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6篇“ 意识障碍患者“的相关文章
-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定量脑电图特征与意识障碍程度及转归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定量脑电图特征,分析其与意识障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短期内意识转归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70例为对象,根据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分为植物状态(VS)组(24例,男15例,女9例)、微意识状态-(MCS-)组(24例,男17例,女7例)和微意识状态+(MCS+)组(22例,男14例,女8例);均完成4周随访,比较入院时及随访4周时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并根据意识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组与未改善组;各组均完成定量脑电图检查。采用χ2、t、方差检验进行统计比较;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分析患者定量脑电图与CRS-R评分的相关性,对患者短期内意识转归完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定量脑电图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短期内意识转归中的预测效能。结果MCS-组相对α变异(RAV)Ⅲ级15例、Ⅳ级6例,频谱熵水平为54.43±4.13,MCS+组分别为9例、11例、57.51±4.96,VS组分别为4例、3例、51.49±3.35,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CRS-R评分与RAV、α相对频带能量及频谱熵呈正相关性(r=0.392、0.349、0.486,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显示,CRS-R、RAV分级、入院时意识状态、α相对频带能量和频谱熵是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短期内意识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结果显示,RAV分级、α相对频带能量、频谱熵联合测定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短期内意识转归中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7%和85.61%,均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慢性意识障碍具有典型的定量脑电图特征,其能反映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典型特征参数联合测定可提升短期内意识转归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
- 刘哲汤文郁李力潘建萍
- 关键词:慢性定量脑电图转归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昏迷评分及脑电生理活动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及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收治的因颅脑外伤致意识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7.86±10.59)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74±1.46)分;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31例,闭合性损伤14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9例,坠落伤14例,头击伤9例,其他3例。TEAS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8.11±10.13)岁;GCS评分(5.69±1.52)分;损伤类型:开放性损伤28例,闭合性损伤17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8例,坠落伤15例,头击伤10例,其他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TEAS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TEAS(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6 d休息1 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电图(EEG)评分、GCS评分、P300的潜伏期和幅度、神经细胞因子、不同脑区感兴趣区放射性核素计数值,统计两组恢复瞳孔对光反射时间及4周内清醒率、脑血管痉挛率、肺部感染率、深静脉血栓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CRS-R评分[(8.41±1.23)分和(9.83±1.09)分]、EEG评分[(1.51±0.26)分和(1.93±0.31)分]、GCS评分[(9.52±1.36)分和(11.14±1.51)分]高于治疗前,且TEAS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P300幅度[(5.74±0.54)μV和(6.31±0.61)μV]大于治疗前,且TEAS组大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321.43±19.87)ms和(313.04±17.44)ms]短于治疗前,且TEAS组短于常规组(均P<0.05)。常规组与TEAS组治疗后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14.04±2.06)ng/L和(8.12±1.25)ng/L]、神经肽Y(NPY)[(232.85±40.51)ng/L和(195.25±35.06)ng/L]、S100β[(1.48±0.36)ng/L和(1.07±0.31)ng/L]、泛素竣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1.11±0.27)μg/L
- 张丽华马如龙万兆新陈霄
- 关键词:颅脑外伤经皮穴位电刺激脑电图血流灌注量
- 脑电图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2025年
- 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预测是临床的上的重要工作,准确判断预后有助于家庭和医生决策。目前,行为学量表评估容易低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影像学检查无法在康复病房环境中进行。随着电生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脑电图技术因其价格低廉、可连续床边操作和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本文旨在通过综述2013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脑电图技术在DO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期为脑电图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提供行之有效的预测模型。
- 林炜明周静邹瑜聪王玉龙
- 关键词:脑电图预后
-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小脑代谢模式及其与大脑功能连接的关系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小脑代谢与意识水平的关系以及小脑-大脑功能连接的特点。方法40名pDOC患者采集颅脑PET/MRI数据,提取小脑9个区域的标准摄取值(SUV),采用线性回归分析SUV与改良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的关系,并基于功能MRI提取时间序列,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小脑-大脑功能连接。结果pDOC患者小脑多个区域的SUV与CRS-R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OC患者小脑VIIb小叶与大脑默认网络及执行控制网络间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所有P<0.05)。结论pDOC患者小脑代谢活性与意识水平相关。小脑与大脑默认网络及执行控制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降低可能与意识障碍相关。
- 吴典玮陈蓉江文
- 关键词:小脑脑代谢神经影像学
