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71篇“ 干扰素治疗“的相关文章
干扰素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编
关键词:干扰素药物治疗
艾米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M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CHB)伴低病毒血症(LLV)患者的疗效、肝功能及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PBMC HBV)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HB伴LLV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TMF治疗,联合组给予TMF联合peg-IFN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肝脏硬度检测(LSM)]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DNA)、PBMC HBV RNA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67%vs.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3,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ALT、AST、LSM水平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9、7.718、10.145,P<0.05);HBsAg、HBeAg、PBMC HBV RNA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17、2.471、7.93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05)。结论TMF联合peg-IFNα-2b能更有效地提高CHB伴LLV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降低PBMC HBV RNA水平,有效抑制病情进展。
吴迎凤朱树华周洁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肝炎
炎琥宁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及α-干扰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炎琥宁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及α-干扰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前来上高县中医院儿科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悬混液及α-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额外给予炎琥宁辅助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7 d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及两组患儿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PR、WBC、PCT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例数略高于观察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悬混液及α-干扰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能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风险低。
朱敏付才华兰涛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Α-干扰素炎症因子
恩替卡韦单用及联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单用及联合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terferon,Peg-IFN)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疗效。方法该项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接受治疗的152例高病毒载量CHB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ETV组102例及Peg-IFN与ETV联合治疗组50例。主要结局指标为48周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 antigens,HBsAg)血清清除率。次要结局指标为48周HBsAg下降水平、HBV 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s,HBeAg)血清清除率、HBV-DNA阴转率及下降水平以及ALT下降水平。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Cochran's Q检验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LT、HBV-DNA和HBsAg水平在整个48周治疗期间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48周时,ETV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0.82±9.86)U/L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37.57±19.84)U/L(P=0.027);ETV组HBV-DNA和HBsAg水平分别为(1.22±1.17)lg IU/mL和(3.65±0.85)lg IU/mL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0.82±0.96)lg IU/mL和(2.62±1.45)lg IU/mL(P=0.034,P<0.001)。ETV组治疗48周时HBeAg和HBV-DNA清除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01),而HBsAg清除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联合治疗治疗48周时HBsAg、HBeAg和HBV-DNA清除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48周时,ETV组HBsAg和HBeAg血清清除率分别2.0%和13.7%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12.0%和38.0%(P=0.027,P=0.001);ETV组HBV-DNA清除率89.2%低于联合治疗组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9)。结论Peg-IFN联合ETV治疗方案可作为高病毒载量CHB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付吉伟徐清浪谢思陶学萍郭声史培祝文涛陶梦雨邬小萍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恩替卡韦高病毒载量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研究进展
2025年
肝细胞癌(HCC)仍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中国引起HCC的最常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尽管消除HBV仍然是一个挑战,但抗病毒治疗确实可诱导肝纤维化逆转并降低HCC的发生率。对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降低40%~60%。目前抗HBV药物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及核苷(酸)类药物(NAs)。即使进行积极的抗HBV治疗,HCC的风险仍然存在。现有的证据认为PEG-IFNα在降低HBV相关HCC方面优于NAs,文章围绕PEG-IFNα降低HBV相关HCC研究进展方面展开综述。
郑莹莹曾达武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聚乙二醇干扰素肝细胞癌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在我国尽管乙型肝炎疫苗早已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大大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生率,但抗病毒治疗仍是目前唯一减缓或预防疾病进展的方法,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来阻断HBV复制,在有限的疗程中实现更高的HBeAg阴转率、HBsAg清除率以及持续的治疗后效应。但因其价格贵,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多,且仅在三分之一患者中起效而使用受限。
唐瑶秦波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乙型肝炎病毒疗效
