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庙号“的相关文章
汉宣帝庙号的废立与东汉初年的政治文化转型
2024年
两汉之际宣帝庙号的废立是这一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结果。东汉建立后,新莽末年所设宣帝庙号一度不被承认,究其原因,在于光武有意消除王莽的政治影响,重建周制,拔擢私亲,宣示东汉的特殊性。随着东汉政治向“霸王道杂之”回归,孝宣政治成为重要的参考,宣帝地位因此提升。建武十九年庙制改革,光武基于现实与未来的双重考虑,主动追尊宣帝庙号。宣帝庙号的确立,意味着革新后的汉制超越了周制,也消解了光武四亲庙存在的意义,东汉皇帝只得通过其他途径维系与本支先祖的联系。宣帝庙号在两汉之际的废立过程,也是东汉王朝融入汉朝大宗,完善汉家制度的过程。
田丰
关键词:汉宣帝庙号
清朝皇帝称谓宜用“庙号”论
2021年
尽管清史研究已经走过百余年的历程,清朝皇帝的称谓应当如何表述?常见的清史研究论文与著作,对于清朝皇帝的称谓,或直呼其名,或称其年号,或称其庙号,或在年号后面加上“帝”字。更有甚者,在一篇论文或一部书中,乃至多种称谓混合使用。清朝皇帝称谓目前仍然未能取得统一,成为每个清史研究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作者分析后认为,就皇帝称谓而言,庙号是对逝者的尊称,谥号是对一生事迹的客观评价,年号记载了在位的时间,三者本来非常清楚。清朝皇帝使用庙号称谓既尊重历史传统,又有科学性,尤其符合清朝人的习惯表述,值得今天治清史者共同遵守。
张杰
关键词:庙号谥号年号
商人庙号来源研究
商人十分尊崇祖先,他们将已故祖先的神主放入宗庙中进行频繁、隆重的祭祀。祖先庙号选用日干,祭祀时又根据庙号的日干择定祭日。商人庙号的来源涉及了商代的宗法祭祀和社会风俗等,是商代史研究中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但因商代“文献不足...
孙雪原
关键词:商代卜辞庙号
文献传递
辽朝皇帝庙号三题被引量:4
2020年
关于辽朝皇帝实行庙号制度的时间有多种记载,结合宋人和辽代碑刻中的记载,可以确定辽朝的庙号制度当是在耶律隆绪即位后才得到完善;《驸马赠卫国王沙姑墓志》"赞"中的"太祖"是撰者焦习为了骈体文写作的需要,根据中原儒家文化传统而使用的词语,并不表示此时耶律阿保机已经有了庙号"太祖";辽朝所谓的"太庙"不是严格意义上中原王朝的太庙,只是已故皇帝的"先庙"或"祖庙",追尊皇帝并不供奉其中,皇后死后也不配享在相应皇帝的庙中,身穿红色锦衣的皇后神主木人是与契丹人传说女始祖赤娘子一同被供奉在木叶山庙中。辽朝所谓的"太庙"不是固定建筑物,而是由毡帐和毡车组成的,前面置纛,处于草莽中,跟随皇帝四时捺钵。
肖爱民
关键词:辽朝皇帝庙号太庙
年号 谥号 庙号 皇帝的名片
2020年
在中国古代诸多的皇帝称号屮.庙号和谥号早在商周就已经出现谥号是对古代帝王的盖棺定论,有着“一字褒而华衮,一字贬而斧钺”的作用.唐以前,皇帝一般都以谥号称呼,比方说那些“文帝”“武帝”“宣帝”。庙号则是屮国古代的帝王死后在专门的祭祀之庙或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所用的称号,“祖有功.宗有德”,最初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制度化的皇帝尊号出现在唐代陵号的规制从汉代开始有章可循:自汉高祖的长陵开始.到光绪帝的崇陵为止.陵号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
关键词:宣帝光绪帝谥号
旁系商王庙号冠字考
2020年
学者们极少讨论诸如外丙、雍己、阳甲、盘庚等旁系商王前冠字的含义,从卜辞和文献中寻迹,商王继位之前尚为王子时也曾为多子之一分封在外。在其去世进入祭谱以后,王室为了区别直系、旁系,为其命名庙号往往冠以早前的封地之名,卜辞中也正有相关地名。大、小等冠字只是为了区别各天干组王世的前后。
胡其伟
关键词:名号冠字封地天干
“祖有功,宗有德” 皇帝的庙号最终变得“名不副实”
2020年
“祖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考,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庙”。----《魏书·礼志》从“汉高祖”说起众所周知,刘邦“斩白蛇起义”,开创了两汉四百年江山。这位汉朝开国皇帝的经历很富有传奇性,跟之相关的戏曲作品和民间故事也不少。其中当然有直称其名为刘邦的,但最常见的是“汉高祖”。这跟习惯上对汉代其他皇帝名号的习惯称呼一般使用其谥号,称作“汉某帝”如汉文帝、汉武帝、汉平帝的做法,显得很不一样。
郭晔旻
关键词:开国皇帝汉高祖汉文帝戏曲作品
庙号之争与制度渊源--魏晋南北朝两种庙制传统在隋朝的碰撞
2020年
魏晋南北朝存在两种庙制传统。"曹魏-北朝传统"的特点是庙号太祖、合食太祖二位一体,以"太祖"为核心,尊重经义;"两晋-南朝传统"的特点是虚尊太祖、实尊高祖,以"高祖"为核心,尊重现实。两种庙制传统到隋朝而碰撞,使隋朝庙制陷入结构性的困境之中。炀帝即位以来,共有三种解决方案,分别是褚亮方案、炀帝方案、杨侗方案。三种方案都没有完美解决隋朝庙制的危机,但最隐晦不彰的杨侗方案反而与唐朝庙制发展路径暗合。
范云飞
关键词:高祖隋朝
“高祖”是刘邦的庙号吗?
2019年
自从语文高考考查传统文化常识后,语文习题资料甚至日常测试的试卷,时常出现“高祖”是刘邦庙号的说法。这个说法与《史记》《汉书》原文不符,也与文史专家的意见相悖,是个错误的说法,不应该以讹传讹,误导广大师生。
袁达军
关键词:庙号文化常识语文高考语文习题文史专家
卜辞中的庙号倒称现象
2019年
卜辞中“祖乙”作“乙祖”这类现象,前人在判定其所指是否为同一人的问题上有些分歧。本文在梳理这类卜辞后发现甲骨卜辞中像“祖乙”“乙祖”这类共现于一版的辞例不少见,且这种情况在甲骨文中主要出现于武丁中期的卜辞,从共时层面来看,是某段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因此认为这是一种庙号倒称现象,二者所指为同一人。
何欢
关键词:卜辞庙号

相关作者

王铭
作品数:32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葬仪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相氏 亡魂 大运河
刘海霞
作品数:15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唐朝 边疆 册封 《读通鉴论》 王夫之
潘群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明成祖 明太祖 明史 郑和下西洋 姓名
胡辉平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国家图书馆
研究主题:甲骨 校勘 释文 国家图书 卜辞
肖爱民
作品数:38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辽朝 可汗 皇帝 匈奴 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