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97 篇“ 干扰素诱导蛋白 “的相关文章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3联合降钙素 原对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 诱导 蛋白 3(IFIT3)联合血清降钙素 原(procalcitonin, PCT)对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82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8 d转归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4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FIT3及PCT含量。以入重症监护病房28 d预后情况为参照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FIT3和PCT对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IFIT3含量和PCT含量,分别为(25.68±8.12)分、21.00(13.00, 48.00) pg/ml及3.21(0.96, 5.78) ng/ml,均高于存活组[分别为(21.17±8.57)分,11.00(5.75, 22.75) pg/ml及0.41(0.15, 1.04)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3,P=0.018;Z=-2.920,P=0.003;Z=2.028,P=0.001)。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8 d预后情况为参考标准,IFIT3和PCT预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7(95%CI:0.572~0.803)、0.832(95%CI:0.741~0.922)。IFIT3最佳临界值为12.50 pg/ml时,预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77.5%和特异度为59.5%;血清PCT最佳临界值为1.44 ng/ml时,预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72.5%和特异度为83.3%;IFIT3联合PCT预测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AUC为0.850(95%CI:0.767~0.9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8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1%和75.6%。结论:IFIT3联合PCT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结核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魏云霞 王鑫 龙雪娟 邵丽娇 闫丽静 于娣 李宁关键词:干扰素诱导剂 重症监护病房 老年人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在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和疾病监测中的研究进展2024年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 10,IP-10)是Cys-X-Cys(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其受体为CXCR3。IP-10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趋化T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在内的CXCR3+细胞到炎症部位发挥抗炎或促炎作用。研究发现,IP-10与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疾病进程相关,在结核感染的诊断,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急性严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程的监测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笔者主要围绕IP-10在各类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诊断及病程监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宋瑞雪 姚明旭 潘丽萍关键词:干扰素诱导剂 趋化因子类 病原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水平对接受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持续病毒学反应的影响2024年 目的 探讨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IP-10)水平对接受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持续病毒学反应(SV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收治的60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 IFN)联合利巴韦林(RBV)(PR方案)组(n=20)和DAAs组(n=40),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探讨治疗期间CHC患者IP-10水平变化,分析IP-10水平对接受DAAs治疗CHC患者SVR的影响。结果 CHC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IP-10水平及肝IP-10 mRNA、肝IP-10蛋白 水平分别为[(70.8±4.7)U/L、(427.5±15.4)pg/mL、(2.0±0.4)、(2.7±0.5)],均高于对照组[(21.5±6.0)U/L、(135.1±33.5)pg/mL、1、1,P<0.05]。接受DAAs治疗期间,CHC患者的血清IP-10水平逐渐下降,且SVR患者的血清变化更为明显。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P-10水平低于450 pg/mL、治疗12周后下降程度大于30%是预测接受DAAs治疗CHC患者SVR的独立因素 (OR=5.333、5.485,P<0.05)。结论 IP-10能够干扰 病毒复制,接受DAAs治疗期间CHC患者血清IP-10水平动态下降可用来预测SVR。 陈小玉 贾桂 孟琴 杨春梅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NA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长期抗病毒治疗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0,IP-10)与HIV DNA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例行ART并随访5年的HIV感染者,收集其外周血标本,利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的IP-10,利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的HIV DNA,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年ART过程中,HIV感染者的IP-10及HIV DNA均明显降低,以第1年降低的为最明显。IP-10与HIV DNA呈正相关(r=0.252,P=0.026)。结论HIV感染者ART过程中IP-10与HIV DNA呈正相关。 李红艳 张坤 王丽 马萍 谷宏伟关键词:HIV感染者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与四肽重复1(IFIT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2024年 靶向炎症与肿瘤之间是一种新的抗肿瘤策略。研究表明,炎症反应的持续发生在癌症的引发、恶化、侵袭与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近些年抗炎症治疗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一定疗效。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1,IFIT1)被认为是一种炎症相关蛋白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IFIT1在肝癌、口腔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以及胰腺癌等癌症中高表达,且能够通过与IFI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质金属蛋白 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等肿瘤驱动基因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其在肿瘤中通过何种独特的机制促进肿瘤的恶性表型尚需深入研究。本文就IFIT1在肿瘤中的功能研究进展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陈雪 魏超君关键词:肿瘤 耐药性 γ-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 mRNA检测试验对不同年龄人群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γ-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interferon gamma-induced protein 10,IP-10) mRNA检测技术对不同年龄组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2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且完成IP-10 mRNA检测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590例。