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04篇“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相关文章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1994年
胡斌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杆菌病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名慢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西医治疗。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62%,而对照组为85.71%,两组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副作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38%,对照组为4.76%,两组间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负面情绪得分无差异(P>0.05)。经干预后,采用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副作用可控。
钮会芹
关键词: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
中医护理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护理情况,以明确中医护理的有效、可行,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研究时限为2023.04~2024.09、研究地点为我院消化内科、研究对象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参照纳排标准,纳入82例,对其护理情况展开回顾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组:2023.04~2023.12的患者为A组,2024.01~09的患者为B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n=41),B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n=41),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①焦虑情绪:B组较A组低(P<0.05)。②应对方式:B组面对评分较A组高,屈服、逃避评分低于A组(P<0.05);③症状体征改善时间;B组较A组缩短(P<0.05);④GIQLI:B组122.35±12.21分较A组114.39±10.07分高(P<0.05)。⑤复发率:B组2.44%较A组19.51%低(P<0.05)。结论 中医护理的近远期效果更理想,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增加应对方式,改善症状,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复发率。
李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护理生活质量
连朴饮加减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小鼠胆汁酸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病理模型组、连朴饮加减方组、抗生素四联组、联合观察组。以0.3 mL药物连续干预14 d,生理盐水组和病理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朴饮加减方组给予0.5 g/mL连朴饮加减方;抗生素四联组给予四联药物的生理盐水溶液;联合观察组给予含有四联药物的连朴饮加减方溶液。干预后以胃黏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观察上皮细胞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胆囊胆汁酸。结果: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后胃黏膜上皮细胞结构相对清晰完整,腺体排列较为均匀整齐,可预防球形变耐药现象。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TNF-α水平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抗生素四联组有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共5种胆汁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朴饮加减方组仅有THDCA。结论:连朴饮加减方在小鼠体内可降低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与四联疗法比较,在维持胆汁酸生理稳态上具有优势,TLCA、GUDCA可作为药效的判别指标。
丁辛吕文亮张思依张平周姝含刘之义毛宁峰刘雪峰
关键词:连朴饮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胃炎胆汁酸幽门螺杆菌
三合汤加减联合西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25年
观察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应用三合汤加减联合西药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我院中医科接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一般资料,并从中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参照平均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0)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n=50)在以上基础联合三合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减少,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在西药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三合汤加减治疗后,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具备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在改善症状、提升生存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建议采纳。
吴瑕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三合汤中西结合
酪酸梭菌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溃疡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酪酸梭菌辅助三联疗法(triple therapy,TR)/铋剂四联(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BQT)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的有效及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酪酸梭菌联合TR/BQT治疗H.pylori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3年9月30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同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个RCT、33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TR/BQT方案相比,酪酸梭菌联合TR/BQT在H.pylori根除率(RR=1.17,95%CI:1.13~1.22,P<0.0001)、临床总有效率(RR=1.21,95%CI:1.05~1.21,P<0.00001)、消化道症状缓解率(RR=1.13,95%CI:1.05~1.21,P=0.0005)方面均优于TR/BQT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酪酸梭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6,95%CI:0.39~0.54,P<0.0001)。结论与TR/BQT方案相比,在H.pylori根除率和临床总有效率方面酪酸梭菌联合TR/BQT效果更加显著,同时还可以缓解消化道症状,对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显著降低。
吕游丁岩冰
关键词:酪酸梭菌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ETA分析
清肝解幽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究清肝解幽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6月就诊的89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清肝解幽方联合含铋剂的标准四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含铋剂的标准四联疗法,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积分、Hp根除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肠道微生态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3.2%vs 77.8%,P<0.05),Hp根除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2%vs 77.8%,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积分(弥漫、点状发红、黏膜皱襞肿大蛇形、胃中黏液白浊)、SAS评分、SDS评分、肠杆菌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结论:清肝解幽方可提高肝胃郁热型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平衡肠道微生态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SAS评分及SDS评分,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张利晓霍永利杨倩娄莹莹佘延芬
关键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肝胃郁热型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绿原酸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模型大鼠的抑菌作用及胃黏膜保护效应
2025年
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绿原酸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联合化学致癌剂MNNG诱导幽门螺杆菌胃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阳组、绿原酸高剂量组与绿原酸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等体积溶媒、铋剂四联药物、100 mg/kg绿原酸与50 mg/kg绿原酸,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共治疗4周。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评价各组胃炎大鼠胃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程度,光学显微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8、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RT-qPCR试验检测胃黏膜Wnt2、β-catenin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绿原酸高、低剂量组胃黏膜的充血水肿、腺体排列及炎细胞浸润情况等均有所改善;绿原酸高、低剂量组幽门螺杆菌定植程度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50%、33%(P<0.01);绿原酸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8、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胃黏膜Wnt2、β-catenin相对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绿原酸高、低剂量组血清IL-8、TNF-α含量高于阳组,胃黏膜Wnt2基因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阳组(P<0.01)。结论:绿原酸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改善幽门螺杆菌定植程度、保护胃黏膜,其作用途径可能涉及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活化,下调IL-8、TNF-α表达等环节。
吴迪丁姣姣王隆轩张国斌
关键词:绿原酸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白细胞介素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024年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简称HP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我国HP感染率较高,临床症状无特异,多表现为胃痛、餐后胀满、嗳气、反酸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无症状。目前中医及西医对该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均有了各自的认识和进展,本文将对中西医对HP胃炎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王晓玥刘华一赵泽璇李雪纯
关键词:中西医发病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研究进展
2024年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西医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在不断更新,但方案中抗生素的耐药、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中医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新思路已走入人们的视线。通过分析和总结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方法,来探讨其优势及前景,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新方法。
张宇赵颖王蓉
关键词:痞证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分型

相关作者

王小娟
作品数:126被引量:714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舒胃汤 灭幽汤 胃排空 脾胃湿热证
喻斌
作品数:128被引量:632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脾胃湿热证 灭幽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肝胃百合汤
尹姣
作品数:16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灭幽汤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舒胃汤
罗燕
作品数:12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灭幽汤 脾胃湿热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HP相关性胃炎 TOLL样受体4
杜中华
作品数:17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灭幽汤 脾胃湿热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舒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