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63篇“ 工程科技人才“的相关文章
- 融合校友资源的交通类高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随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入,传统的复合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开展新的有效探索与实践。本文基于校友资源的育人属性,从校友参与交通类高校协同育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融合校友资源的交通类高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四大路径,并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开展育人效果实践分析。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进一步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结果可为实现交通类高校培养具有科学创新与技术应用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供人才支撑。
- 劳万珍吴磊
- 关键词:校友资源工程科技人才
-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美国凯特林大学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智力资源。以培养成功的领导人、企业家、创新者、工程师和科学家而闻名的凯特林大学,被誉为工业界的“西点军校”“美国最好的工程学校之一”,始终奉行学以致用、学以创新的核心价值,以塑造“下一代的工程师、科学家和行业领袖”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通过合作教育和跨学科培养以及开放互动的育人生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凯特林大学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培养理念与育人路径,特色鲜明,享有盛誉,可为我国探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
- 王爱文
- 关键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探索被引量:15
- 2024年
- 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关键变量。西安交通大学在厘清我国工程教育困境基础上,积极创新产教融合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通过优化教育载体、搭建培育平台、完善培养模式、提升培养内涵和畅通输出路径等产教融合举措,推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模壮大、模式创新、平台夯实、师生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渐浓,提出“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一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 洪军王小华王秋旺陈立斌
- 关键词:工程教育
- 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潘云鹤院士访谈录
- 2024年
- 潘云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原校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理事长。潘云鹤院士是中国智能CAD、新一代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CAD和工业设计的研究,在计算机美术、智能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虚拟现实和数字文物保护、数字图书馆、智能城市和知识中心等领域,承担过多个重要科研课题,创新性地提出跨媒体智能、数据海、智能图书馆、人工智能2.0、视觉知识、多重知识表达等概念,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潘云鹤院士始终心系工程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在推动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和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在本次访谈中,潘院士分享了他在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及战略构想,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以及教育委员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 潘云鹤
-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智能CAD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
- 人工智能趋势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探究
-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工业制造正经历着转型升级、迭代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时期。基于“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需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亟需一大批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以支撑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在人工智能...
- 李耀平
-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教育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 2024年
- 作为将课堂中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场所的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策略,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动力机制是合作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推进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我国遭遇多方角色冲突,动力机制缺乏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进行了问卷研究设计,研究利益、资源、关系、制度四要素之间的重要程度、相互作用、互动关系以及这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维度与合作教育的相关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合作教育的动力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尊重校企多样化角色、关注校企主体不同需求、适时调配各类资源、创新规则和制度体系等构建合作教育动力机制的对策建议。
- 许露
- 关键词:合作教育动力机制
- 高等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研究
- 王常武
- 工程科技人才布局与产业科技人才需求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工程科技人才布局优化成为当前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高技术产业为例,系统分析2009-2017年工科专业布局变革与产业科技人才需求间的关联性,从工程科技人才专业配适角度分析工程科技人才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间关联性差异水平。结果发现,不同领域工程科技人才专业适配与产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失配现象明显,同时对跨学科、多学科融合人才的需求紧密性最高,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工程类专业学科背景的工程科技人才成为未来诸多产业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的重要力量。系统了解不同专业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布局与产业发展需求间关联性差异,可为开展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业布局调整、深化产教融合提供经验证据。
- 常晓涵何海燕孙磊华李浩然
-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关联性分析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 众所周知,智能科学与技术乃是现代社会科技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于推动科技发展培养、智能科技领域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构...
- 吴丽英赵翊凡吴楠王凤伟张振莲
-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工程科技人才
- 基于产教融合与工程教育认证协同驱动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探讨被引量:3
- 2022年
- 在产教融合和工程教育认证的双重背景下,有效开展工程类专业建设,培养适合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是当今地方本科高校的使命。文章厘清了相关概念,分析产教融合与工程教育认证之间协同驱动下对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意义,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业发展为培养目标的高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应对策略。
- 汤苗苗郝思鹏
-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工程科技人才
相关作者
- 潘云鹤

- 作品数:606被引量:6,683H指数:4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产品设计
- 艾红

- 作品数:44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 研究主题:ARM 套接字 LINUX 工程科技人才 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
- 邹晓东

- 作品数:109被引量:1,729H指数:2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工程教育 跨学科 跨学科研究 协同创新 高校
- 吴大亲

- 作品数:11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工商学院
- 研究主题:CDIO 工程科技人才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层次分析法
- 张炜

- 作品数:113被引量:1,297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跨学科 工程教育 实证研究 绩效关系 跨学科学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