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9篇“ 弹黏塑性模型“的相关文章
- 基于弹黏塑性模型的部分排水柱孔扩张分析
- 2024年
- 孔穴扩张的速率效应不仅与孔穴周围土体的排水条件有关,还与土体的率相关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现有孔穴扩张理论多聚焦于土体部分排水条件引起的率相关性,较少关注土体排水条件和率相关力学特性的联合影响效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基于过应力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分析了考虑部分排水条件的柱孔扩张过程,围绕孔壁处土体的径向总应力、剪切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随扩孔的发展规律,探讨了土体率相关力学特性对孔穴膨胀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当仅考虑土体部分排水条件时,径向总应力和剪应力随加载速度增加而单调减小,其中,扩孔初期,当扩孔速度在10^(-4)~10^(-1)mm/s范围内时,其对径向总应力的影响较小。当同时考虑部分排水条件和土体率相关力学特性的影响时,扩孔初期,径向总应力和剪应力随扩孔速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这一规律与Burswood黏土和湛江黏土的原位自钻旁压试验结果一致;随着扩孔的进行,径向总应力和剪应力随加载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土体黏塑性参数(γ^(vp)和n)的敏感性分析显示,相同扩孔速度下,径向总应力、剪切强度和初始剪切模量随γ^(vp)或n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小。扩孔速度、土体渗透系数、超固结比对孔壁处土体的排水条件影响较大,对参数γ^(vp)和n的影响相对较小。土体排水条件可通过无量纲速度V进行评价,部分排水条件对应的V值范围为0.04~250.00。建议在应用柱孔扩张理论分析黏性土相关问题时考虑土体力学性能的时间相关性。
- 陈成陈成孙中华张先伟张先伟王勇张军杰
- 关键词:黏性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
- 基于弹黏塑性模型的软土路基长期沉降分析与预测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针对软土路基蠕变及沉降计算问题,基于殷建华弹黏塑性模型,以实际工程应用角度切入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改进。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用户自定义本构程序开发接口UMAT对该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及开发工作的正确性。以广东省中开高速软基段为工程实例,利用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子程序及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弹黏塑性模型能够更加符合实际的描述软土路基黏土体的蠕变特征,本弹黏塑性模型及相关开发在工程应用上可行,操作性较高。可以利用本弹黏塑性本构子程序对软黏土路基进行快速、准确的沉降预测。为软黏土路基的沉降计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李帅王俊飞王海丰
- 关键词:软土路基弹黏塑性模型二次开发
- 岩石软化时效变形的弹黏塑性模型表征被引量:1
- 2018年
- 为同时描述岩石应变软化以及时间相依的变形特征,基于超固结土的下负荷面模型,依据相对过应力思路,以Hashiguchi的下负荷面为参考屈服面,建立一种能表征岩石软化时效变形特征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相对于原下负荷面模型,新模型增加了2个能通过不同应变速率三轴压缩试验测定的率敏性参数c0和m',并结合岩石的特点用弹性模量E0和变形模量Ed代替原模型中的回弹指数κ与压缩指数λ。新模型采用以当前应力、黏塑性应变以及黏塑性应变速率为状态变量的动屈服准则函数,给出了基于Newton-Raphson迭代的应力积分算法,且成功地将其嵌入到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利用新模型对岩石率敏性三轴试验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清晰、简单可测,能正确描述岩石的率敏性及应变软化等特征,可用于复杂边值问题的有限元计算。
- 王智超周丁王维国胡茜
- 关键词:岩石弹黏塑性模型本构关系
- 基于等时曲线的软黏土弹黏塑性模型
- 软黏土的变形与时间密切相关,包括固结效应与蠕变效应两部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土体的变形及长期变形。在Bjerrum等时曲线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能描述软黏土变形时效特性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将此模型代替一维Terza...
- 罗庆姿陈晓平袁炳祥冯德銮
- 关键词:软黏土时效特性弹黏塑性
- 基于等时曲线的软黏土弹黏塑性模型被引量:3
- 2018年
- 软黏土的变形与时间密切相关,包括固结效应与蠕变效应两部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土体的变形及长期变形。在Bjerrum等时曲线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一个能描述软黏土变形时效特性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将此模型代替一维Terzaghi固结理论中的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并进一步考虑非线性渗流的影响,实现了一维条件下蠕变–固结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本模型中共有8个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均可通过室内试验简单获取,利用Crank-Nicolson有限差分格式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可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为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对室内一维K0侧限固结试验及Leroueil和Kabbaj的等应变率试验成果进行了模拟,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
- 罗庆姿陈晓平袁炳祥冯德銮
- 关键词:软黏土时效特性弹黏塑性
