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11篇“ 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相关文章
磁共振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ST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STT的62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本院进行手术/活检前均接受MRI检查。结果62例患者(33例男性和29例女性)中,37例为良性肿瘤,25例为恶性肿瘤。MRIT1WI上的低信号(P<0.001),T2加权图像上低信号(P=0.003),囊肿(P=0.003),坏死(P=0.001),纤维化(P=0.023),出血(P<0.001),分叶边缘(P<0.001)、边界不明确(P<0.001)、肿瘤周围水肿(P<0.001),血管受累(P<0.001)和不均匀强化(P<0.001)是区分良性和恶性STT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定性特征。年龄(P=0.009)、大小(P=0.001)、T1加权信号定量值(P=0.002)和T2加权信号定量值(P=0.007)是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定量特征。结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周围水肿和异质性增强相结合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最有价值,MRI可有效鉴别恶性和良性STT。
詹燕吕翔王士维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
超声造影与MRI-DWI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89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超声造影和MRI-DW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与MRI-DWI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分析软组织肿瘤性质与ADC和rADC的相关性。结果189例患者中,恶性软组织肿瘤62例。超声造影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为77.42%、74.02%、75.13%;MRI-DWI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为88.71%、97.64%、94.71%。良性肿瘤ADC和rADC高于恶性肿瘤(P<0.05)。软组织肿瘤性质(良性=0,恶性=1)与ADC和rADC呈负相关(r<0,P<0.05)。结论RI-DWI诊断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能高于超声造影,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有效的客观数据参考。
冯颖颖赵思宗园
关键词:超声造影弥散加权成像软组织肿瘤
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征象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为了提升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能力,分析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收集1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盆部非固有脏器恶性软组织肿瘤,行CT三期增强+MRI平扫及常规增强者1例、CT三期增强者13例、CT直接增强+MRI平扫及常规增强者1例、CT直接增强2例。结果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黏液样脂肪肉瘤1例,高危险度胃肠道外间质瘤6例,平滑肌肉瘤复发1例,血管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骨外尤文肉瘤1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即所谓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位于腹膜后3例,腹腔9例,盆腔5例。年龄26岁~71岁,肿瘤最大径63.5mm~238.7mm,男性10例,女性7例。结论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和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腹盆部恶性软组织肿瘤,不含脂肪组织恶性软组织肿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相似性,但仍各具特点,了解腹盆部恶性软组织肿瘤谱及其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诊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洪志友张禹朱友志骆祥伟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恶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良性、中间型及恶性软组织肿瘤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良性、中间型及恶性软组织肿瘤(STT)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STT患者58例,共60个病灶,其中良性14例、中间型10例,恶性36例,在术前均行常规MRI、DWI及DKI检查.利用后处理件测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平均扩散峰度(MK)值、平均扩散系数(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参数的差异,以LSD法进行事后多重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及最佳诊断阈值.结果 良性、中间型及恶性STT三组间ADC﹑MK及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ADC、MD值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P<0.001),MK值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中间型肿瘤组(P<0.001,P=0.003).中间型肿瘤组的MD值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P=0.035),并且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组(P=0.006).MD值鉴别良性和中间型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MK、MD值鉴别中间型和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821﹑0.775.ADC、MK及MD值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806﹑0.851﹑0.911,MD值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1.7%、88.0%.结论 DWI和DKI有助于STT的术前定性诊断,MD值的诊断价值最高.
张凯戴越刘亚洁段志青王绍武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DWI和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6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良性组25例、恶性组21例。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DWI和DCE-MRI(Tofts双室模型)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平均值(ADC_(mean))、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 e)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组间ADC_(mean)、K_(trans)、K_(ep)和V_(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K_(trans)阈值取0.1285/min,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07),相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2%、88%和85%。联合ADC_(mean)和K_(trans)时,AUC值为0.952,诊断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88%,符合率提高至92%。结论:ADC平均值和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单个参数中以K 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联合ADC_(mean)和K_(trans)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宋伟张禹张茜王肖谭德力骆祥伟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US、MRI及影像组学列线图在恶性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软组织肿瘤(SoftTissueTumors,STTs)具有高度异质性,恶性STTs常具有侵袭性、复发及转移风险,术前准确诊断能够避免恶性STTs计划外切除和非恶性STTs的过度治疗。但对软组织肉瘤(SoftTis...
