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篇“ 截句“的相关文章
》是蒋一谈历时十六年创作出的一本诗集,但这本诗集不同于现在国内出版的诗歌集。蒋一谈创作的灵感源泉,来源于中国的古典诗词和现代西方诗歌,并结合了拳道大师李小龙“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思考与行动理念。从某种意义...
蒋一谈著
关键词:诗集
论王爱红亦
2024年
周作人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一书,收文艺批评多篇。著名文学史家阿英(1900—1977年。钱杏邨,左联领导人之一,鲁迅的战友)评为:“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础石,同时也横扫了当时文坛上反动势力的‘学衡派’的封建思想”。周作人的文学观诗歌观,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呼岩鸾
关键词:钱杏邨学衡派阿英诗歌观
汉字文化艺术中的两朵奇葩——现代与少字数书法的对照关系探微
2024年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有言:“尧、舜王天下,焕乎有文章。文章发挥,书道尚矣。”“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可见,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从来就是交相呼应的。在古代,书法家都有多重身份,往往是精通文学、集文化大成于一身。中国的文学艺术家懂书法、善书法具有天然的文化合理性。文学与书法的亲缘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显性基因,即使在与西方各种文化艺术思潮不断碰撞磨合中,这种联系也不会消失。当今社会,艺术观念、艺术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新旧更迭转化更为频繁,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领域分别诞生了两种新的艺术形式——现代和少字数书法。而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也存在着类似古典诗歌和传统书法类似的对照关系。
栾建利
关键词:艺术思潮传统书法文学艺术家书道多重身份
:作为一种可能的写作
2021年
近年来,成为诗歌界乃至文学界热议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围绕文体合法性、写作特征及其与古典诗歌传统和当代语境的关系问题。在形式特征上继承了古典诗歌传统,但在想象方式和话语特征上却是汉语新诗传统的延伸;它在写作特征上一方面注重词与物的贴身敞开,另一方面又注重内在结构的锤炼和诗意强度的瞬时提升。同时,在古典诗歌传统、汉语新诗与当代文化三重语境的交汇处,敞开并回应了诗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作为一种可能的写作,表征着新诗发展的新的活力与美学可能。
景立鹏
关键词:截句汉语新诗
爱情的诗歌小镇
2020年
王长征
被引量:4
2019年
明代以来学界常以洪迈《万首唐人绝》存录从长篇古诗、律诗中摘而成之篇为误。这是赵宋时代未曾有的一种批评视角。《文苑英华》《唐文粹》《千家诗选》等皆有经删之篇;南宋校刊《文苑英华》时推重全篇、注意及《万首唐人绝》有为绝者,并无非议。黄庭坚曾白居易大篇为绝而成《谪居黔南十首》,《宋文鉴》选录其中前五篇;其摘唐彦谦《过长陵诗》之佳也被胡仔称为绝,此乃宋代诗学对中古以来"采擿孔翠,芟剪繁芜"之总集编纂传统与成绝之文体观的认同与发展,此后""甚至成为"绝"代名词。之篇从获赏、存录到受非议、删补,折射出写本到刻本时代的文献整理从推崇精英定篇到强调原作全篇的变化。
李晓红
关键词:黄庭坚截句
的诗体学意义
2019年
是中国传统诗歌技巧的继承,是诗人们在"争价一之奇"。台湾地区与百年新诗史上的小诗一脉相承又有差异,用的是现代诗体和现代汉语,抒发的是台湾现代人的情绪,记录的是现代生活,具有现代诗的生产传播方式。台湾地区强调这种诗体需要诗题和整体性,呈现出台湾诗人的主体意识及诗人的身份意识比大陆诗人更强烈。诗题可以呈现文本的独立性、文体的完整性、作者的主体性和文体的自觉性。制作的两种方式也有诗体学意义:一是断章()取"义",取最有意义的子,突出诗的思想性。二是断章()取"美",取最有美感的子,还造就了"空白美",突出了诗的艺术性。两种方式都提高了新诗的质量。
王珂
关键词:截句小诗后现代写作
现代诗:外形式的表征与体式——兼论“手枪体”与“体”被引量:4
2019年
现代新诗的外形式分两部分。大方面(大外形式)涉及体式(诗体),小方面(小外形式)涉及具体排列。现代新诗外形式的标识是分行,也是它的外形式"底线"。由于现代语境的巨大变迁,新诗难以完成"定行、定字、定顿、定称"的"四定"格律化建构,而更多从事宽泛性体式的建设。通过对近年流行的"手枪体"(又称汉诗十三行体)与"体"的剖解及评骘,再次重申现代诗体的格局:"以自由诗为主导的泛诗体联盟"。
陈仲义
关键词:外形式体式
论台湾诗人蕓朵的现代诗写作风格——以《蕓朵》为例
2019年
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在台湾诗坛受到重视,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成果。《蕓朵》就是其中一例。这本作品集合计收录蕓朵创作的作品106首,描写范围广泛,写作风格独特。对自然景象、动植物、爱情等素材均有涉及。《蕓朵》体现出的艺术特点为擅用温婉的词,表达十分精练,且具有深远的意境。
李思航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截句表现手法
“新诗诗体创新及”专题研究
2019年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在这次大会上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百位优秀人物中有两位小说家:“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蒋子龙、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路遥。“先锋性”及“启蒙性”是百年新诗的最大特色,新诗诗人也为改革开放,尤其是思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深入每个中国人心灵的新时代,新诗应该如何改革创新不仅成为新诗创作界,也是新诗研究界高度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新诗创作改革开放精神中国人民改革文学

相关作者

李晓红
作品数:15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考论 文体 体例 截句 立言
王佺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
研究主题:干谒 唐代 文学发展 文学 文人
孙婠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图书馆
研究主题:荀子 《韩诗外传》 杂说 看图 图书奖
王燕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宋书》 方孝孺 洪亮吉 截句 论诗
赵珊珊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方孝孺 洪亮吉 截句 论诗 文以载道