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篇“ 幼虫感染“的相关文章
- 夏季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无须鳕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研究
- 2024年
- 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hubbsi)是西南大西洋最主要的捕捞物种之一,近年来其捕捞产量持续上升,异尖线虫幼虫(Anisakidlarvae)是寄生于阿根廷无须鳕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本研究为了解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无须鳕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情况,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夏季阿根廷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专属经济区外的公海海域共捕获435尾阿根廷无须鳕,对其进行生物学实验,采集寄生虫进行形态学鉴别,最后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99.08%的阿根廷无须鳕均感染异尖线虫幼虫,平均感染强度为(19.56±24.76)条/尾, 44.37%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数量在1~10条之间。性腺成熟度为I~IV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89±10.67)条/尾、(13.83±14.74)条/尾、(25.86±22.17)条/尾、(50.61±56.78)条/尾;样本鱼腹腔、肝脏和胃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20±10.01)条/尾、(8.61±13.74)条/尾、(4.34±5.10)条/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腺成熟度为IV期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I~III期(P<0.05),Ⅲ期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I和II期(P<0.05);腹腔和肝脏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胃(P<0.05),而腹腔和肝脏之间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阿根廷无须鳕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数量与样本鱼的性腺成熟度和不同感染部位有关,并且感染数量与叉长和体重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可为阿根廷无须鳕生长特征和影响因素提供研究基础。
- 舒月方舟
-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及居民知晓调查
- 2024年
- 目的 研究上海市崇明区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状况,并评估当地居民对异尖线虫病的了解程度,为更深入地推进异尖线虫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02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标准操作程序,通过剖检法对2023年5至10月上海市崇明区市售的179份海鱼样本进行异尖线虫幼虫的检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302名崇明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对异尖线虫病的认知和食用海鱼的行为习惯。用Excel 2016和EpiData 3.1软件录入样本和问卷信息,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海鱼异尖线虫总阳性率为20.67%,带鱼、小黄鱼、青占鱼、鲻鱼阳性率分别为77.27%、63.16%、45.45%和37.50%。采集地点中,城桥镇、陈家镇、新河镇、长兴镇和堡镇海鱼阳性率分别为28.13%、15.15%、20.51%、20.00%和20.00%。不同居住地(χ^(2)=18.481,P=0.001)、受教育程度(χ^(2)=12.948,P=0.002)、职业(χ^(2)=16.107,P=0.001)、食用海鱼品种数量(χ^(2)=6.962,P=0.031)和食品处理习惯(χ^(2)=5.677,P=0.017)的居民对异尖线虫病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崇明区海产品的异尖线虫感染率虽不高,但当地居民对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有限,仍需加强该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 王双黄佳音成纲李春圆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上海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 2024年
-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2022年在上海市农贸市场、超市和海鲜市场中采集自东海海域捕捞的新鲜海鱼,解剖后分别在内脏和鱼肉中查找疑似异尖线虫的虫体,分别置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海鱼的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共采集海鱼16种338尾,从6种116尾体内检出异尖线虫1 065条,总感染率为34.3%(116/338),平均感染度为9.2条/尾。其中鮟鱇鱼的感染率最高(11/12),小黄鱼的感染度最高(13.0条/尾)。海鱼异尖线虫感染率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升高,冬季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最高,分别为51.1%(46/90)和12.3条/尾。异尖线虫寄生的主要部位是海鱼的肠道和腹腔,分别占检出异尖线虫总数的54.6%(582/1 065)和40.7%(433/1 065)。本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市市售海鱼存在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感染率较高的鱼种有鮟鱇鱼、小黄鱼等常见食用海鱼。
- 张瑞王子王佳慧李凤琴谢庆超赵勇
- 关键词:海鱼
- 甜菜夜蛾C型凝集素的鉴定及其对幼虫感染Bt敏感性的影响
-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蔬菜、棉花、玉米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鳞翅目、双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然而,Bt对甜菜夜蛾的防...
- 刘芮
- 关键词:甜菜夜蛾C型凝集素苏云金芽孢杆菌幼虫感染
- 2019-2021年福建省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解福建省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于2019—2021年在福建省沿海的闽东、闽中、闽南等3个渔场分别随机选取2个沿海城市为调查点,选择港口、码头、海产品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随机采购不同种类的海鱼样品。海鱼解剖后,取腹腔内容物,于体视显微镜下挑取幼虫并鉴定,计算不同鱼种和不同渔场的海鱼异尖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共采集海鱼32种515尾,其中20种183尾海鱼检出异尖线虫幼虫,鱼种感染率为62.5%(20/32),海鱼总感染率为35.5%(183/515)。其中感染率较高的鱼种有鳓鱼(5/5)、鮸鱼(5/5)、鳀鱼(5/5)、带鱼74.7%(65/87)、马鲛鱼66.7%(32/48)、斑鱾(4/6)、黄姑鱼(3/7)、白姑鱼36.4%(8/22)、包公鱼37.5%(9/24)、海鲫鱼34.7%(33/95)。不同鱼种的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70,P<0.05)。闽东、闽中、闽南3个渔场的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分别为43.1%(72/167)、28.3%(66/233)、39.1%(45/115)(χ2=10.12,P<0.05)。共检获异尖线虫幼虫2767条,平均感染度为15.1条/尾,其中感染度较高的有鳀鱼137.0条/尾,带鱼23.7条/尾,鳓鱼9.2条/尾、马鲛鱼7.4条/尾。三文鱼、鲭鱼等12种64尾未检出异尖线虫感染。提示福建省沿海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防控。
