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06篇“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相关文章
孙钧教授运用当归柴胡白术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
2025年
孙钧主任医师认为肝炎是正邪相争的反应,正邪相争导致阴阳两虚及湿热血瘀,阴阳两虚是导致肝纤维化的本,湿热血瘀是促其进展的标。确立了驱邪扶正、滋阴温阳、清湿热、化瘀血的基本治法,总结了经验方当归柴胡白术汤。
陈威辛窦志强孙钧
关键词:乙肝肝纤维化中医药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背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冠大流行在全球范围造成大量感染病例及死亡,在针对SARS-CoV-2的特效药物研发上市前,接种疫苗是预防SARS-CoV-2感染最有效且经济的方法。慢性乙型肝炎(C...
黄钰斐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损伤
肠道菌群生态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疾病进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0年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其原发病的发展进程的影响,为慢性乙肝的诊治提供可靠循证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文献查阅、整理与分析,阐述肠道菌群生态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结果乙型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较正常人明显减少,慢性肝脏疾病也可以加重肠道菌群失调,反之,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会导致慢性乙肝的症状加重或病程延长,两种因素彼此制约,造成不良的因果循环。结论针对失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通过补充益生菌或移植粪菌改善肠道生态,进而延缓肝病的进展成为新的切入点。
周光宇王宏虹苏华焦瑾
关键词:肠道菌群慢性乙型病毒肝炎
“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孕妇体重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运用"知己健康管理"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孕妇进行孕期体重管理,分析其对孕妇体重干预效果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至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门诊产检并建大卡的乙肝孕妇120例,孕周为18~22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孕妇参照"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制定为期4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方案;对照组孕妇实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妇在孕前,孕20、30、36周和分娩前的体重、宫高、腹围增长情况以及分娩方式、并发症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孕前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在孕20、30、36周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孕妇在孕36周宫高、腹围增长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知己健康管理"可有效控制乙肝孕妇孕期体重,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訾涔王倩陈倩云张钰清
关键词:知己健康管理体重管理新生儿出生情况
四逆散加减穴位贴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穴位贴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名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加减穴位贴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为21日一个疗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1.中医症候改善程度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比较:治疗组ALT、AST较对照组前显著改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穴位贴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比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疗效好。
杨亚娟庄玉卿王雪红
关键词:肝郁脾虚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穴位贴敷
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次治疗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毒学、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ST、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初治患者接受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王周勋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恩替卡韦干扰素肝功能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血清腺苷脱氨酶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相关性,评价ADA在判断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肝细胞损伤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将符合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诊断...
张洁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腺苷脱氨酶特异度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类机体后,对其健康产生严重危害。HB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
刘娟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18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评价慢性乙型病毒肝炎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评价慢性乙型病毒肝炎(CHB)的肝纤维化情况,探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为本病的中医证型客观化及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
张响荣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定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肝脏杨氏模量值,评价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乙型病毒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名(均在治疗前进行肝活检),A组(S0,S1)22例,B组(S2,S3)40例,C组(S4)18例,所有患者进行替比夫定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和血清学检查,包括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PN-P)、Ⅳ型胶原(CL-Ⅳ),比较各参数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所有A、B、C 3组血清学指标HA、LN、PⅢPN-P、CL-Ⅳ治疗24周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所有A、B、C 3组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肝脏杨氏模量值均为A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评估。
史红梅王倩晖高莉
关键词:肝炎乙型多普勒

相关作者

刘紫锰
作品数:29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血流动力学 临床重症 用药 脓毒症患者
马臻奇
作品数:31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表达及临床意义 病因 胃癌 生存素蛋白 胃腺癌
王丽苹
作品数:14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 冠状病毒感染 不同体质 酒精性肝硬化
孔令斌
作品数:160被引量:693H指数:1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诊疗行为 2型糖尿病 影响因素 乙肝疫苗 肝纤维化
吕淑兰
作品数:31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肾综合征出血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