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篇“ 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相关文章
- 帕金森病异动症2例临床观察
- 2024年
- 帕金森病(PD)是临床上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主要表现有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疾病晚期的姿势步态异常。针对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左旋多巴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最主要的药物,但是在长期、大剂量使用左旋多巴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异动症,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剂峰异动症、双相异动症、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累及头面部、四肢、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或肌张力障碍样的动作,患者常有静坐障碍,其中以剂峰异动症最为常见,异动症的出现,明显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对生活质量会产生负面影响,与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波动相关,并带来残疾、平衡问题和跌倒的风险增加,也增加了看护者的负担。
- 杨坤军洪婷婷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左旋多巴
-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左旋多巴(LD)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但长期使用该药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等刻板重复的不自主运动,即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LID的出现可不同程度加重PD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LI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LID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因此LID是PD治疗的一个难关。近年来中医药对LID也展开了一定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故中医药治疗LID是一个切入点。本文参阅了近年来相关国内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预防、中医药治疗三个方面对PD相关LID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周恬恬李春燕张婧高晗李文涛
- 关键词:异动症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
-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医案1则
- 2024年
- 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1],但有研究发现左旋多巴与异动症的关系密切[2]。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左旋多巴药物治疗后出现的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主要表现为舞蹈样运动,头、颈、躯干、肢体均可受累,有肌张力障碍症状,甚至伴有疼痛。本病属中医颤证范畴,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特点,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针灸、中药等中医治疗在该病方面的临床疗效较显著。现整理马睿杰教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医案1则,介绍如下。
- 余涵梁梦雅郑梦怡何克林马睿杰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电针麦味地黄汤医案
- 不同剂量美多芭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多芭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112例帕金森病异动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金刚烷胺+美多芭(初始剂量125 mg/次,3次/d)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美多芭剂量增加至250 mg/次,3次/d治疗,研究组则将美多芭剂量增加至375 mg/次,3次/d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神经递质指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评价量表(MoCA、MMSE)评分]、生活质量[帕金森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5-HT、DA、NE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MoCA、MMSE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PDQ-39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50 mg/次美多芭相比,375 mg/次美多芭联合金刚烷胺对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疗效更高,可改善神经递质,促进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提升,安全可靠。
- 陈亮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美多芭金刚烷胺
- 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 2023年
- 异动症,即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是一类常见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晚期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和预后较差的特点。中医药在治疗LID方面表现出了独特优势。此文从中医药角度入手,通过总结近年来各学者的学术观点与临床经验,发现肝肾阴虚为LID发病的根本病机,而虚、痰、瘀、毒均是发生LID的病理基础。根据最新专家共识,此文将LID主要证型分为肝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痰瘀动风证和阳虚动风证,并系统地回顾归纳了近年来中医治疗LID的临床研究。
- 邹丽萍李丹梅张同同魏宇晴陆艳
- 关键词:异动症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帕金森病
- 一种帕金森病异动症诊断性抗体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帕金森病异动症诊断性抗体试剂盒,涉及试剂容器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上端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的上端口设置盖板;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试管架,所述试管架包括上下叠放的横架和纵架,所述横架包括若干相互并列设置的横...
- 吴瑞周雪娇郑永素
- 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23年
- 现代医学多认为帕金森病异动症(LID)主要与左旋多巴药物代谢、间歇多巴胺刺激、脑解剖组织黑质纹状体以及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中的多种改变有关;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性别、遗传变异等;临床以调整左旋多巴服药次数、剂量或增加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常见。中医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病位在筋脉,风、痰、瘀、毒互结壅滞,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治疗应以补虚、息风、活血、化痰为主,另外针灸及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LID症状、减轻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参考文献37篇。
- 李嘉惠胡玉英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补虚息风左旋多巴
- 庄礼兴“治异三针”穴组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经验被引量:1
- 2023年
- 介绍庄礼兴教授运用“治异三针”穴组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经验。庄教授认为帕金森病异动症基础病机是“阳虚风动”,针刺治疗以“温阳通督、调神止颤”为法,选择百会、素髎、定颤穴作为“止颤针”,配合靳三针中的“颤三针”“督三针”“挛三针”,构成“治异三针”穴组,随症加减,配合导气同精、小补小泻的特定针刺手法。
- 徐展琼许铛瀚李嘉玲段礼宁王南卜涂海涛庄礼兴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针刺名医经验
- 庄礼兴分型论治左旋多巴引发的帕金森病异动症经验被引量:1
- 2023年
- 总结庄礼兴教授分型论治左旋多巴引发的帕金森病异动症(LID)的临证经验。认为LID以筋脉失约或失养为根本病机,临证将剂峰LID辨为肝阳化风型、肝肾不足型,肝阳化风型治当平肝熄风、舒筋止颤,方以镇肝熄风汤加石决明、珍珠母加减,肝肾不足型治当补益肝肾、育阴熄风,以大补阴丸为主方加减;将关期LID辨为痰湿中阻型、气血两虚型,痰湿中阻型治当化痰除湿、濡养筋脉,予温胆汤或二陈汤加减,气血两虚型治当补益气血、濡养筋脉,可以补中益气汤或八珍汤或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将双相LID辨为少阳枢机不利型,治当和解少阳、调达枢机,予小柴胡汤加减。
- 许铛瀚李嘉玲段礼宁王南卜涂海涛徐展琼庄礼兴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左旋多巴名医经验
- 帕金森病异动症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 2022年
- 通过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恢复脑内多巴胺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金标准疗法。补充左旋多巴改善了PD运动症状,但长期用药对PD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LID)的影响仍然是一个争议很大且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对左旋多巴导致LID危险因素分析不尽相同,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该文将综述LI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从而在诊治过程中尽量避免并干预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和减少LID的发生。
- 董露露王璐璐陈景红王天俊
- 关键词:帕金森病异动症
相关作者
- 滕龙

- 作品数:46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异动症 复方地黄 帕金森病 异动症 模型大鼠
- 何建成

- 作品数:514被引量:2,47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中医药疗法 证候
- 洪芳

- 作品数:43被引量:21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异动症 复方地黄 异动症 帕金森病 模型大鼠
- 刘振国

- 作品数:478被引量:1,64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患者 左旋多巴 震颤性麻痹
- 张峪涵

-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异动症 帕金森病 异动症 基因多态性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