- 郑丹林陈鑫蔡武卫谢汉国
- 关键词:海洋鱼类幼虫
- 2016-2020年黄渤海海域主要经济类海产品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现况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掌握黄渤海海域主要经济类海产品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状况,为异尖线虫系统监测和相关疾病防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16年4月至2020年9月,对山东省烟台市和威海市沿海所属黄渤海海域9个捕捞点周边海域(渤海湾、黄渤海交界中部、黄渤海交界南部、黄海北部、黄海南部)现场捕捞的海产品样本进行解剖和虫体检测,比较不同类别样本和样本体内各脏器异尖线虫幼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以及各捕捞点周边海域间、国内不同采样点间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水平差异;同时,对各捕捞点附近居民开展异尖线虫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在黄渤海海域共检测5类海产品708例,其中海鱼类581例、软体类22例、棘皮类20例、甲壳类75例、贝类10例。仅海鱼类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191例),检出异尖线虫幼虫4 723条,感染率为32.87%(191/581),感染强度为24.73(4 723/191)条/例;主要分布在肠系膜及肠壁(38.96%,1 840/4 723)、体腔(22.04%,1 041/4 723)和胃壁(17.95%,848/4 723)。各捕捞点周边海域间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水平比较,黄海南部感染率最高,且感染强度明显高于黄渤海交界中部和黄渤海交界南部(均 P < 0.05)。国内不同采样点间海鱼类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水平比较,舟山口岸以及锦州、烟台、汕头市售感染率均明显高于黄渤海海域(均 P < 0.05),丹东、青岛市售感染率均明显低于黄渤海海域(均 P < 0.05)。共对1 805例黄渤海海域附近居民开展异尖线虫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其中,20.78%(375/1 805)的居民听说过异尖线虫病,15.73%(284/1 805)的居民知道异尖线虫病是怎么得的,12.30%(222/1 805)的居民知道异尖线虫病对人体的危害,16.68%(301/1 805)的居民知道怎么做才能预防异尖线虫病。 结论:黄渤海海域海鱼类存在异尖线虫幼虫感染,且感染水平较高,今后应加强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普及力度。
- 冯静刘海韵林荣李悦向继平张茗媛王茂波
- 关键词:海产品黄渤海知晓率
- 转录组学分析中蜂幼虫感染CSBV分子应答反应
-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CSBV感染中蜂幼虫后在幼虫体内生存与增殖,造成幼虫停止化蛹并死亡的急性病毒病,该病可通过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的方式导致整个蜂群消亡,该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
- 刘合永
- 关键词:中蜂囊状幼虫病致病机理转录组测序密码子偏好性
- 不同营养条件下甜菜夜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及取食趋性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探讨不同营养条件下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的敏感性及取食行为响应,本研究通过改变甜菜夜蛾人工饲料配方建立高蛋白低糖(简称高蛋白)、中蛋白中糖(简称中蛋白)、低蛋白高糖(简称低蛋白)3种营养品系,观察不同营养品系幼虫对SeMNPV的敏感性,以及染毒前后对不同营养饲料的取食趋性。结果显示,高蛋白、中蛋白、低蛋白3种营养品系中,SeMNPV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是1.76×10^(5)PIB/mL、2.85×10^(5)PIB/mL和2.10×10^(4)PIB/mL。统计分析显示,中蛋白品系的LC_(50)显著高于低蛋白品系,高蛋白品系的LC_(50)同其余两种品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以8×10^(5)PIB/mL浓度的病毒饲喂甜菜夜蛾初孵幼虫,3种营养品系的半数致死时间(LT 50)分别是6.07 d、6.85 d和5.20 d,中蛋白品系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低蛋白品系,高蛋白品系的LT 50同其余两种品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未染毒状态下,低龄幼虫偏向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而高龄幼虫则偏向于高糖的饲料;染毒状态下,甜菜夜蛾各龄期幼虫都偏向于取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条件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甜菜夜蛾幼虫对SeMNPV的敏感性,染毒后幼虫明显偏向于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推测蛋白质可能有助于提高甜菜夜蛾幼虫对SeMNPV的抵抗力。
- 乔风娇邢龙生李长友郑桂玲张彬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毒力
- 一种适合蝙蝠蛾幼虫感染母种菌株及北冬虫夏草栽培方法
- 一种适合蝙蝠蛾幼虫感染母种菌株及北冬虫夏草栽培方法,该菌株为北冬虫夏草广A8号‑6,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7693;采用无创伤感染技术感染幼虫,感染5‑7天,幼虫身体体表长出...
- 谢远泰
- 文献传递
- 家蚕围食膜因子基因Bm011851在幼虫感染BmNPV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会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威胁,其中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引起的家蚕病毒病占蚕病的70...
- 郑思敏
- 关键词:家蚕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过表达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黄大庄

- 作品数:255被引量:1,248H指数:18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桑天牛 光肩星天牛 杨树 桑天牛幼虫 抗虫性
- 李会平

- 作品数:126被引量:52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桑天牛 白僵菌 球孢白僵菌 桑天牛幼虫 杨树
- 苏筱雨

- 作品数:72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桑天牛 白僵菌 球孢白僵菌 数学形态 数学形态特征
- 李云章

- 作品数:132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驯鹿 驯鹿狂蝇 软组织损伤 急性软组织损伤
- 郑建伟

- 作品数:54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皂荚 桑天牛 白僵菌 多样性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