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篇“ 德主刑辅“的相关文章
- 论德主刑辅思想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2024年
- 德主刑辅思想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与社会治理,提出慎刑思想,主张不惟刑、不尚刑,注重发挥“刑”的预防功能,与现代刑事理念相契合,表现出刑法的谦抑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面对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各种新型犯罪,刑法在作出回应的同时,应当汲取德主刑辅思想的养分,审慎适用刑罚,兼顾刑罚的震慑与教化作用,减少犯罪,避免不当扩大犯罪圈与刑罚圈。
- 黄悦臻
- 关键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明刑弼教
- 从“德主刑辅”到“三治结合”: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 2024年
- 乡村治理植根于中国乡村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中,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深嵌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立足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回溯乡村传统治理模式,探析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如何激活并超越性借鉴传统治理资源精华,嬗递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治理理念,并探析其中的历史必然性。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基于治理主体、时代背景和顶层设计的变迁,乡村治理理念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直进行赓续调适,把握其中的历史逻辑和演进脉络,方能揭示中国式乡村治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 宋智敏胡深铸
- 关键词:乡村治理
- “德主刑辅”思想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启示
- 2023年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特别是“德法兼修”理念的凸显,对该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我国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根基的“德主刑辅”思想,对我们重新思考厘定“德”“法”的作用、把握处理好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系、贯彻落实好新课标具有启示意义。基于“德主刑辅”思想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实效性的增强,需要我们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申“以德为先”;提升教师的道德领导力,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价值引导作用;注重寻求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内容的关联点,促进二者的相辅相成;强化情感教育的渗透,发挥情感教育感化心灵的力量。
- 杜霞
- 关键词:德主刑辅课程建设
- “德主刑辅”与现代法治并不矛盾被引量:1
- 2022年
- 我们不能说现代法治是对“德主刑辅”的一种否定,更不能说“德主刑辅”与现代法治完全对立。在古今中西的时空变化之间,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法律历史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找准定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只有在认识历史真相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树立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 孙家红
- 关键词:德主刑辅现代法治民族自尊文化自信历史真相
- 孔子“德主刑辅”思想及“风草论”传播路径
- 2022年
- “德主刑辅”思想渊源于西周“明德慎罚”的政治指导思想。近年来传播学界提出的“风草论”说,总结了孔子“德主刑辅”思想的具体实践路径。“德主刑辅”的逻辑是以德治和教化为主体,以刑罚和法令作为补充手段,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风草论”则是对德行教化和权威教化这种双重传播模式的提炼,即孔子核心思想“仁”的体现的“涵化”方式。
- 罗一凡罗祎文
- 关键词:孔子德主刑辅
- 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治理路线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董仲舒是汉代的群儒首、帝王师。他标举的“德主刑辅”“正己而正人”治国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董仲舒“德主刑辅”思想,是针对秦之暴政的流毒余烈、汉初的无为之治、武帝时代的酷吏政治而提出来的,充分地表现出他对时代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他是一位正直的、有良心的知识分子。董仲舒虽建立了以阴阳五行为依据的宇宙、社会、人生的架构,但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谊礼知信之五常观念。他“德主刑辅”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突出人君及其官吏自正而正人的理念,所谓“五正”,即人君正,则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正、四方正;二是突出执政者以仁义礼乐教化万民的理念;三是突出官吏不要与民争利的理念。“奉天而法古”,董仲舒为“德主刑辅”思想建立了天道与圣人经典的权威根据,从而加强人君及其官吏不容置疑地实行德治的神圣责任感。
- 刘国民
- 关键词:德主刑辅治国理政天道
- 经世致用、德主刑辅:左宗棠法律思想探寻
- 2020年
- 左宗棠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军事、吏治和洋务运动三个领域,无论是军事实践当中所提出的“以法治军”“抚剿结合”,主政西部等地方所提出的“察吏”“亲吏”,还是洋务运动实践所提出的“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道本艺末”,其整个政治生涯都始终秉持“经世致用”“德主刑辅”的法治理念,开创了湖湘法治文化的新境界。为了深入了解左宗棠法律思想的社会背景、思想渊源和发展轨迹,通过对湘阴县左宗棠故居、左宗棠文化园等地进行了实地寻访,可以从历史碎片中充分挖掘湖湘法治元素。
- 谢时研
- 关键词:左宗棠法律思想经世致用德主刑辅
- 德刑共治:论“德主刑辅”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刑事政策的影响
- 2020年
- "德主刑辅"思想核心与我国现代刑事政策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论心定罪、亲亲得相首匿、严惩首恶都给予我国现代刑事政策以启示。在我国提倡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背景之下,应回归犯罪防治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之根本,将具有高契合度道德原则与刑事法律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我国刑事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 许莹
- 关键词:德主刑辅刑事政策犯罪治理
-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王霸结合——汉代国家治理模式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8
- 2019年
- 西汉儒者都十分重视反思秦法治模式的经验教训,试图确立长治久安的国家治理模式。陆贾提出"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的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思想。贾谊、韩婴重视礼义教化,强调礼法(刑)结合,先礼后法。董仲舒提出引礼入法、礼法合治,德刑兼用、德主刑辅,王霸结合、以王统霸,初步确立了汉代国家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对于今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韩星单长城
- 关键词:德主刑辅国家治理模式
-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王霸结合--汉代国家治理模式的确立及其现实意义
- 西汉儒者都十分重视反思秦法治模式的经验教训,试图确立长治久安的国家治理模式。陆贾提出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的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思想;贾谊、韩婴重视礼义教化,强调礼法(刑)结合,先礼后法;董仲舒提出引礼入法、礼法合治、...
- 韩星
- 关键词:德主刑辅国家治理模式
相关作者
- 孙喆

- 作品数:33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西汉 汉代 春秋决狱 德主刑辅 传统文化
- 张学强

- 作品数:72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理学 明清 教育思想
- 戴者春

- 作品数:41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市委
- 研究主题:法律 法治 农民 法律意识 治国方略
- 张晋藩

- 作品数:189被引量:85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中华法系 法文化 法制文明 综论 法律文化
- 韩星

- 作品数:169被引量:29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研究主题:儒家 儒学 《论语》 儒家思想 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