用引物BT-T1-S/BT-CYLTUBIR-A的合成,分别利用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对引物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检测和比较,同时本研究也对所建立的巢式PCR用于桉树焦枯病原菌快速检测的田间时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beta-tubulin基因序列通用引物BT-T1-S/BT-CYLTUBIR-A对全部供试菌株进行扩增,所有参试菌株均可扩增出1条约500bp的条带;而单独使用特异性引物BT-S-1/BT-A-1进行常规PCR扩增时仅病原菌能够扩增出1条148bp的明亮条带;当利用通用引物作为第1轮引物,以稀释10倍后的第1轮PCR产物作为第2轮PCR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时,也可扩增出上述148bp大小的明亮条带,且巢式PCR的扩增效果较常规PCR具有明显的视觉优越性;灵敏度检测试验表明,巢式PCR的灵敏度可检测到5fg/μL,较常规PCR可以扩增出的极限(DNA质量浓度为5pg/μL)至少提高了103倍;田间时效检测试验也说明巢式PCR较常规PCR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灵敏性,可达到田间检测的要求。本研究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技术可有效应用于桉树焦枯病的早期诊断。
- 谯天敏张静麻文建朱天辉郑磊
- 关键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桉树焦枯病
-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疟疾混合感染检测与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应用能够同时检测恶性疟(P.falciparum)、间日疟(P.vivax)、卵形疟(P.ovale)、三日疟(P.malarie)及其混合感染的多重巢式PCR方法,对疑似疟疾混合感染样本进行检测,评价其在疟原虫混合感染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疟疾混合感染的确诊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传统的镜检法提供有效的补充。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的18SSU rRNA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1对通用引物、4对特异性引物),以等比例混合的4种疟原虫核酸为模板,建立疟疾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法对28份疑似疟疾混合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及测序验证,将其结果与镜检法比较。结果:28份疑似混合感染样本中混合感染样品数为6例,其中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样品5例,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样品1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用于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及其混合感染样本的检测,在疟疾混合感染的确诊与分型上较镜检法有明显的优势和更高的应用价值。
- 张勤侯瑞生薛云红徐超苗丽李丽王晓梦
- 关键词:疟原虫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相关作者
- 郑岩

-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微小病毒B19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 庄辉

- 作品数:740被引量:12,368H指数:5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戊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 杨朝国

- 作品数:79被引量:224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教学改革 结核分枝杆菌
- 穆士杰

- 作品数:302被引量:1,013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输血 Γ射线 不规则抗体 Γ射线辐照 红细胞
- 张献清

- 作品数:281被引量:77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输血 Γ射线 Γ射线辐照 红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