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篇“ 恐龙骨骼化石“的相关文章
新疆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风化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新疆早白垩世哈密翼龙动物群中恐龙化石的发现,增加了动物群的多样性,也为恐龙的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哈密恐龙化石在脱离原始埋藏环境在异地保存时,由于保存环境的改变,化石出现严重的风化现象。为了使哈密恐龙化石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研究和展陈,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方法,对产生明显风化现象的哈密恐龙骨骼化石进行检测,分析导致化石风化破碎的原因。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风化严重区域是骨松质部分,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方解石,含有较少磷灰石、长石和黏土矿物等。其中石英和长石是充填骨松质孔隙中的外来碎屑颗粒,方解石是后期成岩或化石风化过程中形成的胶结物,而少量的磷灰石则主要来自骨骼。离子色谱(I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的结果表明,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风化区域的可溶盐以NaCl、CaCl_(2)和Ca(NO_(3))_(2)·4H_(2)O为主,以及少量CaSO 4,可溶盐含量高达2.63%,初步判断高可溶盐含量是造成化石出现严重风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压汞(MIP)测试结果表明,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风化区域的孔隙率为21.2722%,与未风化区域16.4206%的孔隙率相比显著增大。另外,恐龙骨骼化石风化区域存在两种孔径分布的孔隙,尺寸分别为0.005~0.04和17.3~283.2μm,相较于未风化区域,风化区域产生较多微裂隙,大孔径孔隙数量急剧增多。结论认为化石中含有大量以CaCl_(2)和Ca(NO_(3))_(2)·4H_(2)O为代表的潮解盐,易受北京四季温湿度变化的影响,潮解盐具有巨大破坏作用,从而使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风化区域孔隙率升高,孔隙增大,并且其内部充填物结构酥松且不均一,最终导致哈密恐龙骨骼化石酥粉破碎。该研究工作对哈密恐龙化石的异地保存及保护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
韩向娜代黎洋蒋顺兴汪筱林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风化机理
一种恐龙骨骼化石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恐龙骨骼化石固定架,主要涉及骨骼化石展示固定领域。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上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部滑动套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顶部设有脊柱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对称的设有凸条,所述...
黄永波 陶有兵 任天龙 张志刚 秦杰 王丽娟
基于TLS的恐龙骨骼化石风化监测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针对恐龙骨骼化石保护中化石风化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方法获取化石表面的精细三维点云数据,通过间隔7个月前后两期三维数据对比,分析化石表面因风化作用产生的变化。选取山东诸城恐龙化石产地2处恐龙骨骼化石进行了两期数据采集并对化石表面整体及其裂缝进行分析,发现在监测周期内,监测对象整体无明显变化,局部存在斑状变化(偏差达0.7 mm),主要裂缝区域变化小于0.2 mm。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取的监测方法可以监测化石亚毫米级变化,对同类化石风化监测提供了参考。
刘瑞峰段奇三张丽霞刘洪亮姚英强商婷婷王心兵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TLS
光谱技术用于恐龙骨骼化石风化监测初探被引量:1
2020年
化石风化监测一直是化石产地监测和保护工作的核心难题,光谱技术为监测化石风化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采用美国ASD Field 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对山东诸城恐龙骨骼化石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颜色、不同风化程度的化石在光谱曲线上存在差异,有明显的识别标识,其光谱曲线的变化特征,对后续化石风化监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瑞峰刘海新黄卓王集宁姚英强宋庆伟
关键词:恐龙化石光谱技术
龙骨玉:与恐龙相伴的宝石硅化恐龙骨骼化石
2018年
恐龙是曾经统治地球长达1.99亿年的史前生命体,当第一具恐龙遗骸化石被人类发现的那一刻,人类才知晓曾经竟然有如此庞大的生物生活在我们的地球上。本文作者既一直热衷于寻找新兴的稀有宝石,也长时间着迷于收藏恐龙化石
许诺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硅化恐龙化石生命体
北京延庆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古生物化石及古气候沉积环境——延庆地区首次发现疑似恐龙骨骼化石被引量:4
2017年
延庆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底部不整合接触蓟县系雾迷山组,不见顶,主要分为3个岩性段,一段以复成分砾岩、砂砾岩为主;二段以紫红色、黑色薄层泥页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三段以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为主。前人在该盆地二段地层中发现大量动植物化石,有双壳类、叶肢介、昆虫、木化石恐龙足迹等,但一直没有介形类、孢粉及恐龙化石的相关报道。在化石层位发现疑似"恐龙骨骼"化石,丰富了该区化石种类。通过LA-ICP-MS测年,得出一段底部年龄为157.62±0.69Ma;二段中上部年龄为157.13±0.96Ma。分析认为,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主体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早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古生物化石来探讨该盆地古气候背景及沉积环境。
