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25篇“ 应变速率“的相关文章
CR1200/1800HS汽车热成形钢高应变速率力学性能和材料模型分析
2025年
以1800 MPa级车身用热成形钢CR1200/1800HS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其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的研究。首先,获取了6种应变速率下热成形钢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Voce+和Hockett-Sherby混合硬化模型获得了基准应变速率的有效应力-塑性应变的外延曲线,采用胀形试验与仿真对标,获取了混合模型的最优参数,并与各应变速率变化系数进行耦合,获取高应变速率材料模型。最后,采用车门防撞梁落锤冲击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CR1200/1800HS钢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较低;高应变速率材料模型部分点位有效应力与试验对比偏差最大值小于3%;仿真获得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一致,关键参数偏差在5%以内,而采用准静态材料模型的偏差则在9%左右。结果表明所搭建的高应变速率模型精度较高,为此类碰撞分析提供了参考。
杨浩杨兴国韩中海
关键词:高应变速率碰撞
应变速率对多晶纯铜晶格应变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5年
为了掌握应变速率对面心立方金属晶格应变的影响规律,以多晶纯铜为例,基于晶体塑性有限元理论的开源软件DAMASK,探讨在不同应变速率加载下多晶纯铜内部晶格应变演化和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升高,材料内各{hkl}族的轴向晶格应变和横向晶格应变增加,同时轴向晶格应变分布和横向晶格应变分布的均匀性变差,且不同{hkl}族的晶格应变的演化与分布规律也不相同。加载过程中{200}族的晶格应变演化出现较为明显的非线性响应,改变应变速率对{200}族的晶格应变演化的影响较大。加载后{111}族的晶格应变分布的均匀性最好,并且在较高应变速率下{111}族的晶格应变分布仍有相对较好的均匀性。
郑战光孙煜航孙腾谢昌吉黄增
关键词:晶体塑性
耦合应变速率及尺寸效应的3102铝箔本构模型
2025年
为研究3102铝合金在应变速率与尺寸效应耦合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利用单轴拉伸实验获得0.095~0.14 mm厚度的3102铝合金在10^(-4)~10^(-1) s^(-1)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改进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并利用DYNA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对3102铝合金室温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和厚度的增加,3102铝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和尺寸效应。利用改进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对真实应力进行预测,其相关系数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91%和0.44%;将改进的本构模型应用于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实际成形零件减薄率与模拟预测值发现,二者的最大绝对误差为4.573%,表明改进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相应条件下的真实应力。
李萍汪洋张百顺田辙环祝梦臣薛克敏
关键词:应变速率尺寸效应
不同应变速率下赤泥混凝土单轴抗压性能研究
2025年
针对赤泥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作用下的单轴抗压性能问题,使用了岩石与混凝土力学试验机,在4种赤泥掺量、4种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赤泥混凝土动态单轴抗压试验,分析不同应变速率作用下赤泥混凝土的单轴抗压性能、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及各条件下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增加会对赤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变速率的增强或赤泥掺量的增加均会降低赤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赤泥混凝土表观破坏加剧,骨料露出或脱落,贯穿缝出现。
龙昌鑫杨钊李利丹李杰
关键词:应变速率赤泥
腐蚀环境下锚杆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
2024年
针对锚杆在腐蚀性介质水中易发生腐蚀而导致锚杆支护失效的问题,对煤矿常用锚杆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机进行SSRT试验,并对比了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溶液中锚杆表现出较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塑性参数的敏感程度大于强度参数,塑性参数均低于在空气中的数值;表面处理锚杆依然表现出应力腐蚀敏感性,主要表现为延伸率的降低,特别在应变速率为1×10^(-5)s^(-1)和1×10^(-7)s^(-1)表现更加明显。此外,拉伸速率与SCC的断口形貌具有直接相关性,拉伸速率越大,断裂方式越接近塑性断裂,拉伸速率较小导致材料出现脆性断裂特征。总体来看,在设计和使用腐蚀性锚杆时,需要考虑其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并且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控制拉伸速率,以减小试样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王朝引张振配付玉凯杨超褚晓威
关键词:锚杆矿井水拉伸速率
应变速率下铝合金增塑降弹效应研究
2024年
针对高强轻质材料复杂薄壁构件在室温成形过程中存在的因低塑性导致的破裂和因大回弹导致的尺寸偏差等问题,以航空领域广泛应用的2024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低/高应变速率下的单向拉伸试验,以探究应变速率对2024铝合金塑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普通冲压、高速冲压和冲击液压三种加载方式下不同角度的板材弯曲成形,解耦分析了高应变速率和液体介质对板材回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应变速率加载下2024铝合金表现出明显的“增塑”特性,其伸长率最大增幅可达到112.92%;在兼具高速加载特性和液压加载特性的冲击液压加载方式下,2024铝合金表现出明显的“降弹”特性,回弹角最大降幅达到110.25%,出现负回弹现象。
夏亮亮徐勇李杰解文龙刘雪飞张士宏
关键词:铝合金高应变速率增塑
应变速率下高强钢的结构演化与力学性能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高强钢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应变速率作为不同加载环境下的主要参数,被广泛用于金属材料的强化和失效机制分析。然而,高应变速率对钢结构组织演化的影响规律尚未得到充分阐述。本研究系统性地探究了Ferrium S53...
洛绒邓珠
关键词:高强钢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下铸态ZM6镁合金的力学行为研究
2024年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铸态ZM6镁合金进行高应变速率的动态力学压缩实验,并对ZM6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试样解体之前,随着冲击载荷的提高,试样的应变速率及最大应变不断提高。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中发现,铸态ZM6镁合金表现出明显的正应变率强化现象,并且随着应变速率的提升,加工硬化效果显著,最高抗冲击强度达到328.1 MPa。通过微观组织分析,铸态ZM6镁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郑兆博高景龙孙庆冀董旭光闫友军
关键词:ZM6镁合金高应变速率力学性能
2219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模型及其电磁成形应用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2219铝合金电磁成形的高应变速率变形行为,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和热模拟实验机,分别进行了高应变速率和高温准静态的铝合金拉伸实验,分析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对2219铝合金流动应力的影响,并对传统J-C本构模型的应变速率项进行修正和优化。基于传统和优化的J-C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电磁成形有限元模型,并与电磁成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先增后降,流动应力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优化的OP J-C本构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线性相关系数R和平均相对误差AARE分别为0.9975和1.06%。相比于传统J-C本构模型,优化的本构模型电磁成形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的吻合度更高,证实了优化的本构模型能够准确描述2219铝合金的高速率变形行为。
唐天宇黄亮徐佳辉谢冰鑫孙怡然时恬
关键词:2219铝合金本构模型高应变速率热变形行为电磁成形
一种高应变速率超塑性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应变速率超塑性铝锂合金细晶板材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预变形且过时效处理后的铝锂合金板材在270‑330℃℃下保温后,进行轧制,然后冷却;重复上述保温、轧制、冷却操作至少一次,...
叶凌英沈志昕刘晓东李俊邹国童徐亚琪

相关作者

彭刚
作品数:471被引量:1,186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应变速率 形状记忆合金 本构模型 循环加卸载
刘正
作品数:379被引量:1,398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镁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合金 压铸
毛萍莉
作品数:245被引量:48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镁合金 力学性能 合金 显微组织 高应变速率
鲁世强
作品数:377被引量:1,37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LAVES相 热变形行为 合金 机械合金化 加工图
王高潮
作品数:196被引量:5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超塑性 钛合金 数值模拟 M值 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