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2篇“ 开裂行为“的相关文章
- 结构胶发生挤出开裂行为的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胶发生挤出开裂行为的预测方法,包括:制备结构胶样品;对所述结构胶样品进行应力扫描测试,得到第一测试数据,所述第一测试数据包括所述结构胶样品的屈服转变曲线和屈服应力值;根据所述第一测试数据来判断所述结构...
- 吉明磊林珊珊陈翠萍冯泉峰
- 重水堆压力管延迟氢化物开裂行为研究进展
- 2025年
- 压力管是重水堆中重要的结构部件,其服役性能是确保重水堆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延迟氢化物开裂(DHC)是压力管服役过程中最重要的潜在风险之一,因此研究压力管的DHC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DHC行为测试的实验方法、机理和模型以及DHC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潘春婷明洪亮石秀强鲍一晨王俭秋王俭秋
- 关键词:重水堆压力管
- 强风化水库岸坡消落带泥岩开裂行为分子模拟研究方法
- 本发明适用于岸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强风化水库岸坡消落带泥岩开裂行为分子模拟研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消落带处紫红色强风化泥岩的矿物组成,得到测定结果;建立泥岩裂缝微观模型;对泥岩裂缝微观模型中蒙脱石晶层表面吸附水分...
- 张振华崔文天刘志丹奚邦禄徐国娟
-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开裂行为多尺度模拟研究进展
- 2025年
-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克服了普通混凝土延性差、裂缝控制能力弱的缺点,当前针对混凝土断裂力学的机理分析主要依据微、宏观试验数据进行,但该过程耗时耗力且无法直观展示开裂过程中纤维–基体间的应力传递及异相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交互作用,而计算机模拟技术凭借高效、可视化、低成本的优势为精准预测、深入分析试验结果提供了强力支撑。为全面了解当前ECC拉伸开裂行为多尺度模拟的研究现状,将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有限元模拟)、近场动力学和人工神经网络按纳、介、宏观3类尺度、4类方法分类概述其对ECC拉伸开裂行为的模拟。纳观尺度方面,分子动力学从分子或原子层面出发,着重分析未改性及改性纤维对ECC变形过程中纤维–基体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机理。介观尺度方面,数值(有限元)模拟重点关注纤维、基体及其界面特性等宏、细观因素对ECC拉伸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宏观尺度方面:近场动力学模拟针对ECC多缝开裂特性研究较少,其主要基于非局部作用分析了普通及纤维增强混凝土在不同方向荷载下的开裂演化行为;人工神经网络对ECC的力学性能预测有一定研究,但该方法主要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实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预测相关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论述了4种模拟技术在ECC拉伸开裂行为中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 雷东移武志盈贾昊瑄于龙王冰汤金辉李莹李炎隆刘加平
- 关键词:高延性分子动力学人工神经网络
- 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多相不锈钢点蚀及氢致开裂行为研究
-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韧性已经成为金属材料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多相组织调控技术在提高低碳钢的强韧性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借鉴该技术有望获得比目前双相不锈钢具备更优异力学性能的多相不锈钢(multiphases stainl...
- 柳蒙浩
- 关键词:点蚀氢脆不锈钢
- 基于综合性能试验的混凝土早期开裂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突破单因素改善其早期稳定性,进行了多因素补偿混凝土各性能缺陷方面的研究.基于调控混凝土配合比开展了胶凝材料水化热、混凝土早期收缩试验和大板加速开裂试验.通过相关收缩机理分析了不同混凝土拌和物的开裂行为;运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了混凝土大板裂缝经时开裂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稳定型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增加浆体的和易性,结合66.7%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和矿渣粉与水泥质量比)、较好级配碎石和0.29的水胶比有利于延长混凝土的初裂时间和控制裂缝宽度,即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同时,该调控手段也可以降低浆体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此外,混凝土裂缝宽度的经时变化规律很好地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
- 王骞郑忠良尤博张兆彪李宇翔曹明莉
- 关键词:水化热开裂行为抗裂性能矿物掺合料
- 敏化处理对AA5083铝合金的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铝镁系合金被广泛用于船舶建造和海洋结构,但是在服役过程中会在晶界析出低腐蚀电位的富镁相,引起环境断裂问题。研究了175℃/100 h敏化处理对铝合金AA5083的Al-Mg相析出行为、晶间腐蚀、电化学行为和应力腐蚀开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敏化前后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结果表明,原始态材料不发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而经过敏化处理后,100 nm厚的β'-Al_(3)Mg_(2)或β-Al_(3)Mg_(2)相在晶界析出,导致材料发生严重的晶间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应力腐蚀开裂。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是在裂纹尖端析出相的阳极溶解以及溶液酸化引发氢脆的协同作用下发生的。
