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篇“ 广亲和性“的相关文章
桑树广亲和性砧木筛选及不同砧穗组合嫁接试验被引量:1
2024年
为掌握桑树不同接穗组合对嫁接成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筛选桑树广亲和性嫁接砧木,以广东桑杂交桑苗、鲁桑实生苗、白桑实生苗、鸡桑实生苗、华桑实生苗和长果桑实生苗共计12份桑树砧木为试材,以粤椹大10和楚椹1号为接穗分别开展袋接嫁接试验,调查不同砧木基因型对嫁接成活率和接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个砧穗组合间嫁接成活率及接穗枝条长存在明显的差异,嫁接成活率变化范围为62.50%~100%,接穗枝条长变化范围为59.56~125.89 cm,且嫁接成活率与接穗枝条长呈正相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砧木桂桑优12、德江12号实生苗和桂桑6号表现出较高的嫁接亲和性和共生亲和性,接穗枝条长最长分别可达121.44、125.89、123.22 cm。同时,以鲁桑、白桑、华桑、蒙桑、鸡桑、长果桑和长穗桑共计7个桑种20份种质为接穗试材,评估了砧木桂桑优12的广亲和,结果显示,20个砧穗组合嫁接成活率均在75.00%以上,且嫁接成活率87.00%以上砧穗组合占比达95.00%,证实砧木桂桑优12具有较强的广亲和。综合以上结果表明,砧木桂桑优12具有较强的嫁接广亲和性和共生亲和性,研究结果对桑树砧穗互作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为生产栽培中根据不同接穗品种选择适宜的砧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莫荣利张娜邱长玉韦伟张朝华黄胜朱光书李勇林强
关键词:桑树砧木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
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分析及分子改良研究
杂交水稻为保证世界人口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目前生产上的杂交稻多为籼型种内杂交品种,产量进入瓶颈期。籼粳亚种间具有强杂种优势,完全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能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然而,籼粳杂种不育引起的低结实率严重限制了籼...
朱兴臣
关键词:水稻基因聚合
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其利用
2015年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但杂种F1的育问题严重阻碍其杂种优势的利用,水稻广亲和性广泛认为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籼粳亚种间广亲和性的遗传学研究以及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育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王锋
关键词:水稻广亲和性
一种广亲和性水稻光敏、温敏不育聚合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将水稻广亲和基因S5n、光敏核不育基因pms1、pms3及温敏核不育基因tms5进行聚合,以培育出广亲和性光、温敏不育聚合系的方法。本发明综合运用杂交、回交、穿梭育种、测交等传统育...
杨剑波倪金龙陆徐忠倪大虎王德正李莉汪秀峰马琳张小娟
文献传递
一种广亲和性水稻光敏、温敏不育聚合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将水稻广亲和基因S5n、光敏核不育基因pms1、pms3及温敏核不育基因tms5进行聚合,以培育出广亲和性光、温敏不育聚合系的方法。本发明综合运用杂交、回交、穿梭育种、测交等传统育...
杨剑波倪金龙陆徐忠倪大虎王德正李莉汪秀峰马琳张小娟
文献传递
稻直立穗、广亲和性和白叶枯病抗基因聚合研究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改善水稻株型、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水稻抗病品种为水稻的高产和稳产特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
韦绍丽
关键词:水稻直立穗广亲和性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
文献传递
贵州高原粳广亲和性与等位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以IR36为籼型测验种,秋光为粳型测验种,研究贵州高原粳稻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的广亲和;同时调查了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与7个已知广亲和品种杂种F1的小穗育和花粉育。结果表明:黄壳粳粘和白壳粳粘在S5位点具有广亲和基因S5-n;依据小穗育和花粉育为指标,可将本研究中的杂种F1分为4个类型,即小穗育和花粉育均高;小穗育正常,花粉育低;小穗育低,花粉育正常;小穗育和花粉育都低。
朱速松阮仁超张玉珊陈惠查陈文强黄萍
关键词:广亲和性等位性高原粳稻
水稻显半矮秆突变体及其衍生系的广亲和性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分别以水稻显半矮秆突变体Y98149及其衍生系D3、D4、D5与4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测交进行广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D5与标准籼稻测验种(IR36、南京11号)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8.7%,与标准粳稻测验种(巴利拉、秋光)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7.9%,具有较好的广亲和性;且D5与籼、粳品系测交在产量状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株高较矮,具有负向超亲优势。
程灿刘斌美吴跃进童继平吴敬德张瑛袁勤
关键词:水稻广亲和性亚种间杂种优势
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广亲和性初步研究
2005年
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是否具有广亲和性一直未得到证实.利用水稻广亲和测验种南京6I、R36、秋光、02428为母本,随机选择4个早世代稳定水稻品系429、950、992、942为父本,考察杂种F1的花粉育及结实率.结果表明:9504、29、942具有广亲和性,992不具有广亲和特点.早世代稳定水稻的广亲和性具有品系间的差异,在利用这类材料聚合多基因育种中需要对稳定亲本进行选择.
敖光辉周黎军谭权李仕贵吴先军
关键词:早世代稳定广亲和性花粉育性
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及其在籼粳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籼粳杂交产生的强大优势早为世人瞩目。但人们在直接利用籼粳杂交稻F1优势方面却遇到了以下障碍,如籼粳杂交稻F1结实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等问题。作者认为,F1低结实率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向三系亲本或两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和不育系;同时选择和利用合适的广亲和亲本,可以大大提高籼粳杂交稻F1的籽粒充实度;选择弱感光广亲和亲本,可解决生长期超长问题,进而有助于植株偏高问题的解决。
杨冬奇
关键词:广亲和性水稻

相关作者

顾铭洪
作品数:231被引量:2,608H指数:3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基因定位 粳稻 选育 转基因水稻
严长杰
作品数:100被引量:1,066H指数:1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广亲和性 突变体
李和标
作品数:21被引量:207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广亲和性 高秆 细胞突变体 F
闵绍楷
作品数:88被引量:1,88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育种 广亲和性 栽培稻 杂交稻
邹江石
作品数:126被引量:1,253H指数:2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两优培九 两系杂交稻 两系法 两系法杂交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