- 一个描述软黏土时效特性的一维弹黏塑性模型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了描述软黏土一维应力-应变关系的时效特性,基于Bjerrum的等时间线体系,提出等黏塑性应变率线概念,推导了黏塑性应变率与黏塑性应变增量的关系,建立了软黏土的一维弹黏塑性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建模型与3种典型的一维弹黏塑性时效本构模型的内在联系,表明新建模型与其他3种模型在本质上是等效的,且形式更简洁,物理意义更明确;利用新建模型对软黏土的固结-蠕变耦合效应、应变率效应、应力松弛效应等时效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得到了相应的解析解;结合宁波软黏土的一维固结试验,阐述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用新建模型对宁波软黏土的固结-蠕变试验、温州软黏土的一维多级等应变率试验、香港海相软黏土的一维应力松弛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新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建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软黏土的一维时效特性。
- 柯文汇陈健盛谦栗晓龙黄珏皓
- 关键词:软黏土弹黏塑性模型时效特性蠕变应变率效应应力松弛
- 结构性软黏土的一维弹黏塑性模型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研究结构性软黏土一维压缩变形的时效特征和结构破坏特征的耦合效应,首先,基于Bjerrum的等时间线体系,提出等黏塑性应变率线概念,建立非结构性软黏土的新型一维弹黏塑性模型;然后,在大量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揭示了一维压缩过程中压缩指数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土体结构渐进破坏的新型描述模式;仿照特征体积,定义了"本征体积"和"本征应变"的概念,得到了结构性软黏土的"本征压缩定律",并推导了结构性软黏土的蠕变方程,构建了结构性软黏土的一维弹黏塑性模型。最后,阐述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所有参数均可通过试验直接确定,并用本文模型对宁波天然软黏土的常规压缩试验和长期蠕变试验、Berthierville clay、Ariake clay的一维等应变率压缩试验进行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结构性软黏土一维压缩变形的时间效应和结构破坏效应,为建立结构性软黏土三维时效本构模型奠定了基础。
- 柯文汇陈健盛谦
- 关键词:软黏土时效特性弹黏塑性应变率
- 弹黏塑性模型及其在预压处理软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准确计算预压荷载作用下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为目的,分析了不同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土体的应力变化。提出了用弱化应力路径变化过程的弹黏塑性模型表示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结合经典比奥固结理论,推导了预压荷载作用下土体沉降计算的有限单元法。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结果表明:(1)不同预压方法的加固机制和应力路径均不相同。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是一不等向的正压固结过程,真空预压法则是在负压作用下的等向固结过程;(2)弹黏塑性模型是不受瞬时施加应力的大小及具体应力路径变化过程影响的软土流变模型,运用于预压荷载作用下的软基时具有不考虑应力路径和不划分主次固结的优越性;(3)在比奥固结理论中,用弹黏塑性模型反映软土的物理方程时,可计算软基考虑了弹黏塑变形性质的固结沉降和工后沉降;(4)弹黏塑性模型的软土体黏性参数?/V和塑性参数?/V对竖向位移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 扈胜霞陈育民闫竹玲
- 关键词:工后沉降弹黏塑性模型有限单元法
- 预压作用下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及弹黏塑性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揭示软土固结蠕变机制,计算软基"工后沉降",开展了室内模拟真空、堆载以及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的固结蠕变三轴试验及三轴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试验。建立了能考虑微观结构改变的弹黏塑性(EVP)软土蠕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原状软土样在真空预压、堆载预压、联合预压3种预压荷载作用下,固结过程和蠕变过程具有耦合效应;土体微观结构参数的改变与宏观工程性质的改变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EVP模型弱化了具体应力路径的变化,其反映弹性的参数和反映黏塑性的参数可由微观结构参数确定;改进的EVP模型既能计算土体的弹黏塑性变形,也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变化,能更全面地反映土变形的实质。
- 扈胜霞
- 关键词:软土微观结构
- 各向异性弹黏塑性模型在ABAQUS中的研发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将Perzyna过应力理论与临界状态理论相结合,并引入Wheeler旋转硬化法则,提出一个能描述土体初始各向异性及应力诱发各向异性的三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模型考虑流变发生的下限,在三维应力空间,模型存在形状相似的静屈服面及动态加载面。采用缩放形式的幂函数。本构模型数值算法采用回映算法,借助ABAQUS软件UMAT子程序接口实现。并通过对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的模拟,确定合适的积分步长。此后,分别对三轴不排水蠕变试验及常应变率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进行了模拟。模拟中通过设置不同参数值,可将模型退化为各向同性模型,并对这两种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1)对于三轴不排水蠕变,在低剪应力水平下,各向同性模型和各向异性模型模拟的结果相差不大,而在高剪应力水平下,各向异性模型模拟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2)对于常应变率加载试验的模拟,模型合理反映了土体不排水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现象。
- 钦亚洲李宁许建聪
- 关键词:各向异性弹黏塑性模型ABAQUS软件
相关作者
- 胡亚元

- 作品数:85被引量:5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蠕变 本构理论 饱和土 等效时间 弹黏塑性模型
- 许建聪

- 作品数:114被引量:92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 研究主题:边坡 预警预报 弹塑性有限元 碎石土滑坡 稳定性分析
- 钦亚洲

- 作品数:30被引量:1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围岩 ABAQUS软件 让压锚杆 预处理 软岩隧道
- 陈晓平

- 作品数:116被引量:1,624H指数:2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软土 固结 蠕变 土力学 软土地基
- 盛谦

- 作品数:428被引量:3,572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岩石力学 三峡工程 地下厂房 岩体 地下洞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