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2篇“ 急诊冠脉介入术“的相关文章
-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探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期间融入替罗非班治疗的优势。方法:本项研究所针对对象为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行冠脉介入手术的人员,研究对象抽取的时间段2021年1月-2022年4月,抽取的对象均为急性心梗患者,共计80例患者。为了验证联合治疗的优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中40例、手术治疗;观察组中40例、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同疾病急性心梗患者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治疗情况,包括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主。结果:与单一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组内人员治疗有效人数更多、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人数更少,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均<0.05。心功能治疗前测定无差异性,P均>0.05,治疗后则改善, P均<0.005,相较而言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好一些。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于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期间融入替罗非班治疗可增强综合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并且各类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也大大降低,可于临床相关指标工作开展期间积极运用。
- 栗玮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诊冠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
- STEMI患者首诊时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对急诊冠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术前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因急性STE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77例患者,分为术前cTnT<5倍正常参考值上限(URL)组(n=337)、cTnT 5~20倍URL组(n=141)和cTnT>20倍URL组(n=199)。分析术前cTnT不同水平与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对术前不同cTnT水平亚组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TnT<5倍URL组、cTnT 5~20倍URL组、cTnT>20倍URL组患者冠脉支架植入即刻TIMI血流0级或1级的比例分别为15.4%、19.1%、18.6%(P=0.49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前降支靶血管和年龄>65岁为术前cTnT<5倍URL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近段血管闭塞、年龄>65岁分别为术前cTnT为5~20倍URL组和术前cTnT>20 URL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术前cTnT水平不同的STEMI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风险相当,但相关危险因素不同。
- 陈章炜卢淡泊戴春峰张亚琦陈傲夏妍李晨光姚康马剑英钱菊英葛均波
- 关键词:肌钙蛋白急诊冠脉介入术无复流
-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双重抗栓对急诊冠脉介入术老年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双重抗栓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经过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n=57),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n=70)。住院治疗期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服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情况,记录治疗前、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亲环素A(Cyp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变化,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尤其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无复流率、慢血流率为1.43%、5.71%,均低于对照组(12.28%、17.54%),而观察组TIMI3比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率逐渐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Cyp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MP-9、CypA水平为(33.58±4.21)、(5.15±0.9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7.41±4.79)、(6.24±0.9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CK-MB、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CK、CK-MB、cTnI水平为(318.17±20.78)IU/L、(54.18±5.78)IU/L、(12.17±3.10)μg/L,均低于对照组[(329.79±21.78)IU/L、(61.12±4.88)IU/L、(16.27±2.9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LVEF为(56.35±4.77)%,高于对照组[(52.41±4.49)%],LVESVI、LVEDVI为(23.17±5.68)、(48.37±5.25)mL/m 2低于对照组[(25.74±5.13)、(48.37±5.25)mL/m 2],差异均有统计�
- 郑晓菲熊波廖蕾
- 关键词: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司匹林替罗非班
- 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管理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管理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以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的2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研究组给予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候诊等候时间及手术用时、护理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候诊等候时间及手术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管理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患者的接诊、候诊及手术用时,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王荣勤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流程管理分层管理护理质量
-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开展本次研究,回顾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7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35例。参照组用冠脉介入术治疗,研究组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内皮细胞功能、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内皮细胞功能各项数据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各项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心功能指标各项数据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优(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71%低于参照组25.71%(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还可以促使心功能、内皮功能恢复,值得临床研究并应用。
- 穆清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诊冠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
- 早期肝素预处理对急诊冠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影响
- 目的: 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
- 陈浩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普通肝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
-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治疗,观察组行急诊冠脉介入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比较2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为85. 37%,高于对照组的46. 34%(P <0. 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7. 32%,低于对照组的24. 39%(P <0. 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方法,可改善患者血流情况,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炜李彩凤周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急诊冠脉介入术
-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应用在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台州医院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流程护理管理组,记录两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流程管理组患者接诊时间(8.98±1.46)min,患者等候时间(13.16±1.87)min,手术时间(30.35±4.21)min;常规护理组患者接诊时间(13.65±2.45)min,患者等候时间(23.09±2.88)min,手术时间(36.97±6.79)min,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组基础护理评分(30.39±2.17)分,急诊秩序护理评分(19.88±1.87)分,文书管理评分(19.67±1.94)分,重点环节管理评分(16.97±2.69)分,急救药品管理评分(11.67±1.86)分;常规护理组基础护理评分(21.16±1.32)分,急诊秩序护理评分(12.13±1.02)分,文书管理评分(11.64±1.15)分,重点环节管理评分(10.03±1.23)分,急救药品管理评分(7.44±1.0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67%,抢救成功率100%,护理满意度评分(95.67±4.06)分;常规护理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7.33%,抢救成功率92.00%,护理满意度评分(88.73±1.5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应用在急诊冠脉介入手术中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临床护理满意,降低护理风险。
- 郑玲菲徐超
- 关键词:流程管理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
- 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临床分析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对患者均实施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另外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100例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未实施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对比分析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护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和实施前相比,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实施后,护理人员接诊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等候时间等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急诊基础护理、急诊秩序管理、特级护理、重点环节管理、文书管理及急救药品管理评分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医患矛盾、护理风险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在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护理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何亚丽
- 关键词:流程管理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
- 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对急诊冠脉介入术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术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手术时间、接诊时间、患者等候时间)、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率、护理质量等情况.结果实施流程管理和患者分层后,护理人员接诊时间、手术时间及患者等候时间等都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急诊秩序管理、特级护理、重点环节管理、文书管理及急救药品管理评分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冠脉介入术中运用流程管理与患者分层能有效降低是护理风险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程娟
- 关键词:冠脉介入术急诊流程管理护理质量
相关作者
- 何贵新

- 作品数:132被引量:5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芪参益气滴丸 中医药 安心颗粒
- 谭炜

- 作品数:16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栓抽吸 安心颗粒 急诊冠脉介入术 心肌灌注 痰瘀同治
- 卢健祺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栓抽吸 安心颗粒 急诊冠脉介入术 痰瘀同治 术后生活质量
- 方显明

- 作品数:259被引量:1,05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 研究主题:安心颗粒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天麻钩藤饮 中医证型
- 陈远平

- 作品数:22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型 冠心病 安心颗粒 证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