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篇“ 急性小肠出血“的相关文章
- 术中肠镜对急性小肠出血的诊疗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中肠镜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并手术确诊的小肠急性出血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十二指肠降部以下至Treitz韧带出血5例,空回肠出血30例。术后病理结果示小肠恶性肿瘤出血5例,小肠良性肿瘤出血9例,小肠血管畸形12例,小肠其他良性疾病9例,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肠镜检查对小肠出血具有准确定位诊断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陈浩军林树洪邝杰思张文洁
- 关键词:小肠出血
- 急性小肠出血16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9年经手术证实的急性小肠出血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中,肿瘤占首位(10例),检查方法中,ECT诊断阳性率最高(9/11)81.8%,对出血部位的定位DSA阳性率最高(8/13)61.5%。结论: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有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病人,可采用剖腹探查。
- 赵伟孙启峰张正平
- 关键词:小肠出血
- 急性小肠出血56例的临床诊治体会
- 2010年
-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9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小肠出血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手术治疗,术前确诊26例,剖腹探查30例。结论: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阳性率较高;剖腹探查手术仍为目前较为可靠治疗手段,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多种手段综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探查阳性率。
- 李军彭纲
- 亚甲蓝在急性小肠出血术中定位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朱继领李秋英
- 关键词:急性小肠出血亚甲蓝术中定位肠系膜上动脉急症手术血管畸形
- 术中内镜在急性小肠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 2008年
- 江堤刘玉杰顾红祥李学谦唐世龙杨巧玲麦海珠
- 关键词:急性小肠出血术中内镜
- 急性小肠出血的术中精确定位及对外科治疗的意义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术中精确定位方法及对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急性小肠出血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中5例行介入标记镍铂合金圈定位后手术治疗(A组);5例未行介入标记手术治疗(B组);12例行单纯介入栓塞治疗(C组)。观察确诊率、复发出血率、肠管切除长度和手术时间。本组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A组确诊率100%(5/5),与B组(20%,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667,P=0.024);A组肠管切除长度(12±7)cm,较B组(108±23)cm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P=0.000);A组手术时间(119±12)min较B组(218±45)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0,P=0.001);A组无复发出血,B组复发出血率为60%(3/5)(Х^2=4.286,P=0.083),C组复发出血率为67%(8/12),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6.296,P=0.020)。结论介入标记镍铂合金圈定位法可快速准确定位出血部位,缩短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透视设备动态显像标记物,使手术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确诊率,降低了复发率,减少了正常肠管的切除长度。
- 庄岩杨尹默王维民高红桥田孝东万远廉
- 关键词:胃肠出血小肠放射摄影术介入性栓塞
- 34例急性小肠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4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红细胞核素扫描(ECT),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DSA),术中肠镜检查,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ECT为50%;DSA为66.7%;X线钡餐为37.5%。术前不能明确的10例病人,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100%)。结论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剖腹探查结合术中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 陈淳王景枝
- 关键词:急性小肠出血
- 急性小肠出血37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37例急性小肠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原因中炎性肠病占首位(17例),其他原因依次为肿瘤(15例)、血管病变(5例)。37例病人中34例经手术治疗,以肠段切除为主要手术方法。结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核素扫描及内窥镜为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对常规检查难以确诊且又高度怀疑小肠出血的病人可采用剖腹探查。
- 初兆毅王庭刚李忠民
- 关键词:小肠出血急性病人诊治体会肿瘤
- 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 17例急性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 ,99mTc标记的红细胞核素扫描 (ECT) ,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 (DSA ) ,术中肠镜检查 ,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 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 :ECT为 ( 7/14 )5 0 % ;DSA为 ( 8/12 ) 66.7% ,X线钡餐为 ( 3 /8) 3 7.5 %。术前不能确诊的 5例病人 ,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 ( 10 0 % )。结论 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 ,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 汪江平鲁发龙陶凯雄王国斌
- 关键词:小肠出血
- 急性小肠出血27例诊治体会
- 2002年
- 目的 :总结急性小肠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外科急诊手术的 2 7例急性小肠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 ,比较手术前各种检查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性。结果 :2 7例病人中手术前行核素扫描者 13例 ,其中 10例明确了出血部位 ,小肠气钡造影对小肠占位性病变的确诊率较高 ( 8/ 10 ) ,对于手术前不能通过辅助检查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 ,可依靠术中小肠镜的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有较高的检出率 ( 9/ 12 )。结论 :对于急性小肠出血的病人 ,手术前明确出血部位至关重要 ,术前核素扫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特别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的病人 ;对于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 ,可通过术中小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进行相应的治疗。
- 宋世兵袁炯侯纯升颜南生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结肠镜检查急性小肠出血
相关作者
- 侯纯升

- 作品数:68被引量:5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胆囊肿瘤 腹腔镜 胆总管
- 宋世兵

- 作品数:99被引量:4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肝移植术后 外科手术
- 万远廉

- 作品数:276被引量:1,96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癌 直肠肿瘤 预后 直肠癌 外科治疗
- 郭荣斌

- 作品数:61被引量:35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动力 肠易激综合征 胃电图 胃肠激素 胃炎
- 郄国强

- 作品数:21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高容量血液滤过 乌司他丁 脓毒症大鼠 脓毒症 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