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心脑通络液“的相关文章
心脑通络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脑通络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冠心病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2组均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心脑通络。治疗前后检测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颈动脉彩超观察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及斑块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ET-1、TXB2、Sicam-1和Svcam-1,血清MDA、SOD均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通络可以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并经动脉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症状,保护血管内皮。
王龙千林鹏罗强黄蔚芳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血管内皮
心脑通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学指标及IL-6与TNF-α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心脑通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学指标及IL-6与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血脂康对照组(称为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心脑通络高剂量组(称为高剂量组)8只、模型组8只和心脑通络低剂量组(称为低剂量组)8只;除假手术组以外,其他4组使用球囊的受损方法结合高脂饲料的喂养方法来制作大鼠AS的模型;观察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情况、血浆黏度、红细胞的变形、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内TNF-α、IL-6水平及红细胞的变形、聚集指数均显著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下降效果更佳,与对照组、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通络可通过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来延缓AS的形成。
陈鹏陈宇娜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学指标
心脑通络治疗冠心病早搏气虚血瘀证40例临床观察
2018年
冠心病早搏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诱因之一,大多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脑通络是国家名老中医李延教授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用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本文对心脑通络治疗冠心病早搏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陈波杨环宇张建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冠心病早搏气虚血瘀证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老龄化社会
心脑通络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栓素B2、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观察心脑通络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栓素B2(TXB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的影响。方法将84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西医常规心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脑通络治疗。2组均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TXB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MDA、SOD及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及斑块Crouse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ET-1、TXB2、s ICAM-1、s VCAM-1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SOD及NO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值及斑块Crouse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但仅斑块Crouse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斑块Crouse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通络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陈鹏林晓慧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血管
心脑通络治疗冠心病早搏(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心脑通络治疗冠心病早搏(气虚血瘀型)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动态心电图指标,初步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对冠心病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42例门诊冠心病早搏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给予服用心脑通络...
张建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气虚血瘀冠心病早搏
文献传递
心脑通络治疗心脏神经症(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脑通络治疗气虚血瘀型心脏神经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心脏神经症患者共40例。全部患者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患者入选后口服心脑通络20ml,每日3次,疗程28天。记录...
牟雷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心脏神经症气虚血瘀
文献传递
心脑通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心脑通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分析评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临床选取门诊3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证型属气虚血瘀型的患者,给予心脑通络100...
杜平平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气虚血瘀
文献传递
心脑通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兔LDL-mRNA和VCAM-1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心脑通络对动脉粥样硬化兔LDL-mRNA和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心脑通络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脑通络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心脑通络低剂量组(低剂量组)、血脂康对照组,建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治疗2个月,RT-PCR法观察并检测不同时间点LDL-mRNA、VCAM-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与血脂康组、低剂量组相比,LDL-mRNA表达升高,VCAM-1mRNA表达降低(P<0.05);高剂量组对动脉硬化家兔LDL-mRNA及VCAM-1mRNA表达的影响较血脂康组显著(P<0.05),且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心脑通络可通过上调动脉粥样硬化兔腹主动脉细胞LDL-mRNA、下调腹主动脉细胞VCAM-1mRNA来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基因表达失调,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吴限吴晗孙靖亮孙朝军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动脉粥样硬化
李延教授运用心脑通络临床纪实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李延教授运用心脑通络治疗心与脑部疾病经验和疗效。方法:举冠心病、脑梗死、老年痴呆等验案分析其疗效。结果:临床验证颇多效验。结论:心脑通络益气化瘀、祛痰宣痹、滋肾养心、健脑益智、交通心肾,奏心脑同治之功。
崔健昆赵子墨李书霖李延刘慧蒋晓野曹家铭陈文阁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心脑同治
心脑通络对MCAO大鼠脑水含量及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心脑通络对MCAO大鼠脑水含量及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后脑水肿抑制机制,为心脑通络的临床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用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后24h和7d实验。采用干湿比重法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结果:心脑通络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轻缺血导致的脑组织水肿;心脑通络各剂量组对缺血24h和7d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尤以心脑通络高剂量组表现最为明显。结论:心脑通络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组织水肿;心脑通络能通过抑制脑组织AQP-4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崔健昆葛湘怡赵莹李书霖李延刘慧蒋晓野曹家铭于国强
关键词:心脑通络液脑水含量血脑屏障局灶性脑缺血

相关作者

吴限
作品数:66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脑通络液 大鼠脑组织 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 溃疡性结肠炎
李延
作品数:66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脑通络液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肝纤维化 名医经验
陈鹏
作品数:21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脑通络液 大鼠脑组织 脑梗塞 慢性心力衰竭 脑梗死
李书霖
作品数:50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心脑通络液 原络通经针法 血管性痴呆 凋亡指数
孙朝军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心脑通络液 动脉粥样硬化 ET-1 NO 家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