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0篇“ 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文章
- 加强科研院所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策略研究
- 2025年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是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阵地,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研导向,这就要求科研院所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思想保障。文章论述了加强科研院所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科研院所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举措和建议。
- 郑国君
-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 数字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 2025年
- 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的稳定和谐。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意识形态属性。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国意识形态面临内生性、隐蔽性、联动性的风险,给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数字技术的价值引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意识形态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和话语阵地的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提升意识形态风险治理效能。
- 潘伟冬
- 关键词:意识形态大数据
- 如何构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基于葛兰西“阵地战”理论的研究
- 2025年
- 葛兰西“阵地战”理论的内涵是采用一种非直接、非暴力的手段,实施的直接导源是东、西方社会中市民社会的生成,实施主体是有机知识分子。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西方文化侵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智媒导致网络获取信息的偏好差异、情绪化催生网络民粹等。巩固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多措并举构建和巩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 雷浩王海萍
- 关键词: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2025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全局的战略工程,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生命工程,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工程,归根到底,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核心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2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扎实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飞跃,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汇聚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极大巩固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取得了引领全局、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显著效应。
- 骆郁廷余焰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总体性视阈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理路探析
- 2025年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将其视为一种总体性存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形成强大的制度合力。这种总体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结构、运行过程和实施环境三个维度,具体呈现为体系完备性、主体协同性和系统集成性等样态。在当前的制度实践中,坚持这一根本制度面临着制度供给难题、机构条块分割、配套支撑滞后等总体性困境。对此,应通过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机构改革、强化配套支撑等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健全以党的领导为统领的根本制度体系、优化以机构协同为依托的制度运行模式、完善以多向赋能为保障的制度治理格局,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黄长义崔锦文
- 关键词:总体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亮点、特点与着力点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并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入研究和明确认识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亮点、特点与着力点,对提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大力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 苏希胜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亮点
- 新媒体环境下维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研究
- 2024年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需要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研究,以确保高校的意识形态环境稳定和安全。文章旨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维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首先阐述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正面效应,其次分析了新媒体领域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健全网络监管制度、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以及优化网络内容供给等一系列措施,以期确保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中能够有效维护和塑造健康的意识形态环境,提升教育质量和育人效果。
- 赵敏郑方方
-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意识形态网络监管
- 新时代高校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策略研究
- 2024年
-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思潮交织交锋使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网络舆情高发、社会思潮迸发、宗教渗透明显等,无不对立德树人育人成效的实现、办学成果的提升带来全新的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高校要牢牢掌握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扛牢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研判能力,积极主动发声;坚守话语阵地,着重监管网络舆情,让网络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
- 糜莉杨树红乐张丽
- 关键词:主导权
- 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机关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防范
-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的新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意识形态...
- 余翔
-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大数据公安机关网络安全
- “四个坚持”: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经验总结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形势,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意识形态治理,围绕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回顾新时代10年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历程,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根本在于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先进思想引领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坚持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总结梳理新时代10年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宝贵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杨志超丁睿
-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
相关作者
- 梅荣政

- 作品数:260被引量:1,1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栏目主持人 教材体系建设
- 朱继东

- 作品数:263被引量:78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意识形态工作 总书记
- 郝立新

- 作品数:175被引量:76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韩振峰

- 作品数:467被引量:8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陈锡喜

- 作品数:221被引量:1,224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