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2篇“ 幼苗抗旱性“的相关文章
- 过表达SlWRKY41提高番茄幼苗抗旱性
- 2025年
- 【目的】探究SlWRKY41转录因子在番茄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为进一步丰富番茄抗逆种质资源和选育抗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型番茄‘Ailsa Craig’为材料,以其cDNA为模板克隆SlWRKY41基因,构建OE-SlWRKY41转基因番茄株系,对野生型和OE-SlWRKY41转基因番茄株系进行干旱处理,在处理第4、8天时对其进行表型观察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并进行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与野生型植株相比,干旱胁迫8 d后,OE-SlWRKY41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卷曲,萎蔫程度较轻,膜脂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根系形态指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过表达SlWRKY41植株中的胁迫响应基因(SlSOD、SlPOD和SlP5CS1)显著上调。【结论】SlWRKY41能够响应干旱,过表达SlWRKY41能够提高番茄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 刘洁王飞陶婷张玉静陈浩婷张瑞星石玉张毅
- 关键词:番茄转录因子干旱胁迫抗氧化系统
- 氮肥对头状沙拐枣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施用氮肥对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干旱区重要造林树种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两组水分处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和两组氮肥处理(未施氮和施氮),测定幼苗同化枝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同正常供水相比,亏缺供水下的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RWC)、正午同化枝水势(Ψm)、最大气孔导度(g_(s))、叶绿素含量(Chl)、表观量子效率(Φ)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2)同未施氮组相比,施氮减缓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的下降,但不显著;同正常供水比,亏缺供水下施氮降低了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同化枝水势;(3)正常供水下,施氮提高了幼苗Pro、SS含量,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亏缺供水下,施氮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Pro含量和SS含量(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拐枣幼苗生理活性受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而施氮有助于降低干旱胁迫造成的影响。施氮提高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溶质浓度,有助于头状沙拐枣幼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损伤,增加渗透调节物质。
- 李金瑶徐贵青王立生吕平石东方郑伟华
- 关键词:施氮抗旱性生理生化
- 不同种源花榈木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研究
-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为豆科(Leguminosae)红豆属(Ormosia)常绿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园林绿化、家居建材、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利用和开发价值。然而花榈木种子在...
- 李天翔
- 关键词:花榈木种源种子萌发干旱胁迫
- 接种AMF和DSE提高东北红豆杉幼苗抗旱性的研究
-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珍贵的第三纪孑遗树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植物,其自然分布狭窄,种群资源十分有限。目前,人工栽培是获取其资源的重要途径。但东北红豆杉实生苗生长缓慢,苗木管理过程中耗肥耗水...
- 陆畅
-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丛枝菌根真菌干旱
- 外源多效唑对干旱胁迫下闽楠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明确外源多效唑对闽楠幼苗抗旱性的响应机制,以2年生闽楠幼苗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法,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25、50、100mg·L^(-1))喷施对干旱胁迫下闽楠幼苗光合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减弱闽楠幼苗的光合作用,打破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不同浓度多效唑喷施均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下闽楠幼苗受到的胁迫损伤,提升光合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防御能力,其中100mg·L^(-1)多效唑处理最为有效。100mg·L^(-1)多效唑处理下,与干旱处理相比,闽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总量显著增加,最高增幅为51.9%,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提高,最高增幅分别为67.8%、58.4%、59.7%,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增长,最高增幅分别为65.5%、65.4%、68.6%。外源100mg·L^(-1)多效唑通过调控闽楠幼苗光合系统和抗氧化系统提升闽楠幼苗抗旱性的能力最强。
- 宋艳艳徐培月何功秀胡孔飞及利杨丽丽孙洪刚张勰
- 关键词:闽楠多效唑干旱胁迫抗旱性
- 褪黑素浸种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提高辣椒种子及幼苗的耐旱性,设置0(CK)、50μmol·L^(-1)( T1)、100μmol·L^(-1)( T2)、200μmol·L^(-1)( T3)褪黑素浸种和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以贵农长线王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褪黑素(melatonin)对辣椒种子萌发特性和干旱胁迫下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较CK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9.06~9.96个百分点和存苗率4.69~5.78个百分点,促进辣椒幼苗生长;在干旱胁迫下,褪黑素处理较CK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14.06~22.74个百分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3.95%~57.89%、总抗氧化能力23.73%~38.98%,降低细胞膜透性12.96%~22.24%、丙二醛含量9.12%~30.76%、过氧化氢含量5.90%~20.85%;但褪黑素处理较CK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63.05%~77.61%,降低脯氨酸含量4.43%~62.1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褪黑素主要通过增加植株地下生物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来提高辣椒幼苗的抗旱性。通过抗旱系数分析表明,T1、T2和T3各处理平均抗旱系数为1.09、1.22和1.05,T2处理抗旱能力最强。抗旱性综合评价获得CK、T1、T2和T3处理的评价值为0.3380、0.6067、0.7700、0.5456。综上所述,褪黑素浸种能改善辣椒种子萌发生长特性,干旱胁迫下,褪黑素(100μmol·L^(-1))处理对辣椒抗旱能力提升最佳。
