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85篇“ 微生物污染状况“的相关文章
2022—2023年海南省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污染状况
2025年
目的分析2022—2023年海南省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4-2013,GB/T 18204.6-2013)对海南省6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进行采样与检测,并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进行结果评价。结果2022—2023年共采集检测样本5666份,总体达标率为92.2%。其中2022年的总体达标率(95.7%)明显高于2023年(90.5%),不同年份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不同类型场所样本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6,P<0.05),其中候车室总达标率最高为94.4%,健身房总达标率最低为79.0%。不同类别公共用品用具总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6,P<0.05),其中健身器械总达标率最低为79.0%,其次是美容工具和收银台,总达标率分别为83.0%和89.6%。监测的各类公共用品用具均检出细菌总数超标,其中2022年健身房健身器械和候车室自动扶梯的细菌总数达标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8.8%和81.8%;2023年美容店美容工具和健身房健身器械的细菌总数达标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8.0%和80.6%。此外,宾馆(酒店)、理发店、美容店、商场(超市)和健身房的部分公共用品用具有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2022—2023年海南省各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均存在微生物污染,主要不达标指标为细菌总数,建议继续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
曾月封丹李永忠杨夕唐天统何昌华
关键词: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2018—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饮用水安全问题,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2021年,采集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区、不同水源、不同水期的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检测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3项指标。结果共监测水样28598份,微生物指标合格水样25831份,合格率为90.30%;其中,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93.80%,99.90%和97.00%,且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和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随着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季节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菌落总数夏秋季检出数量最多,合格率较低;总大肠菌群以冬季检出数量较多,合格率最低;大肠埃希菌无明显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地区饮用水监测水样9306份,微生物指标合格水样9101份,合格率为97.8%;农村地区饮用水监测水样19292份,微生物指标合格水样17691份,合格率为91.7%。城市地区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高于农村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农村地区比较,城市地区饮用水中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肠埃希菌无明显改变。不同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微生物指标总体合格率94.56%、95.67%,枯水期微生物指标总体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份丰水期和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总体均呈现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丰水期)=288.28,χ^(2)_(枯水期)=248.87,P<0.01)。末梢水、出厂水和二次供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95.1%,92.6%和96.4%,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饮用水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菌落总数)=23.085,χ^(2)_(大肠埃希菌)=33.35,χ^(2)_(总大肠菌
王玉莹葛丽岩白国辉范耀春秦钰涵刘世宇
关键词:微生物饮用水
2015—2024年淄博市学生餐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近十年淄博市学生餐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保障学生餐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24年淄博市各区县采集的学生餐中的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5—2024年所检354份学生餐总体不合格率为4.80%,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不合格率为0.85%,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不合格率分别为1.98%、1.69%和0.28%。2015—2024年淄博市不同食品类别和学校类型学生餐微生物污染状况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不同采样季度学生餐样品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三季度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10.11%和7.95%。结论:淄博市学生餐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第二、三季度应加强监管。
武玉平杨爱青徐一凡张茜汪洋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
2016—2023年包头市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
2025年
目的 调查2016—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微生物监测》要求,于2016—2023年在包头市10个旗县区采集食品样本,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8年共采集17个大类1358份食品样本,检出14种485株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26.58%(361/1358)。在11类检出致病微生物的食品样本中,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2.35%(227/536)和47.78%(43/90)。农贸市场、种植养殖场等采样环节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检出率分别为42.13%(75/178)、61.22%(30/49)。其中溶藻弧菌、弯曲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0.00%(8/20)、50.22%(113/225)。监测样本阳性检出率随年份增长逐年增高, 2016年阳性率为1.05%(2/190), 2023年达50.00%(100/200)。结论 包头市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较高,农贸市场等采样环节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贠庆茹庞梦婷解英波刘志红彭景贤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安徽省糕点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市售糕点的微生物污染的总体情况,对于糕点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进行评估,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地域性有代表性的数据。方法:在安徽省5个地、市的糕点零售店、超市以及农贸市场等地购买了1374份糕点样品,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其5个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了菌落总数项目、大肠菌群项目、金黄色葡萄球菌项目、沙门氏菌项目和霉菌项目。结果:1374份糕点样品合格率为97.3%,其中热加工糕点791份,合格率为98.9%;冷加工糕点583份,合格率为95.2%。其中,菌落总数检出率为1.1%,大肠菌群检出率为0,霉菌检出率为1.6%;致病菌总检出率为0。结论:冷加工糕点受微生物污染程度高于热加工糕点,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冷加工糕点的监管,控制食用安全风险。