剔除诊断不明确200例,共1390例纳入分析。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确诊结核病组(475例)、临床诊断结核病组(518例)、非结核病组(397例)。按照年龄将入组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1062例和老年组(60~95岁)328例。在不同年龄组中,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IP-10 mRNA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中青年组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721/799,95%CI:87.9%~92.1%)和68.8%(170/247, 95%CI:62.6%~74.4%),老年组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159/181,95%CI:82.0%~92.0%)和54.7%(76/139,95%CI:46.0%~63.1%)。两个年龄组间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2,P=0.337),但中青年组IP-10 mRNA检测的特异度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4,P=0.006)。随年龄增长,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3,P=0.288),特异度随年龄增长明显降低(Z=-2.846,P=0.004)。结论:IP-10 mRNA检测对中青年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更有价值;考虑IP-10 mRNA检测的敏感度受年龄影响较小,可能有助于在老年人群中应用该技术进行结核感染的主动筛查。 宋瑞雪 董静 姚明旭 贾红彦 李自慧 孙琦 朱传智 杜博平 邢爱英 潘丽萍关键词:结核 干扰素类 干扰素诱导剂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6-干扰素 基因刺激因子通路在柯萨奇病毒A6型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024年 目的探索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6(IFI16)和干扰素 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V-A6感染HFMD患儿外周血标本55例,同时匹配收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0例作为对照。入组HMFD患儿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分为轻症、重症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IFI16、环化GMP-AMP合酶(cGAS)、STING、干扰素 调节因子3(IRF-3)和α干扰素 (IFN-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CV-A6 HFMD患儿IFI16和STING的表达均升高,而在重症CV-A6 HFMD患儿中则表达下降[15.92(13.34,19.13)ng/ml vs.13.66(11.91,14.83)ng/ml:Z=-2.200、P=0.028;1345.45(991.55,1843.63)pg/ml vs.1072.26(947.25,1180.97)pg/ml:Z=-2.000、P=0.046],仅STING在重症CV-A6型HFMD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72.26(947.25,1180.97)vs.1665.29(1341.62,1961.83):Z=-3.237、P=0.001];与对照组相比,IFN-α在轻症CV-A6 HFMD患儿表达降低[864.47(721.41,952.89)pg/ml vs.715.08(575.41,896.69)pg/ml,Z=-2.054、P=0.040];但cGAS、IRF3在对照组、轻症和重症HFMD患儿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FI16和STING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286、P=0.013)。临床特征方面,神经受累(病理反射阳性)患儿IFI16(Z=-3.307、P=0.001)和STING(Z=-2.702、P=0.007)水平均低于病理反射阴性患儿,有肢体抽动(Z=-2.489、P=0.013)、精神差(Z=2.542、P=0.011)和高血糖水平(Z=-2.828、P=0.005)患儿的IFI16水平也低于无以上特征的患儿,IFI16与血糖水平也具有负相关性(Sperman相关性分析:r=-0.427、P=0.001)。结论CV-A6感染可激活IFI16-STING通路。IFI16和STING的表达与CV-A6型HFMD的重症化相关联,其较高的表达水平可能是机体抵御重症化的保护因素 。 李亚萍 张萌 李博驹 刘晨瑞 苟国娥 李嘉昕 张玉凤 席淼 邓慧玲关键词:手足口病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PYHIN1和RTP4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机制研究 目的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IAV感染多种动物宿主,容易发生变异,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曾引起多次大流行,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防... 吕雪莹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6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2024年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6(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是人类PYHIN(pyrin and H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家族(也称干扰素 诱导 蛋白 P200家族)成员之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广泛存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不同生理及病理状态下,IFI16的含量及定位均会发生改变,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抗病毒、肿瘤、炎性疾病及其他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其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IFI16提供参考。 崔京 李逸雯 刘艳飞 刘玥关键词:细胞衰老 生物学机制 疾病 γ-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效能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γ-干扰素 诱导 蛋白 10(IP-10)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感染状态的诊断效能.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5篇文献,96项研究,共111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为IP-10用于鉴别结核感染和非结核感染的合并敏感度为0.82(95%CI:0.79~0.84),特异度为0.87(95%CI:0.84~0.90),阳性似然比为6.40(95%CI:5.20~8.00),阴性似然比为0.21(95%CI:0.18~0.24),诊断比数比为31(95%CI:23~420),受试者工作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5%CI:0.88~0.93).结论:IP-10有助于鉴别结核不同感染状态,但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史、症状等进行综合诊断. 高晨 谢祎关键词:活动性结核 META分析
相关作者
吴强 作品数:375 被引量:1,009 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扰素诱导蛋白 卡维地洛 心肌梗死 大鼠心肌 心肌细胞凋亡 宋方 作品数:47 被引量:83 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扰素诱导蛋白 P204 大鼠血管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 龙向淑 作品数:49 被引量:77 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扰素诱导蛋白 P204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大鼠血管 平滑肌细胞增殖 黄晶 作品数:91 被引量:202 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扰素诱导蛋白 射频消融 心内科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 田茂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21 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干扰素诱导蛋白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外膜 大鼠血管 P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