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开[牙合]“的相关文章
多个后牙正锁[牙合]伴前牙[牙合]的隐形矫治1例
2025年
本研究报道1例利用种植支抗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前牙[牙合]伴多个后牙正锁[牙合]的病例。治疗方案包括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及4颗第三磨牙,经过28个月的治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吴峻青胡丹艳唐雯李琥
关键词:开[牙合]隐形矫治
成年前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临床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2025年
前牙(牙合)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病因复杂且复发率高的错(牙合)畸形。对于成年前牙(牙合)患者的治疗,可以分为单纯正畸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两类。本文旨在从矫治特点、临床机制、矫治效果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不同矫治方法对成年前牙(牙合)患者的研究现状。正畸医师应对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分析和处理,不仅要重视治疗效果,还应关注矫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缪子欣卫晓霞
高角Ⅱ类[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及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进行分析,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以及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角Ⅱ类患者([牙合]组)与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正常覆[牙合]组)的上颌尖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牙合]组上颌中切牙(11.12±1.37)mm、下颌中切牙(10.15±1.09)mm、下颌侧切牙(11.27±1.15)mm和下颌尖牙(12.81±1.48)mm的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牙合]组的上颌中切牙冠根成角(1.10°±3.62°)显著小于正常覆[牙合]组(4.53°±2.30°)(P<0.01),而[牙合]组的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与正常覆[牙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角Ⅱ类[牙合]患者的上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和下颌尖牙牙根均较高角Ⅱ类正常覆[牙合]患者短,高角Ⅱ类[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于牙根长轴偏唇侧,冠根成角较小,利于[牙合]患者的前牙转矩控制或内收移动。
任庆源包丽娜周梦娇伍春兰
关键词:前牙开[牙合]前牙锥形束CT
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伴前牙[牙合]及后牙反[牙合]的非手术治疗1例
2024年
一、病史摘要患者,男,12岁。主诉:牙齿“咬不拢”。自述有口呼吸、睡觉打鼾及吐舌吞咽习惯。二、临床检查1.面部检查:正面观左右颜面不对称,颊点右偏;侧面观凸面型,下颌后缩(图1)。2.口内检查:恒牙列,磨牙远中关系;双侧后牙近中倾斜;前牙区,最大达4mm;双侧后牙反,上中线居中,下中线左偏2mm。
梁笑王慧慧李启顺桑婷
关键词:下颌后缩恒牙列非手术治疗近中倾斜前牙区
牵张成骨术后导致前牙[牙合]的正畸治疗1例
2024年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18岁。主诉:上下前牙无法咬物1年。现病史:8岁时颏部摔伤未处理;10岁时张口受限后行左侧关节成形术;17岁时因夜间呼吸障碍行双侧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全身状况良好,其他无特殊。
卢晓琳曹猛
关键词:牵张成骨术张口受限正畸治疗前牙现病史
前牙[牙合]美学及功能性修复1例
2023年
对1例无法用正畸手段治疗的前牙[牙合]伴深覆盖患者,利用临时舌侧贴面进行诊断性治疗,通过个性化转移切道和髁道,利用全瓷修复体进行最终修复,患者对修复后美观和功能满意。
王武良孙倩韩子文史力丹梁锐英
关键词:美学修复开[牙合]
上颌磨牙压低技术在[牙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牙合]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治疗较为困难。正确诊断及合理选择矫治方式是矫治成功的关键。压低上颌磨牙使下颌顺时针旋转可有效治疗[牙合]畸形,临床上压低磨牙常用的方法包括固定矫治技术、隐形矫治技术以及种植钉辅助矫治技术。本文就不同压低技术的压低效果、牙根吸收情况以及矫治后的稳定性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不同[牙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朱芮蝶张彬孙文哲冯丽芳冯燕妮赵健
关键词:开[牙合]磨牙压低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牙合]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成人高角[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71例成人高角[牙合]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和观察组36例(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观察两组头影测量指标、[牙合]矫正情况以及咬合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齿槽座角(SNA)、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上下齿槽座角(ANB)低于对照组,上中切牙至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上中切牙切缘最下点至腭平面的距离(U1C-PP)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位移距离、间隙关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覆盖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磨牙最大咬合力(MF)、咬合速率(SO)高于对照组,最大合力时间(MFT)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调节成人高角[牙合]头影指标,改善面部软硬组织突度,从而矫正[牙合]覆盖,提高咬合能力。
卓杰派曾小騄郑晓琳
关键词:头影测量咬合功能
重度[牙合]患者的矫治1例
2023年
一、病史摘要患者男,19岁.主诉:前牙咬不上且逐渐加重2年.患者全身状况良好.二、临床检查面部检查:正面观:左右颜面部基本对称,面下1/3较长,侧面观:下颌后缩.口内检查:双侧磨牙近中关系,口内仅第二磨牙有咬合接触,前牙[牙合]9.5 mm,上中线右偏0.5 mm,下中线左偏1 mm.Spee曲线深3 mm,下牙列轻度拥挤(图1).
孙诗琪李倩雯田玉楼
关键词:第二磨牙下颌后缩咬合接触颜面部下牙列
骨性Ⅱ类牙合)患者的牙槽骨三维形态特征研究
唐滢滢

相关作者

张丽雯
作品数:12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应力分布 开[牙合] 摇椅形弓丝 畸形 光弹性
胡敏
作品数:828被引量:2,38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牵张成骨 下颌骨缺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王悦
作品数:37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头影测量 正畸 安氏 肌电图 盐酸利多卡因
王雨生
作品数:28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电刺激 三叉神经 颏神经 肌电图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程洁
作品数:19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CASPASE-12 正畸治疗 髁突软骨细胞 偏侧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