- 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探讨点面线式耳穴按摩联合探针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肠道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 将60例pDOC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点面线式耳穴按摩和探针刺激,治疗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2周比较2组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Hart and Dobb腹泻评分、意识状态评分[格拉斯哥评分表(GCS)和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及便秘和腹泻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第2周,观察组BSFS、GCS、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便秘、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Hart and Dobb腹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点面线式耳穴按摩和探针刺激可调节pDOC患者肠道功能,减少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意识恢复。
- 简小霞邵秀芹刘洪双郑茶凤李墨逸邹田子鄢茵
- 关键词:耳穴按摩胃肠道功能中医护理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并发症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探讨
- 2025年
- 探究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观察对象是96例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时间节点:2022.05~2024.05。随机分组后,48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用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评价护理成效。结果 经护理之后,观察组有更好的意识功能状态评分,(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占比更低,(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有更好的预后康复指标评分,(P<0.05);总满意度为观察组的占比高,(P<0.05)。结论 对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其并发症发生,促进意识状态及功能恢复,使长期预后得到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水平。
- 李彦星
- 关键词:脑损伤综合康复护理并发症长期预后
- 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血清hs-CRP和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作为脑损伤组(n=27),另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10)。对照组不予以任何治疗,脑损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HBO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损伤组患者HBO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和NSE水平;在HBO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以及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估脑损伤组患者的脑损伤及意识改善情况;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以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损伤组患者血清hs-CRP、NSE水平与意识状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HBO治疗前后脑损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10.93±4.47)mg/L、(6.08±4.2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8±0.67)mg/L],HBO治疗前血清NSE水平[(21.90±7.7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5.5±3.4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O治疗后脑损伤组患者血清hs-CRP、NSE水平均明显降低,GCS、CRS-R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s-CRP和NSE水平与GCS分级呈正相关性(r=0.390),与GCS、CRS-R评分呈负相关性(r=-0.458,-0.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SE对脑损伤意识障碍的评价效能优于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SE水平反映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严重程度,HBO治疗可通过降低血清hs-CRP和NSE水平改善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 董文硕杨晶李雅娟
- 关键词:脑损伤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MNS联合MSS疗法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意识状况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S)联合多感觉刺激(MSS)疗法对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意识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深圳恒生医院收治的pDOC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NS治疗,研究组采用MNS联合MSS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脑电图(EEG)分级、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意识状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EEG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G1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DNF水平、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NS联合MSS疗法治疗pDO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EEG分级及意识状况,提高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
- 刘全丰刘世文陈奎严燕芬吴香珍
- 关键词:正中神经电刺激
- 基于神经多模态监测技术的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估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多模态监测技术的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估系统,属于生物医学的技术领域,其系统包括:多模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评估者的多模态数据,多模态数据包括临床行为学数据、脑血流数据、脑部影像数据和神经电生理数...
- 袁方王立新伍世表
- 意识障碍患者睡眠脑电图研究进展
- 2024年
- 睡眠障碍是意识障碍(DOC)患者的常见合并症,睡眠脑电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技术,可以客观、定量地反映睡眠期间的脑电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DOC患者脑功能和意识的保留程度。文章介绍了DOC患者的睡眠脑电图模式,将睡眠脑电图对于DOC患者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进行总结,并探讨了DOC患者睡眠障碍可能的治疗方法,旨在为DOC患者的诊疗、管理及康复提供新的思路。
- 陈奕玮菅敏钰韩如泉
- 关键词: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
相关作者
- 王向宇

- 作品数:167被引量:9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患者 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内镜
- 谢成金

- 作品数:17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意识障碍患者 预后 颅脑损伤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创伤
- 刘克洪

- 作品数:21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
- 研究主题:意识障碍患者 脑损伤 药物治疗 高压氧 康复治疗
- 徐伟伟

- 作品数:28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意识障碍患者 颅脑损伤 预后 预后评估 体感诱发电位
- 陈燕伟

- 作品数:18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意识障碍患者 预后 颅脑损伤 清醒 定量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