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3篇“ 循经推拿“的相关文章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临床观察
2025年
探究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分组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关指标改善水平均更佳(均P<0.05)。结论 为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疼痛和炎症反应,促进颈椎、腰椎等肢体功能恢复,提升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王玥秋
关键词:针灸循经推拿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针灸+推拿应用在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71例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遵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36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纳入35例,加用针灸+推拿),评价组间腰屈曲活动度、疼痛因子。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腰屈曲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β-E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推拿可以改善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腰屈曲活动度,调节疼痛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赵先一
关键词:针灸循经推拿老年颈肩腰腿痛
推拿治疗风热外侵型聤耳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治疗风热外侵型聤耳的疗效。方法 41例(54耳)风热外侵型聤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28耳)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1例(26耳)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6.19%,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愈率35.00%,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复发率,观察组14.29%,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适满意度和自由分享度均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推拿及有效护理治疗风热外侵型聤耳疗效满意,是治疗耳疾的安全、无创的新方式。
董晓婕段晓情
关键词:推拿舒适护理
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骄阳
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对慢性腰腿痛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对慢性腰腿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推拿治疗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作频率;评估患者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程度;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下肢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肿胀、功能受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JOA、F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推拿能有效提高慢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程度,提高患者的腰椎、下肢功能,降低复发率。
鲁志霞吴伟斌
关键词:慢性腰腿痛循经推拿穴位贴敷疼痛肿胀
头针联合推拿治疗对小儿脑瘫肌张力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探讨头针联合推拿治疗对小儿脑瘫肌张力高的临床疗效。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头针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肌张力、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腱反射、肌张力、阵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针对小儿脑瘫肌张力高患儿采取头针联合推拿治疗可降低患儿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促使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王惠孙海鹏
关键词:小儿脑瘫循经推拿
大鼠膀胱推拿按压仪的研制及对焦虑大鼠模型效应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制智能化模拟手法参数仪器,探索仪器对焦虑大鼠的抗焦虑作用机制。方法:采用YLS-34A大鼠膀胱推拿按压仪(简称YLS-34A按压仪),针对30只SD大鼠,即对照组、模型组、膀胱推拿组(BMM组),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大鼠的糖水偏好试验、尾悬架试验、强迫游泳试验行为学;检测海马炎症小体的NLRP3/NF-κB信号蛋白的变化。结果:YLS-34A按压仪能有效固定大鼠,自动化准确标定大鼠背部穴位,改善大鼠糖水偏好、悬尾不动时间、强迫游泳时间等焦虑样行为;显著降低焦虑症大鼠海马NLRP3/NF-k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YLS-34A大鼠按压仪能为大鼠实验量化操作提供一种可靠工具,膀胱按压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与抑制海马NLRP3/NF-κB信号通路有关。
陆萍郭光昕张帅攀杨玉真何佩李晓峰房敏
关键词:焦虑症
健康教育联合推拿对围绝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推拿对围绝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4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就诊的围绝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推拿组(MM组)和健康教育联合推拿组(HM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与MM组对比,HM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明显增加,HM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MM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M组、HM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分别为(16.93±1.14)分、(16.82±1.1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别为(68.06±6.19)分、(68.95±6.18)分,治疗后MM组、HM组JOA评分分别为(20.33±2.21)分、(23.87±3.27)分,ODI评分分别为(49.58±4.67)分、(36.07±3.43)分,治疗前,两组JOA评分、OD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HM组比MM组变化明显(P<0.05);治疗前,MM组与HM组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分别为(6.66±1.25)分、(6.29±1.23)分,治疗后,MM组与HM组NRS评分分别为(4.33±0.84)分、(3.09±0.47)分,治疗前,MM组与HM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组、HM组患者NR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HM组比MM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前MM组、HM组前屈活动度分别为(50.33±5.98)°、(50.62±6.01)°,侧屈活动度分别为(41.57±4.38)°、(41.12±4.35)°,旋转活动度分别为(30.88±3.29)°、(30.96±3.31)°,治疗后MM组、HM组前屈活动度分别为(64.37±6.85)°、(69.86±7.14)°,侧屈活动度分别为(47.33±4.92)°、(51.29±5.43)°,旋转活动度分别为(35.46±3.95)°、(39.72±4.34)°,治疗前,两组前屈、侧屈、旋转腰椎活动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屈、侧屈、旋转腰椎�
陈园园孟盈盈宋丰军
关键词:循经推拿围绝经期女性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活动度生活质量
推拿技术治疗肝郁脾虚型下肢骨折术后应激性血糖升高20例
2024年
目的:探讨推拿技术治疗肝郁脾虚型下肢骨折术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术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肝郁脾虚型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推拿技术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拆线及住院时间、骨质愈合时间。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拆线、骨质愈合早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下肢骨折术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肝郁脾虚型患者的血糖,缩短住院、创面愈合及骨质愈合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可供参考。
俞丹霞俞旭娟梁袁珺
关键词:循经推拿肝郁脾虚下肢骨折术后应激性血糖升高血糖
牵引法联合推拿对腰痛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牵引法联合推拿对腰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80例腰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牵引法联合推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背肌指标、腰部活动能力,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mJOA)评分均降低,观察组NRS评分、m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屈伸比降低,峰力矩、腰背伸展状态平均功率均升高,观察组腰背屈伸比低于对照组,峰力矩、腰背伸展状态平均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旋转、侧屈活动度均升高,观察组旋转、侧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牵引法联合推拿,可以迅速缓解患者各方面症状,降低疼痛程度,提升腰椎功能及腰肌力水平,增加腰屈曲活动度。
马观福生
关键词:牵引法循经推拿腰痛腰椎功能

相关作者

庞军
作品数:259被引量:1,243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推拿 亚健康 推拿治疗 亚健康状态 推拿疗法
唐宏亮
作品数:210被引量:1,295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推拿 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 推拿治疗 调治
雷龙鸣
作品数:305被引量:1,622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推拿 亚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
王开龙
作品数:143被引量:635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推拿 亚健康 推拿治疗 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洪玲
作品数:11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单纯性肥胖症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肥胖症 循经推拿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