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8篇“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被引量:10
2006年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异质B细胞淋巴瘤,其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预后各异。近年来,对DLBCL进行了量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试图对其进一步分型。作者综述DLBCL的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王焱周晓军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预后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王文岭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包芳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lymphom,DLBCL)是恶淋巴瘤中发病最多的一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左右。DLBCL的概念最早由Harris、Jaffe、Stein等组成的In...
周晓军王焱
关键词:细胞淋巴瘤
文献传递
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系统评价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维泊妥珠单抗的药物经济学价值以及经济,为我国医保准入和医院药品遴选等相关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查询建库至2024年4月1日公开发表的维泊妥珠单抗药物经济学研究,对研究设计、研究质量、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及敏感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来自4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主要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为成本-效用分析,3项研究采用分区生存模型,5项研究采用马尔可夫模型。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复发或难治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方面,含维泊妥珠单抗的治疗方案,与传统一线治疗方案相比具有成本-效果优势,与塔法司他单抗+来那度胺治疗方案相比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在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初治方面,除1项研究外,含维泊妥珠单抗的治疗方案,与一线治疗方案相比均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目前有关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经济学评价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背景、对照组、模型假设的差异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不同。在中国人群中,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经济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李理总罗兴献周越黄琳贾月萍封宇飞张晓红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经济学
表现为环状肉芽肿的原发皮肤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腿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原发皮肤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腿型(PCDLBCL-LT)是一种罕见的皮肤B细胞淋巴瘤,具有较高的侵袭和复发风险,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男,47岁,右侧腰部环状红斑1个月。组织病理示量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20、CD79a、Bcl-2阳,Ki-67增殖指数达80%。患者接受R-CHOP方案化疗五程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2年半未见复发。本病例提示PCDLBCL-LT可能以环状肉芽肿样皮损为表现,易误诊,需结合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并及时进行系统治疗以改善预后。
陈伟权黄敬然王蕾方零露周英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环状利妥昔单抗
徐力辨治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经验
2025年
徐力教授认为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毒为标。提出“三段六辨”抗癌模式。治疗上采用三段分期,即辅助治疗期、维持治疗期、姑息治疗期,根据疾病的各个阶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结合六辨原则,即识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指标水平、病机特点、证候虚实及兼夹症状,进行精确的DLBCL治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苏雪雪徐力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名医经验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及血管内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肿细胞较少时的血涂片形态学特点及阅片经验分享
2025年
目的 探讨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血管内B细胞淋巴瘤(IVLBCL)患者出现外周血侵犯时镜下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分享血涂片阳检出的阅片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8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首诊触发血细胞复检规则并进行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查的4例DLBCL确诊患者和8例IVLBCL确诊患者的外周血涂片标本和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不明原因发热10例、盗汗4例、体重下降7例,淋巴结肿7例、其中全身多处淋巴结肿5例,肝2例,脾8例;以上DLBCL和IVLBCL患者出现外周血侵犯时,使用低倍镜浏览患者外周血涂片可于血膜边缘及尾部残留血边线处见直径达正常淋巴细胞2倍及以上的特征异常淋巴细胞或噬血细胞;该类细胞胞体,染色质成熟程度不一,可呈条索样排列;细胞核形不规则,可见扭曲、折叠、切迹;胞质呈现强嗜碱,颗粒少见。结论 血常规提示两系或三系减低时,应查看患者临床病历。若见全身B症状(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体重减轻、盗汗),肝、脾或淋巴结肿,外周血涂片应首先重点查看血膜边缘及残留血边线中是否存在直径的涂抹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或噬血细胞,然后在低倍镜下浏览血片头部或头体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淋巴细胞,以及时提示临床。尤其见噬血细胞时,应警惕淋巴瘤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王庚张镓王欣黄媛毛镭篥韩红张馨霏伍博深连荷清方喆君李柏蕤吴卫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涂片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对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
2025年
目的基于^(18)F-FDG PET/CT开发影像组学评分(RS),结合临床等相关因素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个体化预测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2年无事件生存(2-EFS)并进行模型的可解释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山西医科学第一医院自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91例DLBCL患者[男49例、女42例;年龄(57.8±12.8)岁]。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63)和测试集(n=28),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进展组和进展组。从治疗前PET/CT图像计算全身PET半定量参数,并从患者的最靶病灶中提取328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开发RS。通过χ^(2)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进行临床及PET特征的差异分析。分别结合临床、PET特征、RS构建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通过ROC AUC等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使用适形加法解释(SHAP)进行模型的可解释分析。结果91例患者中,32例发生进展、59例未进展。训练集与测试集间的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0.06~1.84,U值:665.00~763.00,均P>0.05)。训练集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χ^(2)=4.87,P=0.027)、髓细胞病毒癌基因(MYC)蛋白表达(χ^(2)=4.29,P=0.038)、肿代谢体积(MTV;U=307.00,P=0.038)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ASSO筛选出7个影像组学特征。在不同特征组合的XGBoost模型中,IPI评分、MYC蛋白表达、MTV联合RS的综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训练集AUC=0.73,测试集AUC=0.70)。通过SHAP分析,RS是最优模型中最具预测的特征。结论IPI评分、MYC蛋白表达、MTV联合RS的机器学习综合模型能有效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基线^(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可作为DLBCL预后评估的潜在手段。
崔曹哲马柠王倩楠李肖萌李亚渊武志芳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Caspase-3、c-Myc表达的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分析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骨髓细胞病毒癌基因(c-Myc)的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选取2017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DLBCL患者作为DLBCL组,另选取同期96例反应增生淋巴结炎(RHL)患者作为RHL组。比较两组术前组织中Caspase-3、c-Myc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DLBCL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组织中Caspase-3和c-Myc表达的相关;根据1年后随访结果,比较生存患者与病死患者组织中Caspase-3和C-Myc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LBCL组组织中Caspase-3、c-Myc阳表达率低于RHL组(P<0.05)。不同病理参数患者的Caspase-3比较:Ann Arbor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non-GCB型低于GCB型,IPI评分0~2分患者高于3~4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阳表达率比较:IPI评分0~2分患者高于3~4分患者,结内低于结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织中Caspase-3表达与病理分类呈正相关(P<0.05),与Ann Arbor分期、IPI分数呈负相关(P<0.05);c-Myc表达与IPI评分、原发部位呈负相关(P<0.05)。生存患者组织中Caspase-3和c-Myc阳表达率低于病死患者(P<0.05)。联合检测Caspase-3和c-Myc的敏感度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DLBCL组织中Caspase-3、c-Myc的表达与DLBCL的疾病进程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预后的重要依据。
杨帅陈芙蓉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预后

相关作者

刘勇
作品数:387被引量:963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P53 胃肿瘤
赵彤
作品数:245被引量:8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基因重排 病理学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赵维莅
作品数:323被引量:99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B细胞 利妥昔单抗
李军民
作品数:226被引量:96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 预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刘卫平
作品数:327被引量:1,861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