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064篇“ 成藏特征“的相关文章
- 中亚主要含盐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富集主控因素
- 2025年
- 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中亚盆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含盐盆地。基于最新的油气地质资料,对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含盐盆地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从而加深对中亚地区区域性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尽管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是在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富油气盆地,二者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地层和油气地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盆地的盐下均发育了形成于同裂谷期—拗陷期的优质烃源岩,具有厚度巨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等特征。阿姆河盆地和滨里海盆地内广泛发育的含盐层系控制了这两大盆地的油气时空分布,这套含盐层系将盆地划分为盐上和盐下2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油气主要富集于阿姆河盆地盐下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和滨里海盆地盐下石炭系—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藏组合。膏盐岩盖层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与盐下古隆起构造部位的有利储集相带构成了大型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此外,深大断裂、膏盐岩尖灭带和盐构造活动形成的盐窗为盐下烃源岩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运移通道,这些因素是盐上能否形成油气规模聚集的关键。
- 刘丽张凯逊于刚郁林军邱海华周妍葛贝琦Bakhtier NURTAEVShukhrat SHUKUROV
- 关键词:盐构造油气成藏阿姆河盆地滨里海盆地
-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超压成因及油气成藏特征
- 2025年
- 海洋深水区是当今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随着深水油气勘探的不断推进,基岩潜山逐渐成为重要的接替领域.近年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气藏获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潜山重要的勘探潜力.但是基岩潜山普遍存在高压,超压如何影响规模成藏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以陵水32-1基岩潜山为例,通过已钻井岩心、薄片观察、温压场模拟、流体包裹体等综合分析,揭示潜山内部存在两个压力系统,上部压力系数为1.68,下部压力系数为1.76~1.85.10.48 Ma时凹陷内烃类流体压力传导至潜山,潜山开始发育超压;3.02 Ma时潜山压力系数达1.7,进入强超压阶段.LS32-1-A井分别在3.0~1.9 Ma和1.8 Ma~现今经历两期油气充注,充注时间与潜山超压形成时间一致.研究表明:(1)潜山储层可分为砂砾质带、风化带、致密带、内幕裂缝带,以潜山内幕裂缝、基底断裂及垂向微裂隙为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2)超压成因主要为早期欠压实和生烃增压,晚期受烃类流体侧向压力传导控制;(3)强超压形成时间与烃类流体充注时间匹配性好,生烃凹陷内的压力演化以及流体向潜山的充注过程控制着潜山大型油气藏形成;(4)陵水32-1构造具有“近源供烃,优势充注;超压传导,内幕成储;超压封盖,规模保存”的成藏模式.研究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 胡林胡潜伟王思雨江汝锋汪紫菱赵晨田澜希张超梦卞恺歌
- 关键词:超压深水区琼东南盆地石油地质
- 渤海湾盆地渤中26⁃6潜山油田油气异源混合成藏特征及充注过程
- 2025年
- 渤中26-6潜山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渤南低凸起西段,是继渤中19-6潜山凝析气田之后,渤海海域新发现的又一个亿吨级潜山油田,也是近年来中国近海取得的最大油气发现.为了解决该油田存在的成藏规律不清,特别是油气来源和成藏过程与模式尚不明确的问题,综合运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烃源岩生烃模拟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以下几点创新性认识:(1)渤中26-6潜山油田原油与天然气具有异源特征,分别来自不同的凹陷,原油主要来源于黄河口凹陷沙三段,凝析气主要来自于渤中凹陷南次洼沙三段;(2)渤中26-6潜山油田明显经历了早期正常油(10~5 Ma)、中期凝析油气(5~0 Ma)、晚期轻质油(2.5~0 Ma)3期油气充注历程,中期与晚期流体充注规模较大,对渤中26-6油田的聚集成藏具有决定作用;(3)渤中凹陷南次洼与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生烃演化差异以及烃源岩与渤中26-6潜山接触关系的不同,造成渤中26-6不同区块成藏模式与流体相态的差异.上述认识对丰富潜山油气成藏规律、指导类似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官大勇石文龙赵弟江张兴强安俊睿
- 关键词:成藏特征石油地质
-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深层煤层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 2025年
