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感觉神经肽“的相关文章
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IL-6、TNF-α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和感觉神经P物质表达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NP细胞)神经营养因子(NGF)和感觉神经P物质(SP)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从3只Sprague-Dawley大鼠椎间盘组织中提取原代NP细胞,分为对照组、处理组和MCC950组。对照组不经过任何处理,处理组用浓度1、10和100 ng/mL的IL-6或TNF-α处理48 h,MCC950组用1μmol/L的NLRP3抑制剂MCC950处理1 h后,用100 ng/mL的IL-6或TNF-α处理48 h。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GF和SP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10和100 ng/mL IL-6或TNF-α处理NP细胞后,NGF和SP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MCC950组NGF、SP蛋白水平均较100 ng/mL IL-6或TNF-α处理组降低(P均<0.05)。结论细胞炎性因子IL-6和TNF-α能够通过激活NP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促进NGF和SP的表达。
韩建龙常刚吕晓业王雪左金良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髓核细胞感觉神经肽P物质
感觉神经构成比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与破骨细胞影响骨愈合
背景:近年来,生长因子、多正成为国内外研究骨缺损修复的热点,其中降钙素基因相关(CGRP)与P物质(SP)等感觉神经被证明了积极参与骨稳态的调节。研究表明CGRP具有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作用,SP作为促骨形...
余旻璇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感觉神经P物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感觉神经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方法6~7周龄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哮喘组、WIN 62,577(SP受体拮抗剂)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WIN 62,577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1 h腹腔注射WIN 62,577300μg,每天1次,连续7 d;地塞米松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 mg/kg,每天1次,连续7 d。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血清中SP水平变化。免疫组化观察SP及其受体神经1受体(neurokinin 1 receptor,NK-1R)在小鼠肺组织表达定位情况。结果ELISA结果显示哮喘组小鼠BALF中SP水平[(45.78±9.1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7.02±2.80)ng/L](P<0.01);WIN 62,577干预组[(25.26±3.48)ng/L]与哮喘组[(45.78±9.15)ng/L]比较,BALF中S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哮喘组[(45.78±9.15)ng/L]比较,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BALF中SP水平[(34.03±4.38)ng/L]显著降低(P=0.002)。与对照组[(6883.32±1734.89)ng/L]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中SP水平[(10247.62±2667.38)ng/L]明显增高(P=0.001);与哮喘组[(10247.62±2667.38)ng/L]比较,WIN 62,577干预组血清中SP水平[(4285.99±1926.36)ng/L]显著降低(P<0.01);与哮喘组[(10247.62±2667.38)ng/L]比较,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后血清中SP水平[(6787.22±1907.45)ng/L]显著降低(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小鼠气道上皮、血管周围、平滑肌层均可见SP及NK-1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P及NK-1R在哮喘组小鼠气道内表达明显增加;与哮喘组比较WIN 62,577干预组与地塞米松干预组气道SP及NK-1R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地塞米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感觉神经SP的表达。
王植嘉尚云晓
关键词:哮喘感觉神经肽P物质地塞米松小鼠