- 刘世凡高文斌顾小燕黎文航罗翊宸
- 关键词:晶间腐蚀电化学行为应力腐蚀开裂
- 模拟压水堆一回路环境下冷应变对321不锈钢高温电化学行为和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321不锈钢是常用的压水堆结构材料之一,在成型加工和服役期间易因各种因素发生冷应变,使其性能发生改变。本文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环境中,测量了不同冷应变量321不锈钢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热应变样品作为对比;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了冷应变试样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样品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冷应变使基体发生了由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而高温抑制了这一过程。随着应变程度的增大(至20%),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膜电阻随马氏体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裂纹萌生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优先发生氧化腐蚀,保护了奥氏体基体,抑制了应力腐蚀裂纹萌生。
- 李东兴曹晗高俊宣郑全张鹏钟巍华杨文
- 关键词:压水堆高温电化学应力腐蚀开裂
- SiC/SiC_(f)复合材料包壳管在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 2024年
- 针对SiC/SiC_(f)复合材料包壳管,采用三点弯加载方法,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工况的高温高压水中开展了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通过腐蚀形貌分析了该材料的抗SCC能力。结果表明:在三点弯加载和高温高压水环境的作用下,该复合材料包壳管外涂层发生氧化及腐蚀溶解,部分区域出现裂纹扩展和涂层剥落现象,而涂层剥落又进一步加剧了外涂层的腐蚀溶解,导致外涂层过早失效和SiC纤维层暴露;在应力和水化学环境的耦合作用下,中间层SiC纤维出现腐蚀溶解和裂纹扩展现象,SiC纤维层表面的裂纹扩展没有明显的取向性,交叉裂纹的不断产生最终导致纤维层的断裂和整体失效。在涂层表面的孔隙缺陷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成为裂纹萌生位置,需优化涂层制备工艺。
- 汪峰肖嘉
- 关键词:包壳管
- 同成分的超细贝氏体钢和Q&P钢在海水中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对比研究
- 2024年
- 采用显微表征方法(SEM、XRD、EBSD),电化学测试和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的先进高强度钢(超细贝氏体钢、Q&P钢)在海洋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等温工艺的超细贝氏体钢中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细化,出现了较多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获得了较高的强度与延伸率。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与残余奥氏体形成微电偶效应,贝氏体铁素体电位较低作为阳极发生溶解,活性溶解位点诱发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此外,超细贝氏体钢中晶粒较细,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力集中较小,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对裂纹产生钝化作用,使其具有更低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采用淬火配分工艺的Q&P钢中马氏体板条较为粗短,薄膜状残余奥氏体较少。碳由马氏体分配到残余奥氏体中,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形成微电偶效应,电化学腐蚀速率明显增大。Q&P钢组织中的块状残余奥氏体会在应力作用下变形为脆性马氏体,引发应力集中导致裂纹形核,同时产生位错堆积和残余微应力,进一步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及扩展。
- 苏志诚张弦程焱刘静吴开明
-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应力腐蚀开裂
相关作者
- 李晓刚

- 作品数:1,161被引量:4,786H指数:32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大气腐蚀 不锈钢 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电化学
- 刘智勇

- 作品数:258被引量:1,03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开裂 不锈钢 应力腐蚀行为 管线钢
- 谢飞

- 作品数:132被引量:691H指数:14
-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X80管线钢 电化学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 X80钢 管线钢
- 于美

- 作品数:289被引量:5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石墨烯 阳极氧化膜 铝合金 阳极氧化 耐蚀性
- 刘建华

- 作品数:519被引量:1,580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铝合金 钛合金 微生物腐蚀 石墨烯 阳极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