王莹程潇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
2019-2021年三炮台微生物污染状况与标准研究
2024年
目的考察2019-2021年市场上流通的三炮台系列产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几个方面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并收集整理相关企业标准,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三年内共抽检三炮台样品257批次,其中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无不合格批次;大肠菌群及霉菌均出现不合格情况(不合格批次分别为3、19批次),需重点关注。结论霉菌及其毒素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2021年霉菌不合格率以企业标准判定,不合格率下降,但考虑到部分企业标准删减霉菌项目以及原始数值,霉菌污染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鉴于此,建议相关部门推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行业标准的建立,从而确保该类食品食用安全。
白雯静徐雪梅吴福祥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
水产品预制菜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捷、方便、高效的预制菜成为人们饮食追求的主流。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量大,但受微生物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结合水产品预制菜的产业现状,分析水产品预制菜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水产品预制菜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唐秋霞易灵红蓝志定
关键词:水产品微生物污染影响因素
2021年中国市售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了解中国市售熟肉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使用随机抽样原则,于2021年在全国采集熟肉制品5258份,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计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结果 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为1.66%(87/5254),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0.84%(44/5254)和0.78%(41/5252)。大肠埃希菌>100 CFU/g的样品比例为6.80%(357/5251),最大值达1.0×10~7 CFU/g,为采自零售店的散装猪头肉。金黄色葡萄球菌>1000 CFU/g的样品比例为0.13%(7/5254)。酱卤肉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65/2613,2.49%),肉灌肠类、油炸、熏烧烤类等熟肉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0%~1.45%。散装产品卫生状况显著差于预包装产品(P<0.05)。不同季度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季度最高(16/530,3.02%)。结论 2021年中国熟肉制品卫生状况有待提高。
杨舒然彭子欣杨大进
关键词:熟肉制品卫生状况食品安全
预包装酱卤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溯源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省预包装酱卤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四川省某预包装酱卤肉制品工厂52份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检测结果表明肉制品在腌制过程中被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随着加工进程逐渐降低,高温灭菌对降低终产品微生物污染有显著作用;经溯源分析,发现生熟区环境、工器具均被相同血清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结论该工厂人员卫生存在较大问题,生食区与熟食区存在交叉污染,建议企业严格把控生产环境和人员卫生,定期清洁消毒,降低加工环境与设备的污染、车间操作人员与食品交叉污染以及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以降低产品微生物污染风险。
余琳夏商周陈瑗贺巧玲陈学强李晶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14种易霉变饮片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表面真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考察14种易霉变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并对其污染真菌进行多样性研究。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8项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易霉变饮片的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和酵母菌总数(TYMC)、耐热菌总数(HRMC)及3类控制菌进行检查并采用平板法培养样品表面真菌,顶端纯化法获得单一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及菌体显微特征观察、分子鉴定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结果31批次易霉变饮片TAMC分布范围为250~2.45×10^(6)cfu·g^(-1),TYMC分布范围为5~6.6×10^(5)cfu·g^(-1),HRMC分布范围为0~30 cfu·g^(-1),除1批远志和1批甘草样品外,其余样品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均未超过1×10^(4)cfu·g^(-1),1批陈皮样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所有样品均未检出沙门菌,但控制菌检查项中检出重要条件致病菌,典型菌包括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阪崎克罗诺杆菌等。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序比对共鉴定106株真菌,归为16个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比31%、18%、17%。曲霉属中,鉴定出11株黑曲霉、7株黄曲霉、2株烟曲霉、1株杂色曲霉等致病性真菌。结论通过对易霉变饮片微生物污染及表面真菌多样性研究,可为其潜在的真菌毒素污染提供早期风险预警。
王燕章红段和祥刘绪平刘卫德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分子鉴定真菌多样性

相关作者

张丁
作品数:166被引量:965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食品安全 营养素 膳食 食品污染 食品
张秀丽
作品数:108被引量:861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菌 食品 沙门氏菌 血清型
刘继倩
作品数:48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毒力基因 疑似麻疹病例 IGM抗体 麻疹 福氏志贺菌
张流波
作品数:247被引量:1,58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消毒 消毒效果 杀菌效果 医疗器械 消毒剂
姚刚
作品数:369被引量:8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研究主题:肉牛 新疆褐牛 大肠杆菌 羔羊 大肠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