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篇“ 成冰作用“的相关文章
- 基于重复分凝成冰作用提高季冻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淋洗效率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程国栋院士的“厚层地下冰的重复分凝机制”理论,提出利用重复分凝成冰作用以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以Cd、Pb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EDTA、酒石酸为淋洗液,通过室内振荡淋洗试验和冻融–淋洗土柱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融化速率控制为正融土中水分迁移和重复分凝成冰提供有利条件,较单一冻结–吸水模式淋洗液的摄入量约增加20%,而且冻–融界面的反复波动,有助于淋洗液与土壤中重金属充分接触,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重金属去除率,Cd、Pb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3.95%和171.74%。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适性,对季冻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张军吴涛芮大虎张海洋李国玉伊藤譲罗明镜
- 基于重复分凝成冰作用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淋洗效率的研究
-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冻融作用下特定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及净化技术研究”为依托,为了提高冻融-淋洗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去除效率以及缩短修复周期,通过利用重复分凝成冰机制增加淋洗液的迁移量,以此提高冻融-淋洗对重金属...
- 吴涛
- 关键词:冻融循环重金属
- 中国境内冰川成冰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冰川是由降雪积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运动着的自然冰体,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从雪演化成冰的过程、机理和结果统称为成冰作用。成冰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冰川的发育条件、形成过程和物理特征等;成冰作用的空间变化又是冰川变化的一种反映,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中国境内冰川的成冰作用研究开始于1962年谢自楚等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开展的成冰作用研究,随后不同学者对祁连山等地区冰川的成冰作用亦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冰川成冰作用概念。主要回顾了冰川成冰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境内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西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藏东南地区和横断山区冰川的成冰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展望了今后冰川成冰作用研究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以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今后在成冰作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李向应丁永建刘时银
- 关键词:成冰作用冰川
- 珠穆朗玛峰北坡东绒布冰川成冰作用的新认识被引量:10
- 2005年
- 冰川成冰作用的研究对于选择冰芯钻取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前人对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川成冰作用的研究,由于缺少高海拔区域的实测资料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通过1998年东绒布冰川垭口处(6 500 m a.s.l.)11 m冰芯和海拔6 450 m处20 m冰芯剖面的成冰作用过程研究,认识到由于水、热条件的逐年波动,冰川成冰作用也处于变化之中。珠穆朗玛峰北坡东绒布冰川高海拔区域,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如气温较低和降水量较大等),再冻结-重结晶作用依然占主导地位,该成冰作用至少在垭口部位是有分布的。而一般在气温较高或降水量较少等条件下,冰川的成冰作用则以冷渗浸-重结晶作用为主。
- 康世昌秦大河任贾文张东启秦翔
- 利用雪层层位跟踪法研究暖型成冰作用的年限——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被引量:21
- 2005年
- 降雪通过冷型或暖型成冰作用转化为冰川冰, 中国冰川以暖型成冰作用为主.利用在雪层中插置竹板, 通过竹板进行层位跟踪的方法, 历时24个月连续观测, 研究了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 130 m)降雪演化为粒雪冰的时间问题.结果表明: 夏季, 新雪转化为细粒雪约需要7 d, 细粒雪转化为粗粒雪约20 d到3个月; 同样的转化在冬季分别需要约2.5个月和2~4.5个月.粗粒雪转化成粒雪冰的时间大约40个月.由此得到该处新雪演化为粒雪冰历时约41~47个月.8~9月为雪粒演化的主要成冰期.不同层位雪层的密实成冰速率因粒雪性质和密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融水是影响成冰时间及成冰量的重要因素.
- 尤晓妮李忠勤王飞腾
- 果汁冷冻浓缩中生物冰核的成冰作用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2
- 2001年
- 介绍了冰核细菌促进成冰的机制 ,并结合国外有关报道和我们的研究结果 ,论述了冰核细菌在食品冷冻浓缩中导致冰晶形成的结构、冷冻效率、应用前的预处理及食用级冰核细菌在果汁中的应用情况 。
- 何松胡卓炎孙福在赵廷昌钟士清
- 关键词:冰核细菌冷冻浓缩果汁成冰作用
- 中国境内又一种新成冰作用的发现被引量:24
- 1998年
- 我国学者 ,在青藏高原南部希夏邦马峰地区达索普冰川 70 0 0m处大平台 ,发现有重结晶 (或再冻结重结晶 )带 ,长约 3km ,宽超过 1km ,平均测厚达 350m以上 .文中详细叙述和讨论达索冰川成冰作用过程 ,夏季风所带来的丰沛降水。
- 姚檀栋蒲健辰王宁练田立德
- 关键词:成冰作用重结晶
- 南极纳尔逊冰帽的雪层及其成冰作用研究被引量:5
- 1990年
- 纳尔逊冰帽雪—粒雪的演化依赖于融水渗浸冻结作用下的暖变质过程。积雪的密实化过程的快慢,取决于温度条件和融水的参与程度,以及自身的物理状况。粒雪的密实化过程表现为均匀且变幅小。纳尔逊冰帽成冰深度在23~25m,成冰历时17~19年。成冰带分为暖渗浸—重结晶带,渗浸—冻结带,消融带。
- 王晓军秦大河刘琛钱嵩林
- 关键词:冰帽雪层成冰作用
- 重复分凝成冰-淋洗液磁化技术协同修复铅镉污染黏性土试验研究
- 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冻融作用下特定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及净化技术研究”为依托,为了提高单次去除效率和缩短修复周期,开展了重复分凝-磁化淋洗剂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试验。以受Cd、Pb污染某场地土为研究对象,首...
- 邵俊辉
- 南极“探险大本营”与“航海家的坟墓”
- 2016年
- 你也许不知道的词边缘海又称"陆缘海",顾名思义,边缘海位于大陆的边缘,一边以大陆为界,另一边则以半岛、岛屿或者岛弧与大洋为界。我国的东海、黄海、南海都是边缘海。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位于澳大利亚东侧的珊瑚海。冰 架冰架是指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冰架有大有小,大的冰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两极地区是冰架最为集中的地区。冰山就是冰架崩解的产物。("泰坦尼"克号你可死得明白了?)
- 金希
- 关键词:冰架极地区威德尔海成冰作用罗斯海
相关作者
- 李向应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7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冰川 冰冻圈 冰川融水 水文 雪坑
- 丁永建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44被引量:5,213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冰川 青藏高原 水资源 冰冻圈
- 秦大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51被引量:5,972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冰川 冰芯 青藏高原 冰冻圈
- 康世昌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22被引量:1,558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冰川 纳木错 冰芯 气候变化
- 秦翔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10被引量:6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研究主题:冰川 老虎沟12号冰川 老虎 冰川变化 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