用于确定患者对I型干扰素治疗的响应性的方法以及I型干扰素治疗具有指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患者的用途
用于确定患者对包括I型干扰素的施用的疗法的响应性的方法,以便做出用I型干扰素治疗患者的决定,以及IFNAR2中的SNP rs9984273(C/T)作为用于确定患者对所述疗法的响应性的标记物的用途。
J·亚尔卡宁M·亚尔卡宁M·卡尔沃宁
易黄汤结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易黄汤结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效果,并分析HPV转阴率、Toll样受体(TLRs)/核因子(NF)-κB通路和下游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0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7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易黄汤加味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阴道微环境复常率;比较治疗前后的HR-HPV DNA载量、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症指标、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及TLRs/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R-HPV DNA载量、中医证候积分、CD_(8)^(+)、白细胞介(IL)-4、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LR2、TLR4、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宫颈灌洗液γ干扰素(IFN-γ)、IL-1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PV转阴率、阴道微环境复常率分别为57.94%、88.7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易黄汤结合rhIFNα-2b治疗可有效调节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阴道微环境,通过抑制TLRs/N F-κB通路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HPV转阴率,进而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康淑芳周越张霞付学美许娟
关键词:易黄汤重组人干扰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免疫水平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患者的特点探讨
2024年
目的分析临床治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特征,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的优势人群与方案。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24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使用Peg-IFN-α-2b和2020年9月至2024年1月山西省入组"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且经Peg-IFN-α-2b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CHB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和疗效指标, 统计基线, 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和96周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水平。以治疗48周HBsAg是否转阴分为转阴组和未转阴组, 比较两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根据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长分别将患者分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Peg-IFN-α-2b治疗与单用Peg-IFN-α-2b治疗组, 联合应用NAs<5年、5~<10年和≥10年组, 应用Peg-IFN-α-2b前NAs治疗时长<5年、5~<10年和≥10年组, 比较各组患者在各监测点达到临床治愈的比例。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188例患者年龄为(43.7±9.9)岁, 男126例(67.02%), 女62例(32.98%)。150例(79.79%)患者使用NAs序贯联合Peg-IFN-α-2b治疗, 38例(20.21%)患者单用Peg-IFN-α-2b治疗。188例患者基线HBsAg水平为51.99(3.26, 250.00) IU/m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169例(89.89%), 93例(49.47%)患者HBsAg<50 IU/mL, 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阴性162例(86.17%)。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和96周时, HBsAg新发转阴患者分别为47例(25.00%)、47例(25.00%)、41例(21.81%)、35例(18.61%)、14例(7.45%)和4例(2.13%);抗-HBs新发阳转患者分别为28例(14.89%)、33例(17.55%)、35例(18.62%)、24例(12.77%)、9例(4.79%)和4例(2.13%), 抗-HBs水平分别为0.63(0.20, 2.08) IU/mL、3.69(0.68, 19.00) IU/mL、8.47(1.43, 54.98) IU/mL、10.96(2.93, 63.42) IU/mL、15.55(1.10, 82.17) IU/mL和23.45(2.30, 129.50) IU/mL。治疗48周HBsAg转阴组和未转阴组分别为170例和18例, 2组在
刘小霞吉英萃张缭云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临床治愈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聂青和:慢性乙型肝炎长效干扰素治疗何时停药?
2024年
记者问:请您谈谈长效干扰素治疗能停药吗?聂青和教授: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不能自行停药,因为目前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HBV。但是干扰素治疗可以随时停药!如果追求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存在停药的时机问题。我们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望达到:1、抑制病毒复制,获得HBe Ag血清学转换;2、最大限度降乙肝病毒低HBs Ag;3、实现临床治愈,并产生表面抗体(HBs Ab);4、获得停止治疗后持久临床治愈,达到完全治愈;5、最大限度降低肝细胞癌(HCC)发生风险。慢性乙型肝炎达到完全治愈即清除HBV DNA(包括ccc DNA和整合HBV DNA)目前是难以实现的。而达到临床治愈,即有限疗程治疗后HBs Ag消失,伴或不伴血清学转换,HBeAg消失、血清中高敏HBV DNA检测不到,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减轻,可最大限度降低HCC发生风险,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慢性乙肝的治疗方向。
张美玲聂青和
关键词:长效干扰素血清学转换抗乙肝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表面抗体慢性乙型肝炎

相关作者

陈新月
作品数:335被引量:1,628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主题: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乙型 慢性丙型肝炎
陶其敏
作品数:194被引量:828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HCV RNA
柳雅立
作品数:130被引量:370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主题: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干扰素治疗 聚乙二醇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杜绍财
作品数:126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HCV 基因型 丙型肝炎
韩永年
作品数:27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扰素 干扰素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