贺瑾瑞焦润成南赟郝春燕张玲玲冉淑红宋庆伟张翊超赵丹凝程素珍
关键词:沉积环境
胶东诸城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地球化学及埋藏学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胶东诸城发育了世界罕见的晚白垩世中晚期恐龙化石集群埋藏点,主要分布在诸城市东南的库沟、恐龙涧、西见屯和臧家庄。本文通过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等方法技术,系统研究了诸城恐龙骨骼化石微观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恐龙骨骼埋藏成岩过程,厘定4个化石集群埋藏层的相对层位关系和骨骼沉积物来源方向,探讨了恐龙死亡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研究区恐龙骨骼化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磷灰石和方解石,也零星含有Fe、Mn、BaSO4及SiO2等矿物成分;骨骼化石和围岩主量、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显示,CaO、P2O5、F、REE、Y、Sr和Ba、U高值且远高于围岩,其中CaO、P2O5、F、Sr和Ba的高值是由于原始骨骼组成中这些元素背景含量高,而REE、Y及U的异常高值是成岩过程中吸附作用所致;骨骼中Rb、Th、Nb、SiO2、Al2O3、TiO2、Zr、Hf含量低于围岩是由于它们属于亲沉积碎屑元素,都来自母岩的风化产物;骨骼化石中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配分模式与上地壳相似,并具有Eu轻微正异常和Ce负异常特点;研究认为,骨骼与围岩较高的Sr、Ba含量及稀土元素异常系源于干旱气候与氧化环境的浅埋藏成岩作用;依据不同化石骨骼中磷灰石矿物与方解石矿物组成的对比、骨骼与围岩主量元素分子风化率指数及REE、HREE、LREE与(La/Yb)N、(Ce/Yb)N和(La/Sm)N、δEu、δCe等参数的对比,研究区4个集群埋藏的恐龙化石层相对层位关系由下至上分别厘定为库沟、西见屯、恐龙涧与臧家庄;骨骼围岩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下伏青山群火山岩与莱阳群沉积岩的剥蚀产物;研究区上白垩统红土崖组下部不到100m厚的地层中恐龙化石异地集群埋藏层的多次出现表明,集群埋藏不是一个简单孤立事件,恐龙的死亡也可能受制于干旱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环境背景的Sr和Ba等元素有可能是�
旷红伟许克民柳永清董超彭楠王克柏陈树清张艳霞
关键词: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地球化学埋藏学
恐龙骨骼化石保护材料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自贡恐龙化石埋藏丰富、分布广泛、保存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为更好保护已出土恐龙化石,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核壳聚合制备聚合物乳液,与纳米SiO2共混后应用于恐龙化石保护.结果表明:乳液分散均匀、涂层热稳定性高、涂膜附着力好(一级);经乳液涂覆的恐龙化石具有优良耐紫外线、耐酸碱性和耐水性;同时,涂膜透明性好,不影响恐龙化石外观;纳米复合乳液有望在化石保护中广泛应用.
邓建国刘东亮叶勇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纳米SIO2保护材料复合乳液
自贡地区恐龙骨骼化石及围岩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自贡地区恐龙化石埋藏丰富、分布广泛、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用X荧光衍射研究自贡恐龙骨骼化石及围岩元素组成,XRD结合红外光谱仪分析确定化石的矿物组成,化石切片和显微观察了解骨骼内部构造和填充物质。恐龙骨骼化石及围岩中的含钙量均较高(>5%),但化石含钙量达到30%以上;化石中的含硅量较低(0.24%—1.45%),围岩中的含硅量较高(>14%);化石中的含磷量为围岩的46倍以上。化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氟磷灰石,其次是碳酸钙;围岩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实验结果可为恐龙化石的鉴别及保护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邓建国彭光照金永中叶勇
关键词:恐龙骨骼化石围岩光谱分析矿物成分
湖北省郧县梅铺镇晚白垩世地层中恐龙骨骼化石的分布、埋藏与分类特征被引量:6
2001年
湖北省郧县梅铺镇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发掘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处恐龙化石具有分布集中、数量大、种类多、埋藏浅,骨化石和蛋化石共生等特点。
李正琪
关键词:晚白垩世鸟臀目骨化石蛋化石

相关作者

张玉光
作品数:9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恐龙骨骼化石 恐龙化石 矿物组分 矿物 侏罗纪
邓建国
作品数:56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恐龙化石 纳米SIO2 保护材料 陶瓷 围岩
旷红伟
作品数:206被引量:98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早白垩世 新元古代 沉积相
柳永清
作品数:207被引量:1,43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新元古代 早白垩世 古地理 晚中生代
李奎
作品数:49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自然博物馆 恐龙化石 蜥脚类 恐龙 金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