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0篇“ 师德评价“的相关文章
- 新时代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的路径研究
- 2024年
-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的师德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内涵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师德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遵循的评价原则,并从完善评价标准、强化考评机制、构建监督和反馈机制等方面优化高校师德评价机制,对高校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 朱小宇谢华
-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德评价
-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新时代高校师德评价研究
- 2024年
- 高校师德评价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师德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新时代对高校师德师风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改进空间。基于我国首批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86份师德建设政策文本的质性研究,本文建立了我国高校师德评价管理与经典评价理论“行为评价—压力认知评价—第四代评价”的二维分析框架。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师德评价探索实践与经典评价理论在评价思想和内在要求方面相一致,实现了由行为评价到多元多主体共建的管理目标。同时在压力认知理论视角下,主要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仍存在行为反馈的不确定性,有待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 张丽丽章政
- 关键词:师德评价政策文本分析
- 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
- 2024年
- 师德评价是联结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和教师师德操守行为的重要纽带和方向标,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师德评价体系建设形成了三种鲜明的趋势性发展特征:推进师德评价的制度化建设愈益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分类考核的格局基本形成;用负面清单为师德评价构筑了明确清晰的底线标准。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道德、纪律和法律问题的边界仍然模糊;现有的师德评价体系存在碎片化特征;师德自律在师德评价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缺少应有的地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积极推进师德评价体系理论重构与实践路径的时代转向。在理论上,应进一步明确道德、纪律和法律问题的边界,合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价值;要走出“二维”评价体系的误区,构建完整的“三维”师德评价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完成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模糊到精准,从以评定罚到自评自改,从专注管理到提供友善支持的时代转向。
- 傅维利刘磊
-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师德师风建设
- 新时代高校师德评价的现实困囿与改进策略被引量:1
- 2024年
- 师德评价是高校教师培养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当前,高校师德评价实践中存在评价主体异化、评价内容泛化、评价标准僵化、评价结果运用弱化等问题。改进师德评价,要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为提高高校师德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应明确评价主体权力配置,厘清评价客体情境边界,完善评价标准内容,畅通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努力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马光史万兵
-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师德教师评价
- 走出师德评价困境: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 2024年
- 当前高校师德师风评价的主要困境在于评价指标缺乏整体性、过程简单化和人文性不足。其原因包括对师德师风内涵的研究不够充分、对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有待提高等。基于一系列有关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文件,确定高校师德师风综合评价指标。该综合评价指标提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的“要素”性指标,即包括“结构性要素”“能动性要素”“连接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弥补以往高校师德评价指标借用政策性文件内容未能起到价值引领和科学评价的不足。
- 阚维施克灿杜瑞军
- 关键词:师德师风
- 师德关键行为描述:中小学师德评价内容建设的创新实践
- 2024年
- 基于师德关键行为描述,对师德关键行为以及支配关键行为的师德观念、品质进行观测、评析与判定,让师德评价指标具体化、行为化和可测量、可观察,是解决师德评价内容笼统抽象等突出问题的可行之路。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为基本依据,着眼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采取“扩展解释内容+关键行为描述举例”的方法,先对十项准则的原则规定进行扩展解释形成评价内容,然后对评价内容进行关键行为描述形成评价案例,为师德定性评价提供基本依据。
- 黄佑生
- 关键词:师德评价
- 新课程背景下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师德建设策略——以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为例
- 2024年
- 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师德建设,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全民素质提高的保证。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的日常管理,确保教师自我约束力的形成和完善,既能促进对教师自身价值观的提升,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是素质教育的基石。对师德建设应开展多形式多方位的特色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归属感,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从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初步形成学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使师德建设最终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才秀云
- 关键词:师德建设
- 人工智能赋能师德评价:从现实困境到创新实践
- 2024年
- 传统师德评价受限于技术和观念的桎梏,存在着主观性强、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人工智能使全面化、多元化、高效化的师德评价成为可能;通过对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实现了师德评价由基础道德标准转向高阶评价,由单一教学能力转向包含情感力在内的综合评价,由外部监督转向内外兼具的监督,促进了教师师德的内在发展,为教师的持续自我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打造一支既符合职业道德要求又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
- 郭思左璜
- 关键词:人工智能师德评价
- 我国师德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师德评价是提升师德素养、加快我国师德师风建设进程的关键途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1998年—2023年559篇“师德评价”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优化师德外部治理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结果发现:研究发文量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发文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还不够紧密,师德评价的研究热点有“评价原则”“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对象”等内容,未来研究趋势为研究内容由“体系构建”走向“困境突破”、研究对象由“在职教师”扩展至“师范生”、研究方法由“量化主导”转向“混合式研究”。
- 侯阿冰张雨萌
- 关键词:师德评价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研究综述
- 2024年
- 教师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教师成长的重要内容。为解决我国中小学师德评价存在高标评价标准与低标评价标准的撕裂、评价范围越界、评价指标不完善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取向、标准、主体、方法、国内外师德评价比较研究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进而总结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正在向人本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方向发展,对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龚良运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
相关作者
- 糜海波

- 作品数:156被引量:3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伦理 师德评价 马克思主义 教育 师德
- 周治华

- 作品数:44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师德建设 教育伦理 教育伦理学 立德树人 教师发展
- 蔡辰梅

- 作品数:117被引量:37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 教育 自我认同 德育 专业伦理
- 吴佳

- 作品数:2被引量:6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师德评价 师德 高校师德 高校 评价指标
- 童夏雨

- 作品数:16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高校教师 招聘 绩效评价 师德评价 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