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9篇“ 师生交往“的相关文章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生交往关系的困境及重构
2024年
高职院校师生交往关系是高职校园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当前,高职院校师生交往关系中存在着明显的失调现象,具体表现为交往时空不足、交往精神式微、交往结构失衡等。其主要原因有追逐实用化倾向、权威文化的影响、信息技术使用不当及接受训练的异化等。新时代高职院校师生重构交往关系,需要延展与开拓物理空间,塑造与涵厚精神空间,提升与优化网络空间。
张媛
关键词:交往关系
师生交往:教育过程评价的关键点
2024年
教育过程是教育价值生成的过程。教育价值的“生成性”决定了教育过程评价不是对教育过程的要素、环节作静态的“价值事实”判断,而是要揭示“当下”的教育过程之于学生“未来”的意义。教育过程评价是在对教育过程的存在性和确定性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生成的把握。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现实感性的存在,是教育过程确定性的重要保障和教育价值生成的关键力量,将师生交往作为教育过程评价的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
全思懋
关键词:师生交往教育过程教育价值
浅析如何建构师生交往的初中历史课堂
2024年
师生交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借助提问、讨论等语言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促进自身多元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课堂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练习环节和总结环节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策略建构师生交往的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刘炎坤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交往教学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的师生交往:挑战与应对被引量:1
2024年
人工智能时代交往方式的变革和教育生态的智能化,引发师生交往的一系列挑战。交往目的上,智能技术强大的工具性,容易使师生陷入对功利化目的的盲目追求中,消解师生交往的生命价值;交往主体上,数字化身生成性、跨时空、不朽性等特征,可能诱发师生沉溺于虚拟交往中,遮蔽师生交往的育人属性,削弱师生之间的伦理关怀;交往手段上,基于数字化社交媒介进行的师生互动,可能导致师生交往逐渐被数字媒介所固化和引导,不利于公共价值与公共德行的内化;交往时空上,基于虚拟时空进行的师生交往,真实身体的整全知觉被数智化客体的分离知觉所替代,可能导致师生交往认知体验的异化。师生交往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在交往过程中以正义的方式对具备正义性的人的本质的不断实现,让置身其中的个体能够绽放出生命的质感。因此,智能时代的师生交往应注重交往目的的整全性,将师生交往置于生命发展的价值指引下;发挥交往中人的主体性,重建师生交往的伦理关怀;充分开发多元交往手段,加强对数字媒介交往的公共性治理;建立正确的时空观,注重虚实交往中认知体验的具身性,以此破解智能技术引发的师生交往困境。
张家军黄儒军
关键词:人工智能师生交往
生活世界中的师生交往与师德同构
2024年
师德建设是培育新时代合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之举。传统视角的师德建设主要针对教师层面,忽略了学生层面对师德建构的重要意义。文章借鉴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探寻师生交往行为对师德的共同建构机理,以一种师生共同体思想和视角促进师德动态生成。哈贝马斯把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关系,师生亦在生活世界中产生交互和发生交往。师德并非一成不变的形态,关涉教师和学生,并在师生交往中受生活世界的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和个体社会化三大功能影响而处在一种动态生成状态。由此,师生交往中共同建构可以凸显师德文化层面的客观性,社会层面的正确性以及在个性层面的真诚性。
佘清
关键词:师生交往师德同构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新思考
2024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大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兴趣,这样才能持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师生互动是不断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高频率互动的重要手段,进而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为数学课程的有效学习打下基础。本文将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师生交往互动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熊丽萍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师生交往互动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师生交往分析
2024年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师生交往存在沟通和距离问题,包括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工作压力。解决策略包括提高辅导员的沟通技巧,建立互信关系,拉近师生距离,提供个性化支持和资源。沟通技巧包括积极倾听和使用清晰有效的言语。互信关系基于尊重和宽容,鼓励积极参与和知识传递。在线和线下方法都用于减小师生距离,满足不同学习需求。个性化支持和资源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以促进学业和个人成长。
黄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交往
晚清书院教育中的师生交往——以谢章铤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师生之情是乐教爱生的根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体现于教学活动,还体现在师生交往。谢章铤任教区域广泛,其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在晚清书院教育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谢章铤集》的考察可以发现,谢章铤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主要包括教学问答、学术交流、日常交往等方面。谢章铤的师生交往活动呈现出长久性、平等性、生活性等主要特征,师生在彼此相继离开书院之后仍然保持着联系,既有学术交流也有人情往来。这启发我们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师生情感的单纯诚挚以及师生共同体的形成发展。
戴红宇徐桂兰
关键词:师生交往谢章铤书院教育
“大先生”如何育栋梁材——以湖南一师早期的师生交往为考察中心
2024年
教育,乃国家之本,强国之基。百年前的湖南一师群星璀璨,英才辈出,这与当时汇聚了一大批“大先生”密切相关。他们秉承教育救国的理想信念,坚守育人初心,通过启智式交往、朋友式交往、典范式交往、同志式交往等方式,为国施教、启智润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培育了一大批胸怀“国之大者”“至诚报国”的国家栋梁之才。这些“大先生”的育人智慧、躬耕态度、行为示范等对新时代“大先生”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如何铸魂育人、如何培育中国式现代化栋梁之材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刘丽群刘昕彭缘芳
关键词:湖南一师师生交往先知先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师生交往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课堂中师生保持良性交往,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入新时...
吴婵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往

相关作者

余清臣
作品数:117被引量:850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教育 论教育 师生交往
姚本先
作品数:588被引量:3,542H指数:28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问卷编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张俭民
作品数:31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 交往关系 互动 师生
崔益林
作品数:287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安县紫石中学
研究主题:考场作文 中考 作文 语文 满分
陈华忠
作品数:447被引量:195H指数:5
供职机构: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研究主题:教师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