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篇“ 急性过敏反应“的相关文章
- 口服左氧氟沙星片致急性过敏反应1例
- 2024年
- 回顾1例老年女性口服左氧氟沙星片致急性过敏反应的诊治过程。提示基层医生,应注意社区常见病常用药口服制剂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特殊情况,提升急危重症识别和急救能力。
- 仇跃焦炜申鹏云孙莹
- 关键词:氧氟沙星过敏反应口服社区卫生服务
- 多次使用利妥昔单抗致严重急性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1病历摘要患者女,19岁,因“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两年,恶心、腹泻1天”,于2020年12月6日入院。入院前两年患者行异基因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系患者父亲,HLA配型(6/12),使用环磷酰胺联合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术后予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及甲泼尼龙抗排异。患者后因EB病毒激活,于2019年1月30日、2月7日予利妥昔单抗治疗EB病毒感染,安全疗效尚可。2020年12月5日患者因夜间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症状入院。患者既往体质一般,2019年11月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术后恢复一般;曾使用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治疗内痔,有输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 方毅谢先泽王博金乾兴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扁桃体摘除术输血史异基因
- 用于急性过敏反应豚鼠的血清代谢生物标志物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急性过敏反应豚鼠的血清代谢生物标志物,所述生物标志物为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致敏豚鼠和健康豚鼠的血清分别与甲醇混合制成样品溶液,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
- 王蓉蓉李子珊陈子渊林海王湘波欧阳杰湖刘晓娟闫美玲陈萍
- 文献传递
- 1例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后出现奥沙利铂急性过敏反应的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仍然出现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奥沙利铂急性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相关因素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奥沙利铂急性过敏反应可能是Ig 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年轻、女性、既往应用过奥沙利铂、累积剂量达600 mg·m-2以上、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等均是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高危因素,高剂量的地塞米松可降低奥沙利铂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论: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应用奥沙利铂时,应预防性给予高剂量地塞米松和5-HT3受体阻断剂,为避免再次过敏,可使用奥沙利铂脱敏治疗。
- 司倩陈楠葛春丽
- 关键词:奥沙利铂地塞米松高危因素预防措施
- 甘氨酸偶联皮质醇抗Compound 48/80刺激大鼠急性过敏反应的作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甘氨酸偶联皮质醇(HG)对Compound 48/80(C48/80)刺激大鼠急性过敏反应的影响,以期为后期深入探讨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机制建立有效研究工具。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急性过敏模型组(腹腔注射C48/80+对照溶剂,n=15)、皮质醇(GC)干预组(腹腔注射C48/80+GC,n=15)、HG干预组(腹腔注射C48/80+HG,n=15)、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n=15)。造模组及各干预组分别在腹腔注射C48/80 5 min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对照溶剂(等量无水乙醇,为GC及HG的稀释溶剂)、GC或HG,之后每5 min监测大鼠肛温及平均动脉压(MAP),腹腔注射C48/80后30 min时处死大鼠,取大鼠咽喉组织及肺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切片后观察组织形态;同时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组胺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大鼠肛温及平均动脉压呈持续降低趋势,C48/80刺激可诱发大鼠咽喉及肺组织水肿、肺泡损坏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鼠血清中组胺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造模组各干预组均可减轻造模诱发的上述过敏反应(P<0.05),但HG干预组较GC干预组促进大鼠肛温降低恢复起效时间快、复温效率高(P<0.05),HG干预组减弱大鼠平均动脉压持续性降低趋势较GC干预组效果明显(P<0.05);HG干预组显著减轻C48/80刺激导致的咽喉及肺组织水肿、肺泡损坏及炎性细胞浸润;HG干预组能显著抑制C48/80刺激导致的血清组胺升高水平(P<0.05),但HG干预组与GC干预组抑制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G能够快速抑制C48/80刺激诱导的大鼠急性过敏反应;能够显著抑制肥大细胞组胺的释放;HG可能通过非基因组作用快速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抑制炎性介质组胺的释放,从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抗过敏及抗炎症效应,从而为研究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
- 谭孟杰王万银盛春泉陈明和田晓珍周建蒋春雷景在平
- 鉴别药物急性过敏反应类型的方法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药物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类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单次给药的步骤,即给实验动物单次注射合适剂量的受试药物,在注射完毕后的0~60?min内,取实验动物的全血制备血清或血浆,检测其中活性物质、类胰蛋白酶和I...
- 谢家骏易娟娟康黎静赵琳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急性过敏反应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急性过敏反应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其主要是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出发,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平台,建立急性过敏反应豚鼠血清代谢组学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
- 蒋秋桃李文莉林海王蓉蓉丁野潘震宇李子珊刘晓娟
- 文献传递
- 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的质量控制效力模型的提高方法。方法:建立牛血清白蛋白诱导豚鼠产生急性过敏反应模型。激发后30 min内观察豚鼠全身反应,并根据致敏性症状评分标准分级。取血用ELISA法测致敏前、攻击前及攻击后豚鼠血清总Ig E和组胺水平。结果:攻击后,模型组和卡介菌多糖核酸低剂量组豚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过敏反应症状,而卡介菌中、高剂量组豚鼠急性过敏反应症状明显缓解。模型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Ig E水平分别为1.637 0±0.158 6,1.683 1±0.228 1μg·m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剂量和中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总Ig E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经牛血清蛋白致敏后,在攻击前后,模型组血清中组胺水平分别为1.499 7±0.133 1,1.512 1±0.050 6μg·ml-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后,卡介菌高、中、低各剂量处理组在攻击前、后采集的血清中组胺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剂量依赖性抑制牛血清蛋白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其抗急性过敏反应的可能机制与降低血清总Ig E和组胺水平有关。
- 唐何李瑞莲李子珊陈子渊欧阳杰湖王蓉蓉
-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急性过敏反应免疫球蛋白E组胺
- 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在脉络宁注射液急性过敏反应研究中的应用
- 实验目的:初步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P-Q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脉络宁注射液诱导的急性过敏反应豚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寻找与急性过敏反应相关的潜在生物...
- 刘晓娟
- 关键词:代谢组学脉络宁注射液急性过敏反应生物标志物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急性过敏反应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急性过敏反应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其主要是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出发,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平台,建立急性过敏反应豚鼠血清代谢组学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
- 蒋秋桃李文莉林海王蓉蓉丁野潘震宇李子珊刘晓娟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陈丽珠

- 作品数:39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原发性肝癌 耐药关系 肝病
- 何蕾

- 作品数:5被引量:6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急性过敏反应 紫杉醇 吗啡依赖 脱毒
- 吴丽兰

- 作品数:41被引量:307H指数:8
- 供职机构:开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流行病学 中毒 狂犬病 药品不良反应
- 孔飞飞

- 作品数:166被引量:51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静脉滴注 严重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 王锦刚

- 作品数:189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口腔崩解片 包衣材料 快速起效 滴丸 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