窦燕平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超声诊断MRI列线图
文献传递
基于MRI-T_(1)WI增强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MRI-T_(1)WI增强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79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增强MRI影像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将两组患者的T_(1)WI增强图像分别导入A.K.纹理分析件进行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去除冗余及强共线性特征,再用Step-wise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逐步剔除贡献度小的特征,最后建立最优化的预测模型。对进入模型的每个特征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计算出预测模型的综合预测值(Rad-score),分别绘制单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确定各特征及预测模型的截断值(Cut-off),所有统计学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基于T_(1)WI增强图像纹理特征的预测模型的组成特征:全角逆差矩步长4标准差、小区域强度、区域百分比。良性组的全角逆差矩步长4标准差、小区域强度、区域百分比均高于恶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区域百分比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720,特异度100%,敏感度45.71%。但T_(1)WI增强预测模型鉴别四肢软组织肿瘤恶性的AUC更大(AUC为0.849,特异度75.00%,敏感度84.86%),诊断效能更高。结论基于MRI-T_(1)WI增强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中具有一定价值。基于MRI-T_(1)WI增强图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区域百分比在单因素分析中价值最大。
冯茜茜韩福刚何晓鹏舒健陈光祥唐光才
关键词:纹理分析软组织肿瘤良恶性
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软组织肿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诊断,观察并比较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纹理参数等。结果:经病理组织学检验诊断,本组8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分别有37例和43例,设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恶性肿瘤直径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基于T1WI和FS-PDWI测量得到的对比度、差方差、差熵等均高于良性组,而相关性、逆差距均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良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
张臣海马云赵育刚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
基于常规MRI纹理分析技术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MRI的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STT)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1例STT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包括横轴面T1WI及横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WI)。采用MaZda件进行纹理分析,在各序列图像中选取病灶最大层面及相邻的2个层面,测量肿块大小,沿病灶边界勾画ROI,提取病灶的纹理特征,包括直方图参数(均值、变异度、偏度、峰度及第1、10、50、90、99百分位数)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能量、对比度、相关、平方和、逆差矩、均和、和方差、和熵、熵、差方差和差熵)。采用t检验、LSD(方差齐)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对良恶性组的患者年龄、病灶大小及纹理参数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评估其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判断良恶性STT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模,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91例中良性43例、恶性48例。良恶性STT的大小及在T1WI和FS-PDWI图像上的对比度、相关、逆差矩、差方差和差熵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GLCM参数及直方图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PDWI图像上,除差熵的诊断效能低于T1WI(AUC:0.710 vs.0.714),其它参数(对比度、相关、逆差矩、差方差)的诊断效能均优于T1WI(AUC分别为0.853 vs.0.761,0.849 vs.0.742,0.750 vs.0.714和0.807 vs.0.723)。以病理结果良、恶性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来筛选自变量,选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为T1WI上的差熵及FS-PDWI上的差方差和差熵(P值分别为0.033、0.030和0.031),提示上述参数是判断STT良恶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应模型的AUC为0.811,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71.4%。结论:基于常规MRI的纹理分析技术有助于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鉴�
丁治民翟建陈基明俞咏梅张峥嵘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纹理分析直方图分析灰度共生矩阵
CT引导氩氦刀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研究
软组织肿瘤是起源于纤维组织、脂肪、滑膜、平滑肌、横纹肌、间皮、血管、黏液和淋巴管等结缔组织及神经外胚层等的一类肿瘤。[1]恶性软组织肿瘤发病率大约在1.28/10万-1.72/10万,在成人恶性肿瘤中,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
王猛
关键词:恶性软组织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计算机断层扫描

相关作者

徐克成
作品数:333被引量:732H指数:1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冷消融 胰腺癌 冷冻治疗 冷冻 慢性乙型肝炎
牛立志
作品数:256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冷冻治疗 冷消融 胰腺癌 冷冻 冷冻消融
洪海珍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新海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软组织肿瘤 冷消融 随访结果 软组织肿瘤 并发症
郭子倩
作品数:65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冷消融 切除性 肝细胞癌 化学栓塞 酒精注射
何卫兵
作品数:57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冷消融 切除性 肝细胞癌 化学栓塞 酒精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