- 马仲炼周苓宇陈悦黄先敏马永翠史志龙
- 关键词:辣椒褪黑素浸种萌发抗旱性
- 接种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榆树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干旱造成植物根系吸水困难,导致植物生长倒退。丛枝菌根(arbus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够与寄主植物根系形成互惠共同体,改善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选用摩西斗管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根内根孢囊霉及其三者混合菌种为试验菌剂,以盆栽榆树幼苗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设置3种水分梯度:正常供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研究在干旱胁迫下4种AM真菌对榆树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与未接种对照植株相比,接种AM真菌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榆树幼苗的株高、根冠比和菌根依赖性,降低菌根侵染率;2)在3种水分条件下,与对照植株相比,接种AM真菌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榆树幼苗丙二醛含量,提高了榆树幼苗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随着水分供应量的减少,榆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 2浓度逐渐升高;4)菌根榆树幼苗耐旱能力均强于非菌根幼苗,其耐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混合菌剂>幼套近明球囊霉>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CK。
- 张月欣麻云霞马秀枝李钢铁张博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抗旱性
-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燕麦种子发芽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燕麦种子发芽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该研究以坝莜1号燕麦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3%、10%、15%、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利用4、5、6 kV电压的大气压氩气冷等离子体对燕麦种子进行分别处理,测定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燕麦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燕麦种子的亲水性,未进行干旱胁迫,电压为5 kV的处理对燕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提高作用效果最显著(P<0.05),且各处理组燕麦幼苗的株高、根须数也较对照组(电压为0)有所增加。干旱胁迫下,各处理组燕麦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须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都较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基于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燕麦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电压为5 kV,时间为30 s的冷等离子体处理对PEG-6000溶液浓度为3%、10%、15%的干旱胁迫下燕麦幼苗抗旱能力的提高作用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燕麦育种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燕麦种植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卜咏梅包锦吕晓桂
- 关键词:冷等离子体燕麦干旱胁迫
- 黄腐酸对糯玉米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影响的转录组分析
- 赵欣悦
- 转录组测序分析干旱胁迫下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鄂玉16为材料,分别设置空白对照(CK)、添加解磷菌(P)、添加丛枝菌根真菌(A)和复合微生物菌肥(解磷菌+丛枝菌根真菌)(AP)4个处理,控水土培作干旱胁迫处理,取玉米叶片作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即第5、10和15天),丙二醛(MDA)最高为CK处理,最低为AP处理;AP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CK。整个胁迫期间,AP处理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CK。与CK相比,转录组测序分析检测到AP处理的玉米苗叶片中有3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204个,下调表达116个;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的占比分别为34.33%、43.12%和22.55%。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包括植物―病原互作、淀粉和蔗糖代谢、其他类型O-聚糖生物合成、玉米素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
- 卿晨刘正学李彦杰
- 关键词:玉米幼苗干旱胁迫复合微生物菌肥转录组
相关作者
- 李建民

- 作品数:84被引量:1,44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冬小麦 冠菌素 小麦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 吴俊林

- 作品数:91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油松种子 油松 激光处理 纳米光催化 发芽率
- 王郑

- 作品数:11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电场 抗旱性 幼苗 柠条种子 幼苗抗旱性
- 段留生

- 作品数:362被引量:2,671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冠菌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棉花 玉米 小麦
- 李召虎

- 作品数:409被引量:2,294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棉花 冠菌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玉米 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