感觉神经与P物质缓释微球对小鼠拔牙窝成骨的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验证负载感觉神经与P物质(substance P,SP)明胶缓释微球能否促进拔牙窝牙槽骨生成。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直径10~100μm的明胶微球,将10-6 mol/L的SP、神经降钙素基因相关(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微球混合制成载药缓释系统。27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SP组、CGRP组、SP/CGRP混合组,每组9只。分别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一侧拔牙窝内放入含生理盐水的空白微球作为对照组,另一侧拔牙窝内放入载药微球作为实验组。于第4周处死小鼠,取上颌骨标本,制作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4周测量新骨组织体积比例(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SP实验组为(30.25±0.92)%,同型对照组为(10.66±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实验组为(19.46±1.46)%,同型对照组为(8.78±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实验组为(59.45±3.07)%,同型对照组为(10.06±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实验组为(59.453±3.071)%,混合空白组为(10.062±3.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混合空白组为(0.076±0.009)%,混合实验组为(0.132±0.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混合空白组为(0.841±0.212)%,混合实验组为(4.497±0.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混合空白组为(0.184±0.072)%,混合实验组为(0.615±0.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RP与SP均能够促进拔牙窝新骨生成,且两者对成骨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宋子健丁宇翔周勤
关键词:感觉神经肽P物质明胶微球骨生成
从“感觉神经P物质-肥大细胞”联动变化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揭示神经P物质(SP)与肥大细胞(MC)的联动变化关系,阐释穴位埋线调节变应性鼻炎(AR)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方法选取小鼠肥大细胞P815(MCp815)行体外培养,采用SP进行浓度升阶梯干预,初始质量浓度选取0.1 nmol/L,以3为基准倍数,逐渐升高干预质量浓度即0.3、0.9、1968.3 nmol/L。每种干预质量浓度同时设置3个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MCp815增殖倍数,计算3个培养基的增殖倍数均值。结果SP干预质量浓度与MCp815增殖倍数呈正相关,即SP质量浓度越高,MCp815增殖倍数均值越大,且在低倍质量浓度(0.1、0.3、0.9 nmol/L)时增殖速度最快,进入2.7 nmol/L质量浓度后曲线上升率变缓;高倍质量浓度虽也呈现上升态势,但从218.7 nmol/L开始,曲线逐渐进入平台期,656.1 nmol/L达到增殖巅峰,即使质量浓度再次增加,增殖倍数也不会随之变大。结论SP可以促进MCp815增殖,二者为正相关关系,但在SP质量浓度达到656.1 nmol/L时,达到平台期。研究进一步表明穴位埋线可通过抑制SP进一步下调MC的增殖,从而减轻鼻腔黏膜炎性反应,最终实现治疗作用。
刘洋曹文灿蒋明君戴梦璘蒋糠蒋路云李昕蓉
关键词:穴位埋线肥大细胞感觉神经肽P物质
感觉神经P物质通过调控CCN1的表达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P物质(SP)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增殖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从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中分离hPDLCs,用浓度为0、10-1nM、101nM、103nM、104nM、105nM和106nM的SP干预h PDLCs,于干预后的0 h、1 h、2 h、4 h、8 h、12 h及24 h检测细胞增殖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此外,用HDAC抑制剂对h PDLCs预干预30 min后,再采用104nM的SP干预8 h,检测组蛋白H3乙酰化和磷酸化以及高半胱氨酸血管生成诱导因子61(CCN1)的表达。结果 104nM的SP干预4 h后可显著增加hPDLCs细胞的增殖及HDAC的活性(P <0. 05),且在干预8 h时均达到峰值。10~4nM和10~5nM浓度的SP干预8 h可显著促进hPDLCs细胞的增殖(P <0. 05)。SP的浓度与HDAC的活性正相关。HDAC抑制剂可逆转SP诱导的组蛋白H3去乙酰化和去磷酸化作用,阻断SP诱导的CCN1表达的增加(P <0. 05)。结论 SP可通过激活HDAC,导致组蛋白H3去乙酰化和去磷酸化,促进CCN1的表达,进而增加hPDLCs细胞增殖,修复牙周组织。
田丽张小玉金红屠军波
关键词:人牙周膜细胞感觉神经肽P物质增殖
穴位埋线对感觉神经SP与MC的影响及对OVA致敏原耐受能力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本次研究以穴位埋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对神经源性炎症调控为前期基础,以穴位埋线对感觉神经SP与MC的影响以及穴位埋线对OVA致敏原浓度耐受能力和时间耐受能力的影响为研究方向,深入探讨穴位埋线对MPI/AR的作...