- 四川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筠连地区浅层煤层气已获得商业开发,邻区长宁地区多口过路井在二叠系煤层中测试获气,揭示了盆地煤层气的巨大潜能。随着国内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借鉴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层气开发经验,为明确长宁地区深层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利用测井、煤层取心、实验测试等资料,系统开展了长宁地区煤层的地质分析、深层煤层气含气性评价、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长宁地区7号至8号煤层煤组是一套厚度大、发育稳定的高品质煤层,以高煤阶、高固定碳含量的原生结构煤岩为主,已处于热解生气高峰,生烃潜力巨大;煤层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高割理密度特征,储集空间充足;顶底板以泥岩为主,保存条件优越。与筠连浅层煤层气相比,长宁地区深层煤层气构造更加稳定,游离气比例升高,煤体结构更加完整,在远离剥蚀线、Ⅰ级断层区形成区域性煤层气藏,富含游离气的特征将更加有利于后期煤层气开发。结合地质工程条件,建立了长宁煤层气评价的地质-工程双“甜点”指标体系,优选了区内深层煤层气发育区1300 km^(2),计算资源量1700×10^(8)m^(3),有利区主要位于罗场向斜、建武向斜。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区内煤层气井位部署,助力实现四川盆地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
- 杨雪田冲杨雨然张景缘王青吴伟罗超
- 关键词:四川盆地成藏特征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北部本溪组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2025年
- 富县北部本溪组发现工业气流,证实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具有十分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但对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工作。综合利用岩心、地球物理测井、试气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北部本溪组天然气成藏特征、气水分布特征以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认为本溪组发育的潮坪砂岩是天然气藏形成的有利场所,天然气优先富集在砂体构造高部位。天然气分布特征与控制天然气成藏的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 许璐刘嘉祥王润刚
- 关键词:成藏特征主控因素本溪组鄂尔多斯盆地
- 白家海凸起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有利区优选及勘探开发前景
- 2025年
- 准噶尔盆地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资源潜力巨大但勘探难度大。本文基于取得产气突破的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勘探资料,分析了深部煤层气成藏特征,优选了有利区,并预测了深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煤层厚度较大(>10 m)且分布稳定、中低煤阶(0.52%特征;具有含气量较高(10~22 m^(3)/t)、含气饱和度高(最高可达217%)、游离气占比高(可达60%以上)、以热成因为主的混合成因等含气性特征;具有主力孔渗差异性大、整体呈现低孔低渗等物性特征;形成以自生自储为主、下生上储为辅的游离气为主的煤层气成藏模式。西山窑组优质储层主要位于区块北部,有利区面积42.4 km^(2),基于有利区的煤层气成藏特点,以彩探1H井为例,按照单井控制面积(0.1 km^(2))和产气量(2×10^(4)m^(3)/d)估算,在开展先导性试验的基础上,可部署68口L型分段压裂井,预期建成4×10^(8)m^(3)/a的产能。
- 宋永李道清王彬仇鹏屈怀林李志刘卓亚史鸣剑
- 关键词:成藏勘探白家海凸起
-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 2025年
- 随着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由常规到非常规、由浅层到深层不断深入,松辽盆地南部逐渐展现出一批致密油气新领域。近年来,基于地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松辽盆地南部在致密油气勘探新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重大进展。通过梳理扶余油层致密油、盆地深层致密气和断陷层煤层气3大领域,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的地质条件、勘探进展、成藏机制和资源潜力,明确了下一步的攻关方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明确了扶余油层致密油“三位一体”(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超压驱动、密集层间断裂输导和油气在泉头组四段主河道厚层砂体中聚集)的耦合成藏机制;扶余油层致密油的资源量为9.72×10^(8)t、待发现资源量为4.91×10^(8)t;优选了新北地区、孤店地区和余字井—塔虎城地区3个有利区,并指出扶余油层致密油是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吉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中之重,可持续推进一体化增储建产工作。②揭示了深层致密气具有高成熟含煤层系烃源岩与富含火山物质储层耦合的源-储一体成藏机制;深层致密气资源量为7.67×10^(12) m^(3);梳理出5个可效益动用的有利区带(五棵树地区、华家—郭家地区、小城子地区、神字井地区和哈什坨地区),明确了深层致密气是吉林油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③基于煤岩的煤质、煤储特征以及含气量等参数,估算煤层气资源量为1.11×10^(12) m^(3),并落实了王府断陷、德惠断陷和伏龙泉断陷3个断陷的煤层气勘探有利区,有利区面积达19370km^(2)。致密油气勘探的3大领域是吉林油田稳产的重要资源基础,将为吉林油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接替资源,相关勘探经验和认识可为邻区和类似盆地提供借鉴和启示。
- 沈华胡佳杨光杨亮邵明礼杨克思王云鹤
-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煤层气资源潜力
-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发现及成藏特征
- 2025年
