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5篇“ 感性化“的相关文章
- “巫史传统”的理性化与感性化——论中国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构
- 2025年
- 中国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面须要“植根本土”,另一方面则要“走向全球”。在古今中西张力之间所形成的“巫史传统”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本土创构,它既包括理性化的一面,也包括感性化的另一面。因为中国巫性传统本然具有感性与理性的“一体两面”,而且由“巫”到“史”的发展更有赖于中国人的“实用理性”而亦离不开感性作用。“巫史传统”之所以对于中国美学而言乃是源根性的,正是由于,由巫史而发,中国美学乃是“天人合一”的美学,由此成为“一个世界”的美学;中国美学乃是“物我合一”的美学,由此成为“一个主客”的美学;中国美学乃是“情理合一”的美学,由此成为“一个文心”的美学;中国美学乃是“感行合一”的美学,由此成为“一个生活”的美学。
- 刘悦笛
- 关键词:巫史传统中国美学物我合一
- 感性化网络意识形态渗透:活动机制·现实危害·导引路径
- 2024年
- 感性渗透是意识形态传播时代化转型的重要趋向。在现实活动中,这种感性渗透表现为巧用技术的感性传播方式、利用直观客体营造在场体验、借助感官刺激促成感性认同,实践逻辑是经“显其象”来“致其情”以“达其意”。然而,在服务于主流话语传播的同时,网络也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渗透开拓着空间,从而使网络信息场沦为意识形态博弈的赛地,技术化感性表达催生“信任异化”的共识分裂,主流意识形态对生活世界的价值领导力被削弱。当前必须坚持“立破并举”的原则,从正反两方面切入强化导引,既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接地气”“扬朝气”“养生气”,也有效揭批和防范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染,重塑网民的感性实践观。
- 王欣玥王夏杰
-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传播及其引导被引量:8
- 2023年
-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空间生成和发展的产物,在传播过程中呈现感性化转向的趋势。网络所引发的思维认知方式、叙事传播场域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青年亚文化的感性化传播与发展。情绪“部落化”、价值“碎片化”、身份“异质化”使得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去主流意识形态”的症候,必须通过对青年文化的包容与认同、对青年社会心态的引导与疏解以及主流文化建设“收编”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其发展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使青年文化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 汪大本
- 关键词:媒介变革视觉化感性化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性化的现实路径探究——基于感性意识形态的视角被引量:3
- 2023年
- 感性意识形态是以具象化、真实化和感性化形式存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采取感性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理性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抽象性灌输居多导致感性的实践逻辑不足、内容脱离日常实际造成学生感性需求被遮蔽、载体多样化的感性形式运用不足等“意识形态悬浮”。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改善需要感性意识形态的关照:让身边的榜样进行言传身教;让现实的资源激发真情实感;让教育的“机器”丰富载体样态;让庄严的仪式构建生活场域。
- 王诗琪王永益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榜样仪式
- 美学的感性化与生活的艺术化——马克思早期美学思想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马克思早期美学和艺术思想虽较零散,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不仅确立了审美和艺术与感性实践活动的连续性,而且阐述了审美和艺术与一般的实践活动的区别。审美不仅使人的活动呈现出自由自觉的特征,还意味着人的丰富性和全面发展。同样,艺术也是人的一种全面的生产活动,体现了人的完善性和创造性。当人类社会高度发展时,艺术将不再是生活的奢侈品,生活本身将成为艺术品。
- 贾媛媛
- 关键词:美学感性艺术
- 试论音乐欣赏的感性化方式及理性化目标
- 2021年
- 本文首先整体阐述了音乐欣赏感性化方式与理性化目标的关联性,并且进一步解析了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以及音乐欣赏中的 理性化目标。以期为相关学者在日后的探究工作给予理论性依据。
- 吴尚枧
- 关键词:音乐欣赏
- 网络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机制及其治理逻辑被引量:8
- 2021年
- 网络社会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意识形态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机制,网络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已经成为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议题、算法与编码的资本驱动,媒介、网民与社会的主体互动,技术、文化与权力的现实运动,凸显了网络意识形态感性化传播机制的重大变化。网络意识形态的感性化传播通过“质询、赋权、资本运行”的方式影响着社会价值体系和权力结构,并日益成为关乎社会治理的重大现实问题。鉴于此,优化议题设置模式、完善网络制度建设、构建媒介素养教育、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是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路径。
- 邱园园庞立生
- 网络直播的感性化表征与情感困境
- 2020年
- 网络直播通常被看作是解压娱乐的存在,观众基于“眼缘”建立个人与他者的情感共鸣,并通过打赏等互动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会因具体场景而产生虚荣的心理,而网络主播也会基于打赏等行为做出人情上的回馈,与观众建立友谊等情感。情感在网络直播这一场景中反复成为产品和生产要素,这对情感本身来说,一方面促进了情感的表达,短暂缓解了情绪,也可能产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网络直播市场化的本质可能带来情感的异化与扭曲,观众与主播之间“虚拟熟人”的情感关系难以维系而产生的落寞,情感在经历工厂化的情感运作后变得麻木以及出现的群体性孤独问题。
- 刘秀清张荣
- 关键词:网络直播网络社会感性化
- 室内软装中家具设计的感性化倾向被引量:1
- 2020年
- 感性在人类认识和表达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后现代主义以来,人类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产业的兴起,人类与人造世界越来越密切,离人的情感世界与自然界更远,人类开始寻找产品中的情感归宿,使得室内软装家具高科技+高情感成为必然。感性化的语境成为室内软装中家具设计的符号元素,文章从西方与中国家具发展的历程,以及西方感性哲学、非理性思维视角,解析室内家具设计感性化趋向因素。
- 张杰张杰
- 关键词:感性化情感语境
- 试论音乐欣赏的感性化方式及理性化目标被引量:1
- 2020年
- 音乐欣赏属于音乐审美的一个分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不但能使欣赏者学会如何“听”音乐,同时还会促使欣赏者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经历与意识融合到音乐作品欣赏当中,通过欣赏对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情感与文化进行深层次了解,以此来强化自身音乐欣赏的感受。本文阐述了音乐欣赏中的理性化目标与感性化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音乐欣赏中的感性化方式与理性化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内涵,探索音乐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以期为相关学者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王琴琴
- 关键词:音乐欣赏
相关作者
- 刘少杰

- 作品数:174被引量:2,013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网络社会 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 网络化 分化
- 王懿杰

- 作品数:163被引量:283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无线电能传输 无线 松耦合变压器 软开关 电能传输系统
- 徐殿国

- 作品数:1,559被引量:9,482H指数:5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永磁同步电机 电子镇流器 感应电机 伺服系统 电解电容
- 刘磊

- 作品数:29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
- 研究主题:铂配合物 磷光材料 哒嗪 桥联 制膜
- 刘悦笛

- 作品数:296被引量:1,03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活美学 分析美学 美学 中国美学 中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