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2篇“ 急性出血坏死性“的相关文章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患者术后多个消化道造瘘的护理
2022年
总结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术后多个消化道造瘘的护理体会。针对本例患者多次手术术后感染严重、营养状况差、切口和造瘘多、位置临近、造瘘排泄量大等问题,多学科共同参与评估和诊疗,针对多处不同菌株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经验性联合抗生素治疗、动态调整全静脉营养配方、抑制消化液分泌、心理支持等措施;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分区隔断管理切口和造瘘,选用合适的造口袋有效收集造瘘排泄物,避免造瘘排泄物渗漏,促进切口愈合。患者术后30d感染控制,腹部切口愈合,造瘘功能良好;术后4个月生活自理,为后期治疗奠定了基础。
王群敏王琴王飞霞吴国生刘朝旭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坏死性造瘘切口急症护理
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 mRNA和蛋白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TLR4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9年6月至12月选取健康SD大鼠(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6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同时模型组和对照组再随机分为3 h组、6 h组和12 h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牛磺胆酸钠建立AHNP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淀粉酶,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组织TLR2、TLR4 mRNA和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结果模型组造模后3 h组、6 h组和12 h组血清ALT[(170.02±32.21)U/L、(310.01±80.02)U/L、(720.11±112.28)U/L]、AST[(450.13±100.21)U/L、(980.12±132.21)U/L、(1100.32±145.03)U/L]和淀粉酶[(7099.27±1209.02)U/L、(11010.19±1200.01)U/L、(17003.21±2007.82)U/L],肝脏组织TLR2和TLR4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TLR2 mRNA(0.962±0.201)、(1.201±0.223)、(1.501±0.212),TLR2蛋白(0.713±0.091)、(1.102±0.100)、(1.343±0.121);TLR4 mRNA(1.701±0.332)、(2.011±0.350)、(2.562±0.313),TLR4蛋白(1.210±0.170)、(1.446±0.182)、(1.788±0.190)]均逐渐增高(P<0.001),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84.40±14.92)U/L、(85.50±15.20)U/L、(84.19±14.49)U/L;AST(170.02±20.01)U/L、(168.82±21.14)U/L、(171.14±20.11)U/L;淀粉酶(1102.00±183.29)U/L、(1154.49±190.04)U/L、(1160.03±186.27)U/L;TLR2 mRNA(0.030±0.010)、(0.031±0.011)、(0.029±0.009),TLR2蛋白(0.021±0.008)、(0.020±0.009)、(0.022±0.010);TLR4 mRNA(0.882±0.181)、(0.880±0.170)、(0.883±0.179),TLR4蛋白(0.961±0.192)、(0.967±0.181)、(0.966±0.180)](P<0.001)。肝组织TLR2、TLR4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和淀粉酶呈正相关(P<0.05),TLR2、TLR4蛋白表达与血清ALT、AST和淀粉酶呈正相关(P<0.05);模型组造模3 h后可见肝细胞气球样变性,6 h后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小叶周边细胞发生嗜酸性变性,12 h后出现大片状出血坏死及�
蔡青云杨留生张贺川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信使核糖核酸蛋白
一例非典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伴穿孔诊治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AHNE)是急腹症中的少见病,在浙江地区更是少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或漏诊。而该疾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如果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常后果严重。通过此病例的诊治过程复习,以加深临床医生对AHNE的认识,并对该病的外科处置提出讨论。
姚敬梓林垚翔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临床医生少见病急腹症
腹膜透析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8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CRRT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相关指标恢复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炎症因子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56.46±14.46)、(98.79±21.45)h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7.18±0.95)、(8.38±0.7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6、10.478、6.882、7.588,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6.94±0.58)分、Balthazar CT积分(5.65±0.54)分以及IL-6(62.12±5.45)pg/mL、TNF-α(21.56±3.79)ng/L、CRP水平(47.78±5.85)mg/L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8、5.374、8.528、4.398、5.722,P<0.05)。结论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可缩短病情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炎性反应消退,值得推广。
路华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膜透析
肾移植后并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肾移植术后罕见并发症,肾移植术后AP的发病率约为2%~7%,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本文报告1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致死亡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诱发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张飞廖贵益
关键词:肾移植胰腺炎替加环素他克莫司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合并肝门静脉积气1例报告被引量:4
2021年
肝门静脉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影像学征象。HPVG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常被称为“死神之症”。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enteritis,AHNE)是一种罕见的小肠急性炎症性病变,以小肠的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目前国内关于HPVG合并AHNE的相关报道极少,临床医生常因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欠佳而造成漏诊、误诊。现将河北省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合并肝门静脉积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佟印妮郑吉敏苏少慧张建
秋水仙碱调控炎症因子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保护机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秋水仙碱调控炎症因子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保护机制。方法选取50只雄性斯普拉格-道利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组、30 mg/kg组、50 mg/kg组和100 mg/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使用牛磺胆酸钠制成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术前1 h通过舌下静脉给三个治疗组大鼠使用对应剂量的秋水仙碱治疗。采用HE染色观察组胰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IL-6、IL-10、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TNF-α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胰腺结构完整,未出现炎症浸润,未治疗组出现严重水肿、炎性浸润,细胞出现明显坏死,同时还伴随脂质空泡,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各组炎性浸润、坏死细胞明显减少,基本无脂质空泡。相比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组大鼠外周血及胰腺组织中IL-6、CG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及胰腺组织中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未治疗组,使用秋水仙碱处理各组IL-6、CGRP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100 mg/kg组<50 mg/kg组<30 mg/kg组(P<0.05);相比未治疗组,使用秋水仙碱处理各组外周血及胰腺组织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100 mg/kg组>50 mg/kg组>30 mg/kg组(P<0.05)。结论秋水仙碱可以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体内炎症反应及改善胰腺血循环相关,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张楠梁盟崔娜陈治于占彪
关键词:胰腺炎秋水仙碱炎症因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6例,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09%(12/46)](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P <0.05)。结论 :对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郭新苗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ICU预见性护理干预康复进程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2018年
目的比较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医院确诊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愈率为93.33%,继发性感染率为33.33%,病死率为6.67%;对照组治愈率为66.67%,继发性感染率为53.33%,病死率为30.00%;试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生命质量评分为(521.20±15.21)分,高于对照组的(440.16±1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诊断为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叶永青
关键词:胰腺炎手术
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Ⅲ级以上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岑琪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相关作者

宋世兵
作品数:99被引量:49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肝移植术后 外科手术
袁炯
作品数:25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 AHNP CT
修典荣
作品数:316被引量:1,968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肝移植 胰腺癌 外科手术 胰腺肿瘤
陈怀仁
作品数:95被引量:36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 外科手术 血小板激活因子
崔乃强
作品数:462被引量:2,581H指数:26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里攻下法 内毒素 胰腺炎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