-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潜在的能源价值而备受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南海开展水合物调查,截至目前已实施了9个水合物钻探航次,取得了一系列水合物找矿突破。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发育多种类型水合物,神狐海域主要发育扩散型水合物,东沙海域发育复合型水合物,琼东南发育渗漏型及砂质型水合物。本文结合钻探成果,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水合物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测井响应特征。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在地震上主要表现为显著的BSR以及BSR之上的强正极性反射,在测井上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高纵波速度和高横波速度,如出现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的混合层则在测井上表现为高电阻、低纵波速度、高横波速度和中子密度反交等特征。渗漏型水合物在地震上通常不发育典型的BSR,BSR之上发育亮点反射或者浅部地层发育上拉反射以及柱状的空白反射,海底发育显著的异常地貌,如丘状体和麻坑,在测井上表现为极高的电阻率、稍微增高的纵波及横波速度、高角度层理等特征。砂质水合物在地震上表现为极强的BSR和指示砂质水合物的强正极性反射,测井上表现为低伽马、极高的电阻率、极高的纵横波速度、略微增高的密度和略微降低的中子孔隙度等特征。最后总结了神狐及琼东南水合物成藏控制因素,认为神狐海域发育的深大断裂以及倾斜的天然堤沉积控制了神狐海域高丰度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发育,而琼东南海域水合物发育受古潜山及差异压实作用控制。
- 匡增桂任金锋邓炜赖洪飞谢莹峰
- 关键词:南海北部
- 南海北部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与赋存差异
- 2025年
-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北部完成了9个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采集了大量三维地震资料,发现了多种赋存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但是不同赋存形态与富集程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异常响应及主控因素差异有待厘清。在台西南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呈烟囱状反射的裂隙充填型水合物与呈强振幅反射的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垂向叠置分布,而珠江口盆地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上部广泛发育孔隙充填型水合物。研究认为低孔渗特征、相对细粒沉积层和块体搬运沉积体储层,匹配局部高通量流体供给条件,控制了裂隙充填型水合物赋存;相对低通量流体和相对粗粒储层岩性是孔隙充填型水合物赋存的主要条件,而Ⅱ型水合物、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及近期活动水合物系统均与深部来源热成因气及相对高通量流体供给有关。构造沉积背景差异是多类型水合物赋存的主要原因,流体运移通道、运移方式和储层岩性耦合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程度;受晚期岩浆侵入、泥火山构造、隆起构造影响而形成的断层和气烟囱构造控制流体运移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因而查明不同盆地发育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差异,厘清多类型水合物地质主控因素对于指导高富集天然气水合物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靳佳澎王秀娟邓炜李清平李丽霞余晗周吉林吴能友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流体运移储层南海北部
-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须家河组的天然气富集在断缝体储层中。断缝体储层是指由断层破碎带及多种非均质裂缝共同构成的特殊储集体,在简阳地区须家河组中展现出规模化的发育特征。本文利用薄片鉴定、测井成像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简阳地区的断缝体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研究区存在海陆两相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的特点。断缝型储层中蕴含着丰富的次生溶蚀孔隙、构造裂缝、粒间杂基溶解形成的孔隙以及微裂缝等多种孔隙类型;这些孔隙提升了储集性能。深大断裂断穿须家河组并向下连接至深部烃源岩,深层油气源岩与储层通过断缝实现了有效连通,油气能够在断裂系统内实现垂直或水平方向的迁移,并最终汇聚在渗透性优良的断缝体内部。上覆的油页岩和泥岩等封闭性盖层为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封闭保护,周边的泥岩及致密砂岩则构成了侧向屏障,协同造就稳定的断缝体油藏。针对特殊储集体断缝体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简阳地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而且可以为其他致密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 杨曦冉曹脊翔肖伯夷曾琪王锦西李唐律
- 关键词:须家河组
相关作者
- 赵孟军

- 作品数:256被引量:2,756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成藏过程 前陆盆地 油气成藏 烃源岩
- 宋岩

- 作品数:366被引量:4,349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前陆盆地 煤层气 天然气 油气成藏 成藏过程
- 庞雄奇

- 作品数:743被引量:5,908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烃源岩 塔里木盆地 油气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 张水昌

- 作品数:499被引量:6,841H指数:5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四川盆地 天然气 原油
- 曾溅辉

- 作品数:289被引量:2,563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东营凹陷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