高洪娇
关键词:穴位埋线感觉神经肽卵清蛋白
感觉神经及其受体在软骨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感觉神经感觉神经分泌的标志性神经递质,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和疼痛标志物,在炎症反应、痛觉产生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软骨细胞可合成及分泌感觉神经类物质并表达其受体,且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模式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基质合成及降解等活动产生影响,从而在软骨发育及四肢骨形成、软骨生物力学响应、骨折愈合的软骨成骨进程及骨关节炎软骨进行性退变等软骨生理及病理性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感觉神经及其受体在软骨代谢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任高彤(综述)徐新月(综述)李雪健牛丽娜(审校)焦凯
关键词:感觉神经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感觉神经P物质对气道平滑肌细胞收缩幅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P物质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ASMC)收缩幅度的影响。方法将1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及哮喘模型组,卵蛋白吸入法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原代培养两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SMC在不同干预因素干预前后细胞形态及收缩的长度的变化,计算各组细胞收缩百分比,对各组ASMC收缩长度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酰胆碱干预组及P物质干预组ASMC体积明显变小,细胞直径缩短,胞浆减少,细胞排列密集。P物质受体拮抗剂干预组及尼莫地平干预组ASMC细胞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细胞体积大小相仿,细胞呈梭形,胞浆丰富,细胞排列规则。乙酰胆碱干预组细胞收缩百分比最大(19.60±3.47)%,尼莫地平干预组细胞收缩百分比最小(3.25±1.14)%,P物质受体拮抗剂干预组细胞收缩百分比(3.56±1.03)%较正常对照组(3.54±1.26)%大,但较乙酰胆碱干预组(19.60±3.47)%、哮喘组(14.36±2.37)%及P物质干预组(17.79±3.19)%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P物质会增加ASMC收缩幅度,但其收缩幅度较乙酰胆碱小;其受体拮抗剂有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能力的作用,但其抑制能力较尼莫地平弱。感觉神经P物质通过增加气道平滑肌细胞收缩力参与哮喘急性发作。
李淼尚云晓
关键词:感觉神经肽支气管哮喘
感觉神经P物质受体拮抗剂减轻气道平滑肌细胞反向钠钙离子电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感觉神经P物质及其受体拮抗剂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 ASMC)钠钙离子交换体(sodium—calcium exchange,NCX)离子电流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荧光免疫细胞组化识别ASMC;膜片钳技术检测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感觉神经P物质、感觉神经P物质受体拮抗剂GR203040(神经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NK-1R)、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干预前后ASMC细胞NCX离子电流变化。根据电压、电流变化绘制电压-电流曲线。PA代表电流幅度,PF代表细胞面积,PA/PF代表电流密度。结果随着电压增加电流增加,在电压增加至-40mV时出现反向电流。当电压增加至60mV时,乙酰胆碱干预组电流密度最大,尼莫地平干预组电流密度最小。P物质干预组电流密度较正常组增加,但弱于乙酰胆碱干预组(P〈0.05);P物质拮抗剂干预组电流密度较尼莫地平干预组强,但较其他组均弱(P〈0.05)。结论在哮喘气道因钙离子负载会引起反向模式电流出现。感觉神经P物质会增强NCX离子电流,NK-1R拮抗剂会减轻NCX离子电流,可能会有助于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
李淼尚云晓
关键词:P物质受体拮抗剂气道平滑肌细胞

相关作者

尚云晓
作品数:596被引量:5,690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 儿童 哮喘小鼠 儿童哮喘 支气管哮喘
王正国
作品数:1,255被引量:7,028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创伤 冲击伤 冲击波 创伤后 交通事故
王丽丽
作品数:94被引量:449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水浸泡 P物质 爆炸伤 火器伤 表皮干细胞
黄晖
作品数:27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表皮干细胞 P物质 感觉神经肽P物质 干细胞 干细胞分化
李世荣
作品数:1,129被引量:2,966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增生性瘢痕 大肠癌 成纤维细胞 瘢痕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