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篇“ 征地行为“的相关文章
- 新《土地管理法》对征地行为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将为下一阶段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节约集约利用、绿色环保发展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是国家运用其行政权力把农民集体十地转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在法制完善的社会里,土地强制征收要有法定事由才能进行。
- 刘崴谢飞周伟民郑晓莉
- 关键词:《土地管理法》强制征收法定事由农民集体征地行为法制完善
- 农村征地行为引发的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陆丰市乌坎村为例
- 2018年
- 农村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村土地的征地拆迁冲突使拆迁矛盾成为社会首要矛盾,且是各类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点,严重者还导致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每年数万起该事件中一半的引发原因是征地拆迁.农村征地冲突事件表明农村征地冲突治理陷入困境.我们不应当简单照搬西方治理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中国农村征地冲突,其治理还是应当回到冲突各方主体本身,剖析它们的博弈过程和博弈选择,才能找到更符合中国农村的征地冲突突破困境的思路,这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改进社会治理程度、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和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要求.
- 林子阳
- 征地行为中地方政府形象差异研究
- 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自媒体环境中,面对多源信息的符号幻象性、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性,以及“E社会传播”所带来的信息现代传播方式等新的变化,地方政府经受着多重考验和严峻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在征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形象差异化问...
- 雷霆
- 关键词:征地行为地方政府
- 虚拟与现实:甘肃A地征地行为引发的地方政府形象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地方政府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一种评价,不同社会群体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评价。本文基于失地农民、网民、公众的不同视角,构建了地方政府的三类形象分层和两路传播机理(人际传播:实体形象→公众形象;网络传播:实体形象→虚拟形象→公众形象),然后通过内容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影响地方政府形象差异的五个假设。研究表明:(1)失地农民、网民和公众三个群体在利益补偿方面对地方政府形象的认知差异性较大,但在权益维护方面认同程度较高;(2)人际传播中,失地农民与公众对利益补偿的满意程度一致性认同较高,进而在利益补偿维度地方政府形象较好,在权益维护维度较差。在网络传播中,失地农民与网民对权益维护满意程度一致性认同较高,进而在权益维护维度地方政府形象较好,而在利益补偿维度较差。遵循现代治理重在修复较大差异的原则,本文针对人际传播机理中的信息扭曲问题,提出了构建"沟通—协商—反馈"机制的建议;针对网络传播机理中的信息扭曲问题,提出了"地方政府-农民-社会"多元参与的建议。
- 雷霆蔡文成
- 关键词:失地农民征地行为网络信息传播网络治理
-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征地行为的规范分析
- 2015年
-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纵深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谈及城镇化就无法回避征地这一话题。针对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人"错位、"土地所有者"和"监督者"越位、"补偿方式"和"政府规章"缺位等失范行为,尝试归纳出所存在的官员考核体制缺陷、政府权力无限扩大以及规章制订涉及问题较广等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官员考核晋升制度、推进有限政府建立、建立失地农民长远利益保障机制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帮助政府征地规章的完善等对策。
- 李浩张凯
- 关键词:城镇化政府征地失地农民
-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严防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
- 2013年
- 针对近期个别地方相继发生的暴力征地事件,5月13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的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征地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征地。杜绝暴力征地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知》提出五点明确要求:一要强化思想认识,严防因征地引发矛盾和冲突。积极稳妥地做好征地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同时,要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不得强行实施征地,杜绝暴力征地。
- 关键词:征地工作违规
- 征地行为的风险规避研究
- 土地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对保证国家获得必需的建设用地、促进城市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面对土地征收后的高额增值收益诱惑,仅为公共利益需要而进行的土地征收范围被人为扩大,违规、无序征收土地现象频发。在政府追逐高额收益盲目征地的...
- 吴黎
- 关键词:土地征收风险规避征地行为农民权益
- 城市扩张中地方政府征地行为的角色定位研究
- 2013年
- 在以土地非农化为特点的城市扩张中,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权力和利益的代理者、当地利益的保证者,更是具有独立利益的"理性人"。在征地过程中,从微观上看,地方政府扮演着"独断者"、"经济人"、"透明人"的角色;从宏观上看,其角色由"‘X’型剪刀式"向"‘Y’型漏斗式"转变,越位、错位、缺位并存。上述问题根源于制度、政府自身和被征地方的缺陷,地方政府的应然角色包括"公共利益的捍卫者而非争利者"、"土地市场的产权界定者而非垄断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非规避者"、"城市精明增长的规划者而非破坏者"。
- 李丹
- 关键词:地方政府征地角色
- 征地行为的社会风险规避机制探析——以河北省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土地征收行为满足了城市各项建设的用地需求,同时又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健全,导致征地行为社会风险凸显,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在分析土地征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征地行为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试图从主动预防及控制、被动处理、加强公众参与及监督管理角度,构建风险规避机制,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 吴黎许月明吴婧
- 关键词:土地征收社会风险风险规避
- 试从公私权零和博弈的角度探讨国家征地行为对农民权益的侵害被引量:1
- 2012年
-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国家征地行为是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由于公共权力的特殊性,免不了侵害私人权利,进而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故保护农民权益必须对公共权力及政府征地行为进行明确界定。
- 陈道能
- 关键词:私人权利零和博弈土地权益
相关作者
- 刘迪平

- 作品数:13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地方政府 征地行为 征地
- 吴黎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征收 风险规避 征地行为 集市 马尔柯夫模型
- 刘文芳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城市化 征地行为 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 硬实力
- 陈国富

- 作品数:48被引量:32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官僚制 法经济学 契约 产权 布罗代尔钟罩
- 谢建定

- 作品数:39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国土资源局
- 研究主题:征地 房屋拆迁 房屋拆